劉萍萍
(遼寧省丹東市公安醫(yī)院,遼寧 丹東 118000)
闌尾是一細長管道,僅一段與盲腸相通,無實際應用價值,因此臨床上對于闌尾炎患者多采用手術切除方式進行治療[1]。但在臨床治療過程中,常見患者術后疼痛較為嚴重,患者常對手術本身存在恐懼和擔憂,患者術后生活質量通常較差,同時相關并發(fā)癥較多,從而影響手術治療效果[2]。對此本研究主要探究分析如何通過有效和護理方式改善相關情況,提高治療效果。
選取2018年在我院進行闌尾炎手術治療的患者384例作為研究對象,本研究已獲得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其分為兩組。其中,觀察組男112例,女80例,年齡18~51歲,平均(31.22±15.73)歲;對照組男108例,女84例,年齡18~59歲,平均(30.43±16.68)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方式,術前為患者建立靜脈通道,做好急救藥物、器械準備工作。術后密切觀察患者的各項生命指標,遵醫(yī)囑對患者進行相關用藥和其他護理操作。
觀察組在圍術期加強護理干預。術前對患者展開健康教育,向患者解釋闌尾的解剖結構、炎癥形成原因、預防措施、各類治療方法及效果等,糾正患者之前對于闌尾炎的錯誤認知,避免不必要的擔憂。對患者展開心理護理,積極與患者溝通了解患者心理狀況,并幫助患者排解焦慮、抑郁、恐懼等不良心理。指導患者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幫助原則建立康復信心。術前一天再次詳細向患者進行手術介紹,確認患者無相關手術禁忌癥,確認患者病情和基本信息,指導患者進行術前腸道準備,指導患者術前做好個人清潔衛(wèi)生。患者進入手術室后,注意將患者病房的床單被褥進行消毒滅菌處理,將患者病房衛(wèi)生進行清理,保持室內溫度、濕度適宜,對病房患者進行消毒,減少院內感染發(fā)生幾率。
記錄患者住院時間、術后并發(fā)癥等情況。并應用視覺模擬(VAS)法對患者疼痛狀況進行評價。
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例數(shù)(n),百分數(shù)(%)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平均住院時間為(6.89±1.08)天,對照組患者平均住院時間為(8.23±1.37)天。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10.6435,P=0.0000<0.05)。
觀察組患者治療后并發(fā)癥情況包括切口感染3例、腸道粘連2例,其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2.6%;對照組患者患者治療后并發(fā)癥情況包括切口感染4例,呼吸道感染3例,尿路感染2例,腸道粘連5例,褥瘡2例,出血3例,共19例,其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9.9%。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x2=4.5474,P=0.0330<0.05)。
觀察組患者治療后VAS評分結果為(2.99±0.37)分,對照組患者治療后VAS評分結果為(3.11±0.41)分。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3.0108,P=0.0028<0.05)。
闌尾炎采用藥物治療方式效果不佳,容易復發(fā)。手術治療是當下對于該病最為有效的治療方式[3]。但手術治療作為一種有創(chuàng)治療措施,若患者治療前后護理工作不到位,也會影響手術治療效果,引起相關并發(fā)癥的形成,為患者帶來不必要的痛苦[4]。為探討分析闌尾炎手術圍術期護理方法和效果,本研究對我院近期收治的部分闌尾炎患者為研究對象,對照組患者圍術期采用常規(guī)護理方式,觀察組圍術期加強相關護理措施。從本文結果中也可以看出,觀察組患者VAS評分均值更低,并發(fā)癥更少,患者平均住院時間也顯著短于對照組。
由此可見,加強闌尾炎手術患者圍術期護理,有助于改善治療效果,降低患者術后疼痛的發(fā)生和相關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同時有助于促進患者術后盡快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