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湘盈 張桂文(東莞市人民醫(yī)院兒科二區(qū)東莞523000)
呼吸暫停是新生兒時期由多種原因引起的一種嚴重的臨床癥狀,也是引起新生兒猝死的原因之一[1],它是指呼吸停止大于20s并伴有紫紺和心動過緩的異常表現,當發(fā)生時間大于1min時,如不立即處理,將引起腦損傷等嚴重后果[2]。臨床可采取藥物治療控制呼吸暫停的發(fā)作,早期藥物治療以氨茶堿為主,但氨茶堿的有效血濃度安全范圍較窄且不良反應多??Х纫蛴懈蟮闹委煱踩?,更強的中樞、骨骼肌刺激作用,減少呼吸暫停頻數作用明顯[3]。因此,近年來臨床上藥物治療多以咖啡因為主。本次研究對不同維持量咖啡因在新生兒呼吸暫停治療中的臨床效果進行探討。
1.1 一般資料:選取在2016年7月~2018年7月于我院新生兒科接受治療的呼吸暫?;純?2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21例。納入標準:新生兒呼吸暫停大于20s,伴肌張力下降、皮膚青紫等癥狀;符合此次研究用藥指征。排除標準:有其他先天性疾病的新生兒;有其他臟器功能障礙的新生兒。對照組男性10例,女性11例;日齡2~25d,平均日齡(12.27±0.72)d。觀察組男性 12 例,女性 9 例;日齡 2~27d,平均日齡(12.43±0.67)d。兩組一般資料 P>0.05,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經過倫理委員會和所有患兒家屬同意。
1.2 治療方法:入院后均常規(guī)給予經鼻CPAP治療,并同時給予維持保暖生命體征監(jiān)測、腸外營養(yǎng)、血氣分析等一般治療,同時均使用首次劑量為20mg/kg的咖啡因(意大利凱西制藥公司,進口藥品注冊證號H20130109,1mL:20mg)進行靜脈滴注治療1d后,分別將對照組和實驗組的劑量維持在5~7.9mg/kg、8~10mg/kg,1次/d,兩組均在呼吸暫停消失1周后停藥。
1.3 觀察指標:①比較用藥后發(fā)生呼吸暫停次數、呼吸暫停的緩解時間和癥狀消失時間;②比較兩組用藥后呼吸機的使用率及呼吸機的使用時間;③比較兩組治療2h、24h后pH值和PaO2。
1.4 統(tǒng)計學方法:使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以(±s)表示呼吸暫停次數、緩解時間、癥狀消失時間及呼吸機的使用時間和pH值、PaO2,組間采用t檢驗;以率(n%)表示呼吸機的使用率,采用卡方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使用不同劑量咖啡因后呼吸癥狀的比較:不同劑量咖啡因治療后實驗組發(fā)生呼吸暫停次數、緩解時間均明顯低于對照組,且癥狀消失的時間比對照組短,P<0.05,見表1。
表1 兩組使用不同劑量咖啡因后呼吸癥狀的比較(±s)
表1 兩組使用不同劑量咖啡因后呼吸癥狀的比較(±s)
癥狀消失時間(d)對照組 21 4.26±1.24 60.12±10.06 5.36±1.32實驗組 21 3.19±1.02 52.37±9.56 4.37±1.03組別 例數 呼吸暫停的次數(次)緩解時間(s)
2.2 兩組用藥后對呼吸機的使用情況比較:實驗組呼吸機使用率及呼吸機使用時間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用藥后對呼吸機的使用情況[n(%),±s]
表2 兩組用藥后對呼吸機的使用情況[n(%),±s]
組別 例數 呼吸機的使用率 呼吸機的使用時間(d)對照組 21 11(52.38) 3.39±1.12實驗組 21 4(19.05) 2.36±0.76
2.3 兩組治療2h、24h后PH值和PaO2比較:實驗組治療2h、24h后pH值和PaO2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2h、24h后pH值和PaO2比較(±s)
表3 兩組治療2h、24h后pH值和PaO2比較(±s)
組別 例數 治療后2h 治療后24h pH值PaO(2mmHg)pH值PaO(2mmHg)對照組 21 7.06±0.23 64.11±6.98 7.44±0.35 66.49±7.20實驗組 21 7.02±0.13 71.46±8.64 7.41±0.30 73.69±8.23
呼吸暫停是新生兒科常見的危急癥,且胎齡越小,發(fā)生呼吸暫停的幾率越高,如不及時正確處理,將損傷聽覺中樞,嚴重可影響智力發(fā)育,更甚者將直接導致死亡[4]。臨床上,可將呼吸暫停分為兩種,即原發(fā)性和繼發(fā)性呼吸暫停,且新生兒多見于原發(fā)性呼吸暫停。據研究,若想顯著減少新生兒呼吸暫停的傷殘例數和病死例數,要求醫(yī)護人員能立即對發(fā)生呼吸暫停的新生兒采取正確、有效的搶救措施。
枸櫞酸咖啡因是一種甲基黃嘌呤類藥物,屬于二類精神藥物,因其有呼吸興奮的作用[5],且藥物副作用小、半衰期長,所以常用于臨床上新生兒呼吸暫停的治療。本研究運用不同維持劑量的咖啡因治療新生兒呼吸暫停,結果表明使用高維持劑量(8~10mg/kg)咖啡因呼吸暫停發(fā)生的次數顯著少于低維持劑量(5~7.9mg/kg)咖啡因,且前者每次緩解時間和癥狀消失次數均短于后者(見表1)。高維持劑量(8~10mg/kg)咖啡因的呼吸機的使用率、使用時間和治療后的pH值、PaO2的情況明顯優(yōu)于低維持劑量(5~7.9mg/kg)咖啡因(見表2、表 3)。這表明在一切基礎治療條件相同的情況下,高維持劑量的咖啡因對新生兒呼吸暫停的治療效果明顯高于低維持劑量,不僅能有效改善呼吸暫停,還能減少住院的時間。
枸櫞酸咖啡因通過對新生兒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發(fā)育進行刺激治療新生兒呼吸暫停,其作用機制尚不完全,但可能與呼吸中樞及機體血CO2的變化有關。它能刺激呼吸中樞,且能使機體對血中CO2的升高進行快速反應,還能增加機體的每分通氣量、增強骨骼肌張力、增加耗氧量及代謝率等[6]。因其具有較長的半衰期[7],可每天給藥一次,經靜脈給予咖啡因時,只能采用輸液泵或其他定量輸液裝置進行靜脈輸注。因其在給藥后能快速進入顱內,增加顱內咖啡因的濃度,當這個濃度與血漿中的濃度相近時,對中樞神經系統(tǒng)和呼吸系統(tǒng)的刺激就更為有效,且隨著血中咖啡因濃度的增加,效果更好。
綜上所述,治療新生兒呼吸暫停時,與低維持劑量(5~7.9mg/kg)相比,高維持劑量(8~10mg/kg)咖啡因能夠顯著減少呼吸暫停發(fā)生的次數和癥狀消失時間,且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