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世宇
(遼源職業(yè)技術學院,吉林 遼源 136200)
目前國內所指的健康體育課程模式主要著眼點在于高校體育課程中,通過對體育課程在結構上進行硬性規(guī)定:以七十分鐘為界限,要求體能學習和技能學習不得低于這個界限,這種規(guī)定強化了大學生運動強度及密度,其主要的指標就是學生心率變化。可以說,這種課程模式是對以往體育教學模式的優(yōu)化,將學生學習體育技術技能和體育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通過體育比賽或是體育游戲的吸引力,讓大學生懶于參加體育的現狀得到扭轉,讓散漫的教學氛圍得到改觀,進而使大學生感受體育魅力,喜歡上體育運動。
概括來講,在高校體育課上開展健康體育課程模式,主要的目標就是為了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提高學生運動技能,啟蒙學生的體育素養(yǎng),進而提升大學生強烈的競爭意識,也助力大學生在團隊協作能力和意識上的提升。
該模式在實踐過程中,既需要結合教學計劃,又需要通過具體的體育課程內容,學生在課前和課后的實際鍛煉行為,課程的負荷量,加上對大學生體育課成績的考評指標等進行綜合記錄,力求從更廣泛的角度反映大學生的運動素質和運動能力提高的程度,而且這種培養(yǎng)所產生的正向影響程度等也需要進行綜合分析考量。
通過實踐后的結果進行比對,發(fā)現健康體育課程模式相較于一直以來沿用的課程模式而言,在內容的豐富度上更突出,大學生有了更大的選擇空間,獲得了更多的體育知識培養(yǎng),得到了更廣泛的體育技能技術鍛煉??梢哉f,健康體育課程模式從教學內容上就是注重以學生為本,將主要的改革項目定位為大學生選課時所青睞的項目,再將走和跑、跳等田徑內容嵌入到項目中,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學生掌握田徑的基本知識技能,將加強大學生核心力量和耐力等健身方法融入教學,注重對于大學生上肢力量及支撐力的練習;當然,這些都是處于輔助地位的教學內容,主要的課程內容還是要以項目課程占據主流,并且為確保時間和訓練的合理分配,要在分配的時間和要求上嚴格把控,達到學習技能和協作戰(zhàn)術的雙向培養(yǎng),重中之重的是要加強項目在競賽特點方面的學習,對裁判尺度方面的了解,通過重新組班或組隊,刺激學生體育競爭的積極性,提升學生對待體育運動的 興趣。
通過試驗后的結果進行比對,可以看出兩點:一是訓練的比拼上,在健美操類課程中,適合大學生分組且固定配置組合搭檔,然后小組之間對比訓練;在以球類隔網對抗的乒乓球及排球為主的課程中適合進行墊球比拼;其它項目可以采用小組累積個數進行比拼。二是在體育課堂的教學中,教學環(huán)節(jié)要注重銜接的緊湊性,可以在此時間開展一些體能訓練,教學過程的一些練習,以此保證體育課上較高的運動密度和運動強度。
此舉主要是為了對體育教師的教學效果及組織能力等進行分析,力求對大學生的體育學習方法和效果展現進行評價。通過比對,發(fā)現存在以下問題:一是在體育課上,大學生不可避免的會出現對體育學習的倦怠,此時教師應該以把控教學實施的密度為著手點,運用直觀而積極的運動方式,提振學生的狀態(tài),對此一般都是采用比賽的形式,此時也要順勢進行必要的裁判知識和判罰尺度的講解。二是在每一個新學期的開始階段,教學負荷較低,只是注重對于體能的訓練,此時可以進行必要的體育游戲,一般以二十分鐘為宜。
大學體育課的體能訓練主要包括上肢、腰部、腹部、腿部的力量訓練,也包括全身核心力量和柔韌性方面的練習,相較于傳統的體育課體能模式,健康體育課程模式更加注重內容上的豐富和負荷量的增加,以給予大學生在體育動作上更大的自由選擇。此外,還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時代的優(yōu)勢,利用手機軟件監(jiān)控學生在課后的體育鍛煉情況,并為使其產生更大效果,建議將其納入體育成績的考核中,這可以迫使學生在課后參加運動,也幫助學生養(yǎng)成體育運動的習慣。
體育課的學生成績一般涵蓋于專項體育技術及身體素質兩個方面的考核,通過試驗后的成績結果進行比對,發(fā)現通過手機軟件督查學生進行每天三公里的跑步,其耐力提升明顯;而由于在課程中較少有跳類的負荷量,所以立定跳遠的變化甚小,達到可以忽略的程度。
根據筆者的經驗,在專業(yè)課程上,雖然開設了很多專項的課程,但是這些課程存在明顯的重個人項目,輕團隊項目,這是需要教師進行更正和推動的。其實在這樣的過程中,體育教師應該扮演好主推和主導者的角色,用積極的語言去推動課程的進展,用激勵的方式加強學生的參與感,從而讓體育課堂更為活躍。
健康體育課程模式要在授課時段對時間進行科學合理的安排,不要因為健康體育的理念而只注重體能練習,卻忽略了對課堂的整體教學任務和目標的有效完成。從常規(guī)來看,大學體育課時為每節(jié)一百分鐘,每周一到兩次是比較適宜的,在課上的時間分配,要與身體素質練習的時間進行結合,但更主要的還是要做好課程中的過程性技能考核,并做好教學效果的監(jiān)控。
健康體育課程模式的目標是為了更好的提升大學生的身體素質,也對大學生身體素質和體育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這成效的取得要通過大學生身體素質測試的實際成績進行檢驗。根據筆者的經驗來說,運用健康體育課程模式進行一個學年的訓練后,大學生在核心力量方面有較為明顯的提升,而在耐力類的成績上更是效果顯著。在體育課上的參與度和積極性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情緒很高,這些都是健康體育課程模式改革的價值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