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廣州市荔灣區(qū)詹天佑小學 郭裕堅
規(guī)則,顧名思義便是規(guī)矩與準則。遵守規(guī)則是社會系統(tǒng)維持正常良好運轉的前提。童年期是人一生中道德發(fā)展的啟蒙時期,如何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中培養(yǎng)學生的規(guī)則意識,進而發(fā)展學生的守法意識和行為習慣,是道德與法治課的重要課題。
1.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的開放性
小學道德與法治課以學生的生活內容為基礎,以游戲和活動為主要教學形式,在教學內容、時間和空間上具有很強的開放性。將繪本閱讀引入課堂,可以通過開放式主題任務的實施,讓學生沉浸在寬松活躍的學習環(huán)境中,有利于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啟發(fā)以及參與意識、合作意識、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2.繪本閱讀蘊含豐富的德育元素
優(yōu)秀的繪本集游戲性、趣味性于一身,在充滿童趣、扣人心弦的故事內容中,蘊含著豐富的德育元素,具有深遠的教育意義,有助于學生形成內化的道德品質。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中引入繪本故事,可有效激活繪本的德育價值,增添課堂的趣味,促進學生健全品格的塑造、良好行為的養(yǎng)成。
繪本具有很強的故事性,將繪本應用于道德與法治課堂上,使教學情景化、直觀化,既可聯結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牢牢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又可讓學生在繪本的圖畫和文字中暢游,觸動心靈,播下美好品質的種子。
1.動靜相宜,調動學生的多重感官
在教學中,教師可根據教學主題挑選合適的繪本,并綜合運用繪本資源中的多元元素,調動學生的多重感官,加強學生的情感體驗,以此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引導學生在欣賞繪本的同時參與到課堂中,積極進行思考,認真投入學習。
例如,在教學一年級上冊《上學路上》一課時,教師可在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引入《變形警車珀利——我的第一套交通安全故事》繪本的動畫。利用動畫中主人公的歷險故事引入教學主題——交通規(guī)則與安全,并通過朗朗上口的兒歌,讓學生將交通規(guī)則銘記于心;通過“規(guī)則課堂”教會學生在馬路、停車場、施工現場等場所遵守規(guī)則,保護自己;通過問答游戲讓學生在互動中反復記憶交通規(guī)則,強化鞏固安全常識。
2.入情入理,引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
杜威曾說:“教育必須建立在兒童經驗的基礎之上,經驗就是個體的現實生活?!痹诘赖屡c法治課教學中,教師可挑選貼近學生生活、描述學生熟悉事物和場景以及呈現學生生活的現實世界和內心世界意境的繪本,并利用繪本中的故事重現學生的生活場景,引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從而與學生進行情感間的交流,心靈間的觸碰。
例如,在教學三年級下冊《生活離不開規(guī)則》一課時,教師可把繪本故事《十一只貓做苦工》中的場景引入其中。通過講述十一只小貓在“旅行”過程中一系列違規(guī)的“冒險”行為以及最終承受苦果之后學會遵守規(guī)則的故事,引導學生聯系自身生活經驗,用心體會故事中的情與理,學會合作的同時,理解“禁止”的意義,體驗遵守規(guī)則的快樂。
3.思考生命,增長學生的人生智慧
繪本往往短小精悍,卻常常蘊含著深刻的德育內涵,能夠引發(fā)學生有關生命、親情、友情、自我認知等方面的深思,因此可以彌補道德與法治教材的一些缺憾,使生硬的教學內容以更靈動鮮活的方式走進學生的內心。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上,教師可以發(fā)掘繪本的德育內涵,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力,修煉學生的品格。
日常生活中,導致學生出現危險的通常是無知心理和貪玩心理。因此,教師可將繪本《皮皮魯送你一百條命》作為教學延伸材料,通過提問引導學生在閱讀中掌握100種遵守規(guī)則、防范危險的方法,如“別把筆變成匕首”“用電不觸電”“做守法公民”“不踩井蓋”等,幫助學生克服無知和貪玩心理,防患于未然。
優(yōu)秀的繪本素材以多元化的形式出現在學生面前,蘊含豐富的德育元素。將繪本應用于道德與法治課規(guī)則教育中,在圖文閱讀、情景思考、角色扮演中,將德育目標內化為學生的行為態(tài)度,使規(guī)則意識外化為學生的行為習慣,從而塑造學生健全的人格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