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使璋
隋煬帝楊廣簡介:隋煬帝楊廣(569年-68 年4 月日),一名英,華陰(今陜西華陰)人,隋文帝楊堅與文獻皇后獨孤伽羅次子,隋朝第二位皇帝。生于隋京師大興,開皇元年(58 年)立為晉王,開皇二十年(600 年)十一月立為太子,仁壽四年(604 年)七月繼位。他在位期間修建大運河(開通永濟渠、通濟渠,加修邗溝、江南運河),營建東都遷都洛陽,開創(chuàng)科舉制度,親征吐谷渾,三征高句麗,因為濫用民力,造成天下大亂,直接導致了隋朝的覆亡。公元68 年在江都被部下縊殺。唐朝謚煬皇帝,夏王竇建德謚閔皇帝,其孫楊侗謚為世祖明皇帝?!度逶姟蜂洿嫫湓?0多首。
下面分別就其詩歌和詞的創(chuàng)作入手,解讀其風格特色,并就其對后世文學的影響,進行公正、客觀的論述和評價。
首先,隋唐文化整合的大趨勢是南朝化。然后,隋唐文化整合中存在著兩個二元文化結(jié)構(gòu)的理論設想。其一是胡漢文化,其二為南北漢文化,后者又主要體現(xiàn)為傳統(tǒng)漢文化于永嘉之后的特定歷史條件下,在南北地域的不同傳承和變異。其中,南朝在制度文化和意識文化方面均處于強勢地位。
隋代文學成就的不足,首先在于其存在的時間過短,文化的整合雖已進行,但尚未形成新的文化范型。
隨著鮮卑族的漢化逐漸加深,文學創(chuàng)作環(huán)境得以改善,創(chuàng)作活動逐漸恢復。由于積極學習南朝文學的新風,文學風尚也從早期的古樸質(zhì)拙,到后期的華麗典雅,形成與南朝基本同步的潮流,并在其中表現(xiàn)出較為濃烈的抒情姿態(tài)和豐富的人生體驗。
隋煬帝楊廣在歷史上惡評如潮,他的人格構(gòu)成中有明顯的多重性,這也導致了其作品的復雜性,突出體現(xiàn)在所謂“雅制”與“鄭聲”的強烈對比中。煬帝的詩歌明顯地表現(xiàn)出“清壯”之氣,這來源于關隴文化矯健的生命力。他的樂府詩成就最高,并能體現(xiàn)出一定的創(chuàng)新精神。
楊廣的詩歌在《隋代詩歌》里現(xiàn)存四十余首。在隋朝歷史上,楊廣不僅是一個皇帝,還是一個文學家,他的詩寫得好,后世稱贊也很多。這兩首《春江花月夜》是他的代表作。
其一:暮江平不動,春花滿正開。流波將月去,潮水帶星來。
其二:夜露含花氣,春潭漾月暉。漢水逢游女,湘川值兩妃。
單看《春江花月夜》就可看出楊廣的功力,寥寥四句詩,短短20 個字,將春江花月夜收納其間,繪出一幅江月勝景圖。在政治上,楊廣是一個失敗的統(tǒng)治者;在文學上,楊廣卻是一個合格的文學家。同樣是宮體詩題《春江花月夜》,在楊廣這里,可以看出其詩歌風格是麗而不艷,柔而不淫,有正言之風,雅語之氣。
將楊廣的《春江花月夜》和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作比較:“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和“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lián)u情滿江樹”可清楚地看出其描寫春江花月夜景是受到本篇啟示的?!懊髟隆薄ⅰ俺彼?、“春潭“、”瀟湘“的意象和意境頗有共通之處。
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楊廣這首詩在描繪春江花月夜花開景色這方面,具有開先河之功,起了示范之用。
其次,楊廣《飲馬長城窟行示從征群臣》一詩基調(diào)昂揚,氣魄恢宏,頌揚了修筑長城的歷史功績,表現(xiàn)了隋朝軍隊的強大威勢。這首詩頌揚了修筑長城的歷史功績。長城是先輩的智慧的構(gòu)想,是萬世安寧的保障,令億兆人民得以和平地生活。千軍萬馬戰(zhàn)長城,贏得反侵略戰(zhàn)爭的勝利,單于來朝,遠國歸降,大軍凱旋,飲慶功酒,終于可以在宗廟前告慰祖先的英靈了。
這首詩已成為千古名篇,后人評價此詩:“通首氣體強大,頗有魏武之風?!庇纱艘驳於怂鍩鄣脑娢脑谥袊膶W、詩歌史上的重要地位。
楊廣的詩風對后代詩人也產(chǎn)生了許多積極影響,他的詩中佳句,常成為后世詩人模仿之,甚至襲用之,如《詩》:“寒鴉飛數(shù)點,流水繞孤村。斜陽欲落處,一望黯消魂”。詩中的前3 句,就被宋代著名詞家秦觀在名作《滿庭芳》詞中幾乎完全襲用。如其中“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就是襲用的例子。元代著名詞家馬致遠作有一首名詞《天凈沙·秋思》,其中的“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币嗍鞘苌鲜鰲顝V詩句的影響而化出的。由此可見,作為一位詩人,他對后世詞曲的創(chuàng)作產(chǎn)生了深遠而廣泛的影響。
隋煬帝的詩歌地位不可小視,他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能在百年陳梁詩音靡靡之中,恢復漢民族的詩歌的風骨與精神實屬難得??梢哉f他開創(chuàng)了“盛唐之音”的輝煌大氣的陽剛之美,“濟蒼生”“安社稷”一直是盛唐詩歌的重要精神他可謂唐詩之祖。
作為一個帝王,隋煬帝楊廣無疑是失敗者的典型。但是作為一個文化人,他在詩詞方面表現(xiàn)出來的與眾不同的風格特色,是有唐以來文學大爆發(fā)之前的一個奇跡。雖然文學史沒有對其的文學創(chuàng)作給予正確的評價和廣泛的認可,但其對文學的影響,特別是對盛唐詩歌以及其后的詞的創(chuàng)作,這是不可否認的歷史真實,因為他的創(chuàng)作就在那里,沉默了千年,靜待后人評說。
不管怎么樣,今后我們在學習和評價歷史人物的過程中,必須要一分為二的看待,不可偏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