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衛(wèi)紅 劉婧瑩
【關鍵詞】能量;轉變思維;勞逸結合
【中圖分類號】G44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20)08-0057-04
【作者簡介】顧衛(wèi)紅,江蘇省蘇州新區(qū)楓橋實驗小學(江蘇蘇州,215129)校長,一級教師。
【設計理念】
本課以“具身認知”以及“成長型思維”為理論依據(jù),針對六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進行教學設計。首先,六年級學生對自己已經初步形成了固化的認知,會根據(jù)成績的好壞給自己定位,他們主要靠外力的作用來推動學習,遇到失敗也往往會尋找外在原因,缺乏內在動力。其次,面臨小升初,他們時常會有緊張、挫敗、身心疲勞等情緒感受,需要找到合適的方法緩解壓力。所謂具身就是一種人對身體的獨特體驗,不同的身體導致了不同的身體體驗,而不同的身體體驗又造成了認知上的差異,同時“認知過程根植于身體,是知覺和行動過程中身體與世界互動塑造出來的”。成長型思維模式即一個信念體系,認為通過堅持、努力及專心致志地學習,可以讓未來擁有不同的可能,幫助你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人。本課旨在幫助學生打開思路,獲得新的認知,以愉悅的體驗激發(fā)內驅力,通過改變自身身體狀態(tài)和思維不斷提升能量、獲得力量。
【課前準備】
對學生現(xiàn)狀進行調查了解,完成相關游戲設計與準備。
【教學過程】
一、暖身活動:問候操
教師示范手指問候操,學生跟著一起做。
教師:請同學們根據(jù)課前發(fā)放的紙牌上的數(shù)字重新分組,拿到A的同學坐到第一組,拿到B的同學就坐到第二組……在找到自己的組別后,請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向新同伴問候。
學生分享感受。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旨在通過手指問候操的形式破冰,同時利用重新分組、見面問候等方式幫助學生產生愉悅的情緒,為本課做好情緒的鋪墊。
二、設問導入,點明課題
教師:同學們,在你的學習、生活中,有哪些時刻特別需要為自己加油,讓自己充滿能量,保持一種良好的狀態(tài)?
學生1:考試失敗的時候。
學生2:參加比賽的時候。
學生3:遇到難題的時候。
教師:課前,老師調查了100名學生,得到的答案是這樣的(見圖1),在考試前后和參加比賽時,很多同學都會有緊張的感覺,當考試考得不好或遇到困難時也需要為自己加油??磥?,遇到問題時大家都會有相似的感受。
圖1 課前調查結果
教師:今天,老師要帶領大家體驗一種有趣的、有效的方式來幫助我們改善狀態(tài),為自己加油。今天的課題就是——能量加油站。
設計意圖: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讓學生了解所處群體的現(xiàn)狀,讓他們發(fā)現(xiàn)每個人面對困難時的感受是相似的。
三、打開身體,增加能量
請學生表演以下情境:(1)學校即將舉行班級足球聯(lián)賽,假如你是運動員,上場前你會有什么感覺?身體動作會怎樣?(2)學校運動會上,幾個小伙伴馬上要進行接力賽了,他們會怎樣?
學生分角色扮演。
教師:一般情況下,參加比賽,如運動會、合唱比賽等,都會讓我們緊張,身體會聚攏收緊起來。那么,有什么辦法可以讓我們快速放松下來呢?讓我們一起走進真正的運動會比賽現(xiàn)場,看看運動員們是怎么做的。這是2016年里約奧運會女排決賽中國對戰(zhàn)塞爾維亞時的場景。
PPT出示相關圖片、視頻。
教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運動員的身體動作有何不同、有何相同,給你帶來怎樣的感受?
學生:運動員們在賽前會舒展自己的身體。
教師:通過觀察我們發(fā)現(xiàn),運動員們通過動作、吶喊等方式讓自己變得更加自信。能量加油站第一站的密碼是:打開身體,增加能量。
PPT出示:(1)學校舉行班級足球聯(lián)賽,假如你就是運動員,上場前你會用什么方式來為自己加油?(2)學校運動會上,幾個小伙伴馬上要進行接力賽了,比賽前他們會如何緩解自己的緊張情緒?
教師:請同學們運用剛才觀察到的方法,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嘗試練習,時間5分鐘。
學生分組嘗試練習。
教師:開闊的姿勢可以增強我們關于力量和控制的感覺。同學們,通過體驗我們感受到:當我們緊張時,可以通過打開自己的身體增加能量。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采用了三段論的方法:第一段,引導學生感知在參加比賽時的感受,尤其是關注緊張時身體動作的特點——收縮聚攏;第二段,通過觀看運動員賽場視頻、圖片資料,引導學生觀察他們緩解緊張情緒、為自己加油的特殊方式——舒展四肢、打開身體;第三段,回到第一段的案例中,運用觀察到的方式嘗試練習,切身感受在緊張的時候可以通過打開身體的方式緩解緊張的情緒,同時增加能量。
四、轉變思維,努力堅持
教師:讓我們帶著疑問走進能量加油站的第二站。這是一個哭婆婆的故事:有一位老太太,大女兒家是賣傘的,小女兒家是賣鞋的。每當艷陽高照時,老太太就為大女兒家發(fā)愁,擔心大女兒家的傘賣不掉;而當陰雨連綿時,她又擔心小女兒家的生意無法開張。所以,她整天哭哭啼啼,人們就叫她“哭婆婆”。一天,她遇到了一位智者,對她說了一番話……聽完智者的話,哭婆婆變成了笑婆婆。
你們猜猜智者說了什么,讓哭婆婆變成了笑婆婆呢?
學生1:天晴的時候,就想想小女兒家的鞋子賣得好;下雨的時候,就想想大女兒家的雨傘賣得好!
學生2:天晴的時候讓大女兒幫小女兒賣鞋,下雨的時候讓小女兒幫大女兒賣雨傘。
教師:改變對事情的看法和態(tài)度,也就是改變思維,換個角度看問題,也許事情并沒有我們想象得那么糟糕。
教師:如果你的同學碰到這些情況,你會怎么勸他呢?
PPT出示:(1)莉莉成績一直非常優(yōu)秀,這次數(shù)學期中調研只考了85分,莉莉傷心地趴在課桌上哭了起來。
學生1:這次數(shù)學調研本來就很難,85分已經是班級的高分了,你看我才75分。
學生2:不要傷心,我們可以看看自己錯在哪兒,這樣就能避免在期末考試的時候再錯了。
(2)亮亮練習毛筆字,“好”字寫了很多遍,就是寫不好。亮亮想:唉,我怎么這么笨呢?
學生1:你“好”字寫得不好,可是其他的字寫得很好啊。
學生2:你可以把第一次寫的“好”和現(xiàn)在寫的“好”進行比較,你會發(fā)現(xiàn)其實已經有進步了!如果再繼續(xù)練習,一定可以寫好的。
教師:看來,大家都可以成為智者,在面對困難時,選擇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待問題。老師有一個疑問,除了改變思維,我們還可以怎么做?
PPT出示足球巨星C羅的故事:
克里斯蒂亞諾·羅納爾多(C羅)是葡萄牙國家足球隊隊長。他小時候特別喜歡踢球,可是街上踢球的孩子都比他大,經常故意用球攻擊他,以此來挑釁他。他說:“我不能服軟,必須站起來,然后用足球擊敗他們?!焙髞?,C羅加盟里斯本競技少年隊,因自己的馬德拉鄉(xiāng)下口音成為首都同伴們的笑柄。雖然經常和隊友發(fā)生沖突,可他并沒有放棄,反而更加刻苦地訓練。C羅的生活常態(tài)就是日復一日的訓練,不是在球場就是在健身房??炭嗯﹁T就傳奇。
教師:從C羅的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啟發(fā)?
學生1:面對挑釁不氣餒,確立自己的目標。
學生2:把磨難當作對自己的考驗,學會換個角度思考問題,轉變思維方式。
學生3:只有堅持不懈,付出更多的努力,才有可能鑄就傳奇。
教師:是的,就像C羅自己說的那樣:“如果沒有努力,天賦一無是處。我能站在這里,是我每天的努力換來的。”能量加油站第二站的密碼是:轉變思維,確立目標,努力堅持,轉化能量。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采用逐層深入的方法進行:第一層主要通過“哭婆婆”的故事,引導學生運用成長型思維模式來改變看待事物的角度,緩解或改變自己的消極情緒。第二層主要針對六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通過學生喜愛的足球運動員C羅刻苦訓練的故事,引導學生明白要為自己確定新的目標,并努力堅持。
五、勞逸結合,積聚能量
教師:同學們,當我們緊張時,打開我們的身體,讓自己放松下來;當我們遇到困難時,可以告訴自己換個角度看問題,改變思維,不斷努力堅持。但是,我們一整天都馬不停蹄地學習工作,一直處在緊繃加油的狀態(tài),會怎樣呢?
學生:會有疲勞的感覺。
教師:當你感到特別疲勞的時候,你有什么好辦法為自己加油?請你在小組內分享。
學生組內討論并在班級分享。
教師:運動、適當放松、聽聽音樂可以讓我們的身體得到休息,然后積聚能量再次出發(fā)。能量加油站第三站的密碼就是:勞逸結合,集聚能量。
教師:心動不如行動,老師帶你們來放松一下。請同學們以一個身體打開且舒服的姿勢坐好,閉上眼睛,聽著舒緩的音樂,調整并延長自己的呼吸,在一吸一呼之間讓自己的身體放松下來。
學生跟隨著音樂進行放松練習。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為本課的最后一部分內容,此時學生已有疲勞之感,用課堂放松休息的方式調整課堂的節(jié)奏,給予學生非常舒服的感覺。同時,也引導學生體驗身體為我們提供能量,需要關注自己的身體,儲存能量,調整狀態(tài)。
【教學反思】
面對小升初的壓力,很多學生缺乏內在的動力和主動性。我們需要幫助他們找到緩解緊張情緒,獲得自信能量的具體辦法。
首先,運用問卷反饋的形式將學生帶入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其次,課中的情景案例均來自學生的生活,他們或曾經經歷過,或正在經歷著,這就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內在需求,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中的困惑。最后,通過課堂的情景模擬、嘗試體驗、交流分享等形式,幫助學生獲得愉悅的體驗,感受身體狀態(tài)的改變和思維的轉變所獲得的力量,最終激發(fā)學生的內在動力,較好地解決了本課的難點。
課后,筆者與學生交流,他們都表示緩解緊張、焦慮的方法有效,學會了通過改變身體的姿態(tài)來調節(jié)自己的情緒狀態(tài),也學會了通過改變思維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從而獲得更多的正能量。本課的不足之處在于課堂容量比較大,學生的體驗覆蓋面不夠廣,需要在教學體驗活動設計上再優(yōu)化。
【點評】
本課設計新穎,貼合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借助問卷調查、活動體驗等形式,以“具身認知”作為課程的理論依據(jù),強調身體變化和內在心理感覺的相互影響。課上的活動不但能使小學生借助身體動作表達內心感受,而且能幫助他們通過內心體驗強化行為。作為小學畢業(yè)年級的學生,他們需要做好必要的心理準備,面對初中的學習和生活。而心理能量的增加,也有利于促進他們內在學習動機的產生,減少拖延或逃避等心理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
(點評嘉賓:劉婧瑩,江蘇省蘇州高新區(qū)第二中學心理健康教師,蘇州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名師工作室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