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俐
(煙臺市衛(wèi)生健康綜合服務中心)
當下,行政事業(yè)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的不足一般來源于多個環(huán)節(jié),涉及了認識層面上的問題、制度層面的問題和在實際國有資產管理層面中的執(zhí)行不足。
正是因為資產配置不合理,在應用時規(guī)范化管理稍遜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少部分單位出現閑置資產,使國有資產的應用效率有所降低。在各類資產中,也就是流動資產、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特別是以固定資產環(huán)節(jié)的實際應用率不高更為突出?,F如今,大部分行政事業(yè)單位在實行政府采購后,增加了資產購置的審批程序,資產購置的重復購置問題得到緩解,而行政事業(yè)單位固定資產使用效率低下依舊屢見不鮮,主要體現于,其一就是由于決策失誤造成購置的設備資產難以有效的應用,引發(fā)資產浪費。其二就是一部分單位辦公用房、公務用車實際應用率降低,單位辦公用房出現出租、閑置、公車私用等現象。其三就是單位的資產調劑較難,社會共享利用率不高[1]。
在資產管理中,不論是購置、應用、處置還是其他的方方面面,均會不同程度上出現行政事業(yè)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流失,其中涉及了:資產處置的不當。正是由于資產流失的渠道太過復雜,處置資產的過程會因為單位產權觀念十分的淡薄,引發(fā)不規(guī)范情況,難以及時的貫徹國有資產處置管理過程中涉及的規(guī)定,私自處置,出現隨意變賣國有資產,引發(fā)國有資產的流失。資產應用環(huán)節(jié)流失:針對資產應用,一部分單位管理不善,丟失、損壞等現象屢禁不止。即使已經出現了人為引發(fā)資產的損失,卻還是不追究其相關責任,不索賠損失,更過分的是,私自沖減資產賬戶。資產購置環(huán)節(jié)的不當:資產購置的過程中,會由于決策機制未做到民主、規(guī)范,一些單位最終造成決策失誤、經驗不足,出現謀取私利等結果,增加了單位無效資產,造成資產隱性流失的結局。
在國有資產的管理應用中,行政事業(yè)單位一般借助的是分散管理、應用的路徑,簡單來說就是因為未達到統(tǒng)一的規(guī)范要求,管資金、管資產的彼此脫節(jié),財務管理、資產管理的互相脫離,最終是資產管理職責不明晰,單位資產管理、財務管理不同步。
該類原因最終造成資產的各類管理制度不全面,即執(zhí)行不善,會計核算不合規(guī),賬簿設置不全。這類問題在購置的國有資產中,會出現費用中列支,未記入資產賬?;蛘呤枪潭ㄙY產明細賬設置不全引發(fā)過多的賬外資產[2]。其中該銷賬的不銷賬:實際中,一些單位已淘汰、退出應用的房屋設備,沒有辦理的核銷手續(xù)在賬上依舊掛著,造成資產的名存實亡??偠灾槍π枰獔髲U、報損處理的資產處理不及時,未順利的辦理申報審批手續(xù),掛賬時間過長。該入賬的不入賬:實際中圍繞無償調入的國有資產相應的會計核算并未著手實施,制約了企業(yè)國有資產的真實性。一部分國有企業(yè),會由于資產入賬不及時或者是不入賬在年底集中來記賬,更有甚者幾年不入賬,引發(fā)了資產在賬外的游離。憑據不足引發(fā)的入賬困難:比如一部分已經建成投入應用的房屋建筑物,由于資金來源渠道的復雜性,產權關系模糊,竣工決算沒有辦理,或因為土地證、房屋產權證辦理不及時,難以成功入賬。
政府財政部門需要針對相關行政單位的財政預算申請情況嚴格繼續(xù)審查,審核的過程中要確??茖W處理國有資產的配置,將分配結果優(yōu)良的加以記錄。在資金應用時,行政事業(yè)單位需針對國有資產的來源記錄全面,將有關信息適當加以公開。對于一部分頻繁申請資產、夸大預算的行政事業(yè)單位要基于嚴厲懲處的態(tài)度,追究相關人士的法律責任。
在資金配置環(huán)節(jié)中,行政事業(yè)單位需要按照國家在國有資產配置上所制定的統(tǒng)一標準,相應部門之間要構建相關機制,并展開對比和約束,在購買設施器材的過程中,要極力防止資產應用過度,各行政事業(yè)單位應該按照政府采購的統(tǒng)一要求,選取合格的供貨商及建筑單位,確保所購買儀器物美價廉。另一方面,針對資產配置來說,要實施全面、科學的計算分析,購進的大型基礎設施要明確各項指標性能,同時及時完成入賬。
在資金流向時,行政事業(yè)單位要立足于資產處置的具體流程,針對固定資產及時核銷、報廢,及時的核對入賬剩余殘值,加以記錄,實現資產審查的順利,優(yōu)化資產調劑制度,針對行政事業(yè)單位的閑置資產要在借助租賃、拍賣等形式的基礎上靈活性使用,強化國有資產的使用效率,達到資產增值的目的。
這是因為受到傳統(tǒng)意識的制約,行政單位的管理工作人員以及行政工作者的思想素質不高,片面的將國家財產視為是可以隨意使用,難以全面的對待個人和國家的利益關系,造成國有資產嚴重浪費,負責人員往往以權謀私,導致國有資產使用效率較低等不良情況的出現,給國家財政帶來了負擔[3]。所以需要最大程度上強化行政事業(yè)單位中不管是領導還是普通工作人員對國有資產的認識力度,尤其是在國有資產管理意識、經濟責任危機意識上。鑒于此,在聘用職員的過程中,強調個人的責任意識以及思想道德,給予國有資產的管理人員不斷學習的機會,在內部構建一種清正廉潔的行政作風氛圍,提高其工作積極性。
造成行政事業(yè)單位的國有資產管理工作者通過職務的便利性進行徇私舞弊,最大的原因是單位的監(jiān)督機制未完善。鑒于此,針對行政事業(yè)單位來說需要構建專門的國有資產監(jiān)管制度,往往越過本部門領導,對上級國有資產管理部門直接匯報情況,防止部門領導借助職務便利展開虛假報賬,有助于國有資產嚴格基于法律程序在檔案中被記入,最大程度上保障應用、配置和處理步驟。再者,還需要進一步強化外部監(jiān)管機制,借助外部的走訪調查、審核、審計等路徑,有機整合隨機、有規(guī)律審查。對于國有資產管理工作者,單位需要針對違法違規(guī)行為構建懲處制度,若是出現濫用國有資產,損害國家利益的現象,證據確鑿的話,要實施嚴厲的處罰[4]。
國有資產的配置信息其實也可以稱作國有資產管理信息,一般和單位、部門的單位資產總值有著直接的關系,信息的整合可以對單位的國有資產涉及的固定資產總值、資產流量全面綜合的加以明晰,最大程度上掌握資產的資產價值和使用信息。再者,在國有資產的資產處理信息中,包含了財政部門對各類資產處理路徑審核的資產的xg信息。優(yōu)化國有資產管理系統(tǒng)可全面掌握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工作的綜合信息,有助于國有資產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再者,有機融合信息管理系統(tǒng)與數據,達到“全員管理”的目的,能夠數據資源共享,確保財政管理的細致化。
綜上所述,基于現如今行政事業(yè)單位的國有資產管理所面臨的問題來說,單位需通過政府的相關政策,完善出一條和自身現狀相符合的管理路徑,逐漸強化單位管理工作人員的思想意識,通過網絡化信息技術,完善信息管理平臺,有助于行政事業(yè)單位的現代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