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東莞市松山湖第一小學
繪本作為一種兒童文學載體,在語文、英語的教學中,繪本已經被許多老師所運用,而將繪本融入到科學教學,則還有很多地方值得探討,因此我對小學科學繪本教學實踐進行了探索,在粵教版二年級上冊“磁鐵”單元《有趣的釣魚玩具》一課中,采用了繪本教學,結合教學主題,選取了繪本《馬蹄形磁鐵小姐找新郎》進行教學,通過幾次實踐,對于繪本應用于科學教學中,有了一些新的思考。
基于教學內容及教學目標,對繪本內容進行梳理,選取了繪本《馬蹄形磁鐵小姐找新郎》,故事中依托磁鐵小姐想找一位優(yōu)秀、合她心意的新郎展開,在此過程中,她在玩具村莊遇到了各種各樣的材料,如塑料火車、積木、玻璃球、曲別針,在與材料的交往中,有些物體能被磁鐵小姐吸引,有些則不行,這與教學目標保持高度的一致性,但對于學生來說,要想較好地建立磁鐵相關概念,繪本中的材料還有所缺失,因此,可以對故事中的內容進行擴展,適當添加鐵釘、毛巾、鐵夾子、硬幣、鋁片、銅線等材料,更為豐富的教學材料,可以進一步促進學生對磁鐵特性的認識,從而幫助他們建構科學概念:磁鐵能吸引鐵質物體,讓故事更好地為教學服務。
在利用繪本教學過程中,如果只是單純將書中的科學經驗解釋并傳達給學生,學生獲得的是更多的間接經驗,如在《馬蹄形磁鐵小姐找新郎》繪本中,如只是借助磁鐵小姐找新郎的故事,讓學生在老師的講解中了解磁鐵的特性,整個活動缺乏操作性的環(huán)節(jié),學生僅作為一名旁觀者參與其中,極大降低學生對磁鐵特性的認識和探究的欲望。受年齡和認知能力的限制,小學低年段的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方式還是需要靠體驗,因此,在低年段的科學繪本教學中,不能采用傳統(tǒng)的科學上課方式,在實際教學中,應讓學生以故事中的某個角色自居,根據繪本的內容,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充分融入到教學情境中,并且在自身的體驗中,完成科學探究。
教學片斷
情境描述:馬蹄形磁鐵和鐵粉們生活在一起,有一天,磁鐵小姐對鐵粉說:“我到了結婚的年紀了,也該找個新郎結婚了。”
鐵粉說:“我們親愛的小姐,你有著特殊的力量,你一定會找到一位優(yōu)秀、合你心意的新郎?!?/p>
設疑:磁鐵小姐有哪些特殊的力量?
于是,馬蹄形磁鐵小姐出發(fā)了。
師:同學們,接下來你就是那位可愛、漂亮的磁鐵小姐了,你們將踏上奇妙的尋親之旅。
情境描述:磁鐵小姐(你)來到了玩具村莊,在村莊里,生活著各種各樣的玩具——塑料火車、積木、玻璃球、曲別針、鐵釘、毛巾、鐵夾子、硬幣、鋁片、銅線。
生(磁鐵小姐):我要在這里找我的新郎。
旁白(師):看到美麗可愛的馬蹄形磁鐵小姐,村里的玩具都來跟她打招呼。
師(玩具):你好,請問你是誰?
生(磁鐵小姐):我是漂亮的磁鐵小姐,我具有強大的魅力,即使不碰你們,我也能把你們吸引過來。
師(玩具):真的嗎?我們來試試。
旁白(師):玩具嘗試從馬蹄形磁鐵小姐身邊走過,它們會被磁鐵吸引嗎?
猜想:哪些玩具會被磁鐵小姐(你)吸引過來?
問題:磁鐵小姐會如她所說嗎?她能吸引哪些玩具?
探究:磁鐵小姐能吸引哪些玩具?
概念建構:磁鐵能吸引鐵、鎳材質做的物體。
生(磁鐵小姐):唉,這里的玩具都不懂我的心,看來要找個合心意的新郎可真不容易,我想回家了。
旁白(師):磁鐵小姐走著走著,咦,前面的不遠處,不是那些鐵粉小可愛們嗎?
“馬蹄形磁鐵小姐,快來,快過來看呀!我們介紹一位紳士給你認識?!币晃簧碇餮b的鐵絲人緩緩走過來。
問題:你能把他吸引過來嗎?
概念建構:磁鐵隔著物體也能吸引鐵。
在兩者的融合中,繪本故事內容與科學探究要素不應是獨立的,不能把故事和科學探究相割裂,它們應是相輔相成,故事為科學探究提供了良好的連接載體,而科學探究為故事的深度發(fā)展搭建了平臺。在《馬蹄形磁鐵小姐找新郎》的教學中,在故事的連接下,學生經歷了提出問題——猜想——實驗探究(搜集證據)——表達交流——得出結論的探究過程,在此過程中,學生經過自身的經歷,很好地建構了有關磁鐵特性的概念。
繪本教學的拓展延伸能讓學生在直接體驗中獲得成長,孩子只有將知識內化才能將學習的記憶保存下來。
教學片斷
師:恭喜你,你(磁鐵小姐)找到了優(yōu)秀、合心意的新郎,接下來你們將對新房進行裝飾,在裝飾過程中,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生1:房子里面不能放太多鐵質做的物品。
師:你為什么會這樣想?
生1:因為磁鐵會吸引鐵,如果新房里面擺設太多鐵,他們都會被磁鐵小姐吸引。
生2:多放一些塑料、木塊裝飾品,因為磁鐵不能吸引它們。
師:新房布置好了,你要邀請你的親朋好友來參加你的婚禮,如條形磁鐵、圓環(huán)磁鐵、異形磁鐵等,在你的婚禮上,那么多磁鐵聚在一起,會發(fā)生哪些有趣的事情呢?
生3:它們都會連在一起。
師:請你根據磁鐵的特點,發(fā)揮你的想象力,對接下來發(fā)生的故事進行寫繪、創(chuàng)編。
通過故事的拓展延伸,讓孩子在布置新房的過程中,鞏固本課所學知識,將磁鐵能吸引鐵的特點應用于實際中,透過討論思考,根據故事的架構和發(fā)展,對角色、內容、情節(jié)進行寫繪、創(chuàng)編,當磁鐵聚合一起,由于磁鐵具有同極相斥,異極相吸的特點,在婚禮上也許會出現好玩、有趣的事情,如磁極不對,磁鐵間握不了手;兩塊磁鐵距離靠近,會互相吸引等,在孩子無限的想象力中,寫繪、創(chuàng)編故事,不僅讓兩者的融合具有延續(xù)性,老師還可以通過寫繪、創(chuàng)編的作品中窺見孩子的前概念,為后續(xù)進行大單元的故事教學打下基礎。
繪本的教育價值還有很大的挖掘空間,在科學與繪本融合的教學實踐中,以學生為教學主體,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建立繪本與科學教學之間的聯系,在摸索中尋求有效的教學策略,建構適宜于學生的繪本實踐教學,促進科學與繪本教學的課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