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昆
摘? 要:近幾年,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安全意識也在逐漸提高。社會的進步帶動了各個方面的發(fā)展,因此,導致火災的原因種類也日漸增多,而滅火的關鍵在于對各種燃燒條件都要有充分的認識,這就對滅火的基本原理與滅火方法有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將對滅火原理與滅火方法進行分析。
關鍵詞:消防工作;滅火原理;滅火方法
火災對于人們來說并不陌生,人們幾乎每天都會在新聞上看見關于火災的報道。引發(fā)火災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火災現(xiàn)場的情況更是變化無常,甚至有可能引發(fā)爆炸。這對消防人員的應變能力、滅火技術都有著非常高的要求。因此,消防工作是一項非常艱難且危險的工作。提高消防人員對滅火原理的理解、提升消防人員的滅火技術,能夠?qū)⑽kU系數(shù)降低,減少人員傷亡及財產(chǎn)損失。
一、消防工作中的滅火原理
火災是由于可燃物與氧化劑進行了充分的結合,達到了燃燒條件,在時間和空間上失去控制而造成的災害,這個過程中通常會伴有發(fā)光發(fā)熱、火焰濃煙及爆炸等現(xiàn)象?;馂牡脑搭^基本上都離不開我們的日常生產(chǎn)及生活,而可燃物充斥在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中,隨處可見。由于火源的種類繁多,因此,滅火時要找到火災源頭,根據(jù)燃燒物的燃燒特性、溫度及氧化程度對火勢采取相應的措施,制定滅火方案,對火情進行有效的控制,將燃燒的鏈條破壞掉,從而將火熄滅,終止燃燒[1]。
二、消防工作中的滅火方法
在了解滅火原理的同時也要對滅火方法有一定的了解。若想將滅火工作做好,就要把燃燒的每一個步驟都進行破壞,使火沒有繼續(xù)蔓延的條件,從而將火撲滅。由于燃燒物的性質(zhì)各不相同,因此,在消防工作中也要針對每種燃燒物采取不同的滅火方法,常用的滅火形式分為物理形式和化學形式,常用方法有冷卻法、窒息法、隔離法及化學法。在進行滅火工作時可以根據(jù)火場情況及燃燒物的性質(zhì)采取一種方法,或?qū)追N方法一起使用[2]。
1.降低溫度燃燒物的溫度——冷卻法
通常建筑材料和化學物質(zhì)的燃點相對較高,因此降低溫度是針對這類燃燒物的重要滅火方法,將溫度降低到燃燒物的燃點以下,就能使燃燒物終止燃燒。在降溫法中常用的方法有水、二氧化碳、干冰及干粉等。通常在滅火過程中,消防人員可以通過各種方法來降低燃燒物的溫度,從而達到滅火的目的。冷卻法是一項技術要求較低的滅火方法,并且對消防人員的威脅較小,但是它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可以將這種滅火方法的原理進行深入研究,以提升其他的有價值的滅火方法。在使用冷卻法時要注意,電源引發(fā)的火災不能用水進行降溫,否則會發(fā)生嚴重的后果。在滅火過程中要注意使用合理的高度、角度及滅火設備等。例如高層建筑物發(fā)生火災,要使用相應的攀爬設備將水、干粉等滅火劑使用高壓進行噴灑來進行降溫,從而達到滅火的目的。
2.降低含氧量——窒息法
氧氣是可燃物著火并令火勢蔓延的一個必要因素,火場中的各種化學反應都離不開氧氣。如汽油、乙醇、棉花等,都是含氧量較高的可燃物,通過降低這些物體中的含氧度,可以有效降低其可燃性,以此來消耗可燃物的氧氣,進而將火熄滅。還有一種方法是利用氮氣或二氧化氮等惰性氣體。這種惰性氣體可以將空氣中的含氧量稀釋掉一部分,因為含氧量不足,燃燒將無法繼續(xù),進而達到滅火目的。
在日常的消防工作中經(jīng)常采用窒息法的方式有泡沫、沙土、石棉毯等,利用這些難燃物質(zhì)將燃燒物進行覆蓋,以此來減低燃燒物與氧氣的接觸,從而進行滅火。在操作過程中要注意,炸藥類物質(zhì)在房間或車廂等相對密閉的空間燃燒時,不能使用窒息法進行滅火,要第一時間將門窗打開進行注水冷卻,因為此類燃燒物若采取窒息法會容易和空間里的氧氣發(fā)生反應,進而發(fā)生爆炸。鋁、鎂、鉀等活躍性物質(zhì)著火時,要注意忌用水性物質(zhì)滅火,因為這些物質(zhì)會奪取水中的氧,進而使火情加大,甚至發(fā)生爆炸[3]。
3.將可燃物隔離——隔離法
隔離法,顧名思義,就是將可燃物于空氣進行隔離或轉移,減少可燃物的燃燒條件,使燃燒物因為沒有足夠的燃料而不能繼續(xù)蔓延直至熄滅。在操作過程中,消防人員要注意將靠近燃燒物的易燃品轉移到安全的地方,在有接觸到氣體易引發(fā)燃燒時,將閥門關閉,將物質(zhì)與火源徹底隔離開。在對易燃物進行隔離時可能會出現(xiàn)二次火情,消防人員要密切注意此現(xiàn)象的發(fā)生,并對其使用合理的處理方法。
例如,液化氣罐。如果火災現(xiàn)場有液化氣罐,一定要將液化氣罐進行轉移,否則會有爆炸的危險,為了防止發(fā)生爆炸,在轉移液化氣罐的過程中可以使用高壓水槍對液化氣罐進行降溫處理,確保其在冷卻狀態(tài)中,從而避免二次火情及爆炸的發(fā)生。
4.利用化學制劑——化學法
氫是促使燃燒物是否能有效燃燒的重要物質(zhì),化學抑制法是將滅火劑噴灑在著火點上,使其發(fā)生化學反應,破壞火的鏈式反應,中斷燃燒這種方法能夠很有效的抑制燃燒物的燃燒,在現(xiàn)階段的滅火工作中有非常高的使用率。
可燃物質(zhì)中所含的氫是其燃燒的重要物質(zhì),氫和氧氣發(fā)生化學反應所產(chǎn)生的氫氧根可以加快可燃物的燃燒速度,所以在滅火工作中要使用鹵代烷滅火器。鹵代烷類滅火劑通過高溫會產(chǎn)生自由基Br、Cl以及干粉滅火劑的粉粒,這些物質(zhì)能夠很好的機制火焰,并撲滅火焰。但是要注意,鹵代烷類滅火劑不適合用在杜宇堿金屬等一些金屬化合物的燃燒中。這些物質(zhì)燃燒時會產(chǎn)生高溫,而鹵代烷在高溫條件下會與這些物質(zhì)發(fā)生反應,讓火勢更加猛烈。因此,在進行滅火工作時,要根據(jù)火災現(xiàn)場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滅火方法和相應的滅火劑,這樣才能有效進行滅火,不留隱患[4]。
三、結語
消防安全是人們?nèi)粘I詈凸ぷ髦械闹刂兄?。消防救火是一項非常危險的工作,對于消防人員的技術、反應及決策能力都有著非常高的要求。消防工作關系著人們的生命安全和財產(chǎn)安全,只有了解火災的原理,掌握科學的滅火方式,進行快速有效的撲救,才能把損失降到最低。近年來我國的火災消防工作雖然有所下降,但是整體數(shù)量還是非常龐大的。消防工作還要進行不斷的探索和突破,將消防技術進行不斷的提高,對人們的宣傳教育工作也要同時進行,從而減少火災的發(fā)生率。
參考文獻:
[1]王大川. 淺析消防技術中滅火原理與滅火方法[J].? 2021(2015-21):293-293.
[2]仲維河. 消防救災中的滅火原理和滅火方式分析[J]. 中國設備工程, 2021(7):2-3.
[3]王靜. 消防技術中滅火原理與滅火方法研究[J]. 農(nóng)家參謀, 2019(12):1-2.
[4]劉鵬飛. 消防救災中滅火原理和滅火方式分析[J]. 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用, 2020(3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