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彥龍,李銀麗,李守榮,魯興武,陳一博,焦曉斌,牛永勝
(1.西北礦冶研究院,甘肅 白銀 730900;2.白銀有色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甘肅 白銀 730900)
鉬是一種難熔稀有金屬,具有優(yōu)異的物理化學性能,在冶金、農業(yè)、電氣、化工、環(huán)保和宇航等領域有著廣泛應用[1]。自然界中鉬資源較少,且主要以鉬的硫化物形式存在[2]。鉬酸銨是用鉬精礦制取鉬的重要中間產物[3]。鉬酸銨產品有二鉬酸銨、四鉬酸銨、七鉬酸銨、八鉬酸銨等,其中用量較大、使用范圍較廣的是四鉬酸銨和七鉬酸銨[4-6]。制取鉬酸銨的方法有很多,如焙燒—氨浸—酸沉工藝[7-11],焙燒—氨堿聯合浸出—酸沉工藝[12-15],鉬精礦高壓堿浸—酸沉/萃取工藝等[16-17]。焙燒—氨浸—酸沉工藝是鉬酸銨生產的傳統工藝,流程短,操作簡單,但鉬回收率較低且產品質量不可控;焙燒—氨堿聯合浸出—酸沉工藝是傳統工藝的改良,其生產的鉬酸銨較傳統工藝純度更高,但工藝流程長,操作要求高;鉬精礦高壓氨/堿浸—酸沉/萃取工藝是近年來研究較多的工藝,鉬回收率高,且可同時回收其他伴生有價金屬,但對設備要求高,投資高,國內應用較少。
試驗研究了用新疆富蘊縣索爾庫都克銅鉬精礦制備工業(yè)鉬酸銨,采用氧化焙燒—堿浸—硫化凈化—酸沉工藝處理鉬精礦,在較短流程內得到工業(yè)鉬酸銨產品,供鉬精礦生產鉬酸銨的研究與生產參考。
試驗所用鉬精礦取自新疆富蘊縣索爾庫都克銅鉬礦,主要化學成分見表1,礦物組成見表2。鉬精礦中的鉬主要以硫化鉬形式存在,氧化鉬質量分數低于1%。
表1 鉬精礦的化學成分 %
表2 鉬精礦的礦物組成
主要試劑:碳酸鈉,硫化銨、硝酸,均為分析純。
主要設備:攪拌器,JJ-1型,江蘇正基儀器有限公司;真空干燥箱,DZF-6050型,紹興市蘇珀儀器有限公司;馬弗爐,SX2-12-17TP型,州卓馳儀器有限公司;真空過濾泵,SHB-IV型,多用途循環(huán)水真空過濾泵;密度計,1.0~1.6 g/cm3,河北省河間市黎民居玻璃儀器廠;溫度計,0~100 ℃,河北省河間市黎民居玻璃儀器廠。
鉬精礦中的鉬大部分以硫化鉬形式存在,需在高溫下焙燒將其氧化轉化為三氧化鉬,反應式為
(1)
三氧化鉬與碳酸鈉反應形成鉬酸鈉轉入溶液,反應式為
(2)
氧化焙砂中含有Cu、Pb、Zn、Ni、Fe等雜質,浸出過程中會有部分進入浸出液。這些雜質的硫化物溶解度很低,易形成沉淀,因此采用硫化沉淀法將這些雜質去除,反應式為
(3)
鉬酸鹽溶液在酸性條件下易發(fā)生縮聚生成同多酸根離子,pH越低,縮合度越大。鉬酸銨溶液中加入硝酸,調pH至2~3,會形成水合四鉬酸銨沉淀。反應式為
(4)
(5)
試驗采用氧化焙燒—堿性浸出—硫酸凈化—酸沉工藝處理鉬精礦。首先取適量鉬精礦置于馬弗爐中,在一定溫度下氧化焙燒,使其中的二硫化鉬全部轉化為三氧化鉬;然后取一定量焙砂于500 mL燒杯中,按一定液固體積質量比加入到碳酸鈉溶液中,放入水浴鍋中于一定溫度下攪拌浸出一段時間,得到鉬酸鈉浸出液;向浸出液中加入一定量硫化銨,使Cu、Pb、Zn、Ni、Fe等雜質形成沉淀去除;再向凈化液中加入一定量硝酸調節(jié)溶液pH,使溶液中的鉬以水合四鉬酸銨形式結晶沉淀,過濾干燥后得到四鉬酸銨產品。取濾液分析其中鉬質量濃度,計算鉬浸出率。
經過球磨預處理的鉬精礦平鋪在馬弗爐中,料層厚度小于10 mm,保持物料與空氣充分接觸。焙燒溫度630~650 ℃,焙燒時間4 h。氧化焙燒后,鉬精礦成分發(fā)生改變,原料及焙砂成分見表3。氧化焙燒后,焙砂中鉬質量分數提高到51.38%,硫質量分數下降到2.01%,其中90%以上的硫被氧化。
表3 原料及焙砂成分 %
2.2.1 Na2CO3用量對鉬浸出率的影響
取焙砂50 g于500 mL燒杯中,控制液固體積質量比5/1,加入250 mL水,加入碳酸鈉,燒杯置于60 ℃水浴鍋中攪拌90 min。Na2CO3用量對鉬浸出率的影響試驗結果如圖1所示。
圖1 Na2CO3用量對鉬浸出率的影響
由圖1看出:隨Na2CO3用量增加,鉬浸出率提高;Na2CO3用量為50 g時,鉬浸出率達最高,為94.57%;之后繼續(xù)增加Na2CO3用量,鉬浸出率變化不大。由浸出反應式(2)可知,Na2CO3用量增加有利于反應向右進行,即有利于鉬酸鈉生成。因此,對于50 g焙砂,確定Na2CO3適宜用量為50 g。
2.2.2 溫度對鉬浸出率的影響
取50 g焙砂于500 mL燒杯中,控制液固體積質量比5/1加入250 mL水,加入碳酸鈉50 g,把燒杯放在水浴中攪拌90 min。溫度對鉬浸出率的影響試驗結果如圖2所示??梢钥闯觯簻囟葘︺f浸出率影響較大:隨溫度升高,鉬浸出率提高;溫度為80 ℃時,鉬浸出率達最大95.53%;之后進一步升高溫度,鉬浸出率反而下降。這是因為,短時間內溫度升高,溶液蒸發(fā)量急劇增大體積減小,以鉬酸鈉形式浸出的鉬達到飽和甚至結晶進入渣中,導致鉬浸出率降低。
圖2 溫度對鉬浸出率的影響
2.2.3 液固體積質量比對鉬浸出率的影響
取50 g焙砂于500 mL燒杯中,加水攪拌,控制液固體積質量比加入50 g碳酸鈉,80 ℃下攪拌浸出90 min,液固體積質量比對鉬浸出率的影響試驗結果如圖3所示。
圖3 液固體積質量比對鉬浸出率的影響
由圖3看出:隨液固體積質量比增大,鉬浸出率降低。這是因為,在Na2CO3用量一定條件下,隨液固體積質量比增大,Na2CO3濃度降低,則浸出過程的反應速率降低,在90 min有限的反應時間內鉬浸出量減少,鉬浸出率降低;液固體積質量比為3/1時鉬浸出率達96.75%;液固體積質量比為2/1時,鉬浸出率增幅不大。綜合考慮,確定液固體積質量比以3/1為宜。
2.2.4 浸出時間對鉬浸出率的影響
取50 g焙砂于500 mL燒杯中,控制液固體積質量比3/1加入150 mL水,再加入50 g Na2CO3,將燒杯放入80 ℃水浴中攪拌浸出一定時間。浸出時間對鉬浸出率的影響試驗結果如圖4所示。隨浸出進行,鉬浸出率迅速提高;浸出90 min時,鉬浸出率達96.75%;之后再繼續(xù)反應,鉬浸出率提高幅度不大。綜合考慮,確定適宜的浸出時間為90 min。
圖4 浸出時間對鉬浸出率的影響
用Na2CO3浸出焙砂所得浸出液的主要化學組成見表4。
表4 浸出液的主要化學成分 g/L
2.3.1 焙砂堿浸液凈化
焙砂堿浸液體積250 mL,調pH至4左右,溫度40~50 ℃,加入硫化銨0.4 g,攪拌1 h,反應結束后固液分離。
凈化過程中,硫化銨分多次加入,以分別除去溶液中Cu2+、Fe2+等;溶液中加入適量雙氧水將低價鉬離子氧化為高價鉬離子。
2.3.2 鉬酸銨的沉淀
取凈化液230 mL,調pH至0.5~1.0,溫度40~50 ℃,攪拌反應1 h后過濾。試驗結果見表5??梢钥闯觯簝艋s后的溶液用硝酸沉淀鉬,鉬損失率僅為1.47%。
表5 鉬酸銨的沉淀試驗結果
用鉬精礦制備鉬酸銨是可行的。對鉬精礦進行焙燒,將其中的鉬轉化為三氧化鉬,然后用碳酸鈉浸出,將鉬轉入溶液;含鉬浸出液用硫化銨凈化除雜,然后用硝酸沉淀鉬,得到鉬酸銨產品。該工藝較為簡單,流程較短,鉬回收率達97%,回收效果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