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銓 雷后興 劉忠達 陳禮平 張尊敬
浙江省麗水市中醫(yī)院 浙江 麗水323000
本觀察運用益氣強心合劑佐治舒張性心力衰竭(DHF)導致的下肢水腫,取得較為滿意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18 年6 月至2019 年6 月我院就診的氣虛血瘀型舒張性心力衰竭致下肢水腫患者60 例,隨機分成治療組和對照組各30例。治療組男15例,女15例;年齡46.48±8.73歲;病程6.63±5.47個月;心功能分級:Ⅱ級16 例,Ⅲ級14 例。對照組男16 例,女14 例;年齡46.52±9.13歲;病程6.83±6.13個月;心功能分級:Ⅱ級18 例,Ⅲ級12 例。兩組一般資料無顯著性差異(P>0.05)。納入標準符合《實用內(nèi)科學》(第14 版)中DHF 診斷標準,并伴雙下肢水腫;為美國紐約心臟協(xié)會(NYHA)分級的Ⅱ~Ⅲ級。中醫(yī)癥候評分標準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心力衰竭氣虛血瘀證相關標準。
兩組均按西醫(yī)規(guī)范化治療,無禁忌癥盡早使用美托洛爾片12.5mg/次,2 次/天;厄貝沙坦片0.15g/次,1 次/天;呋塞米20mg/次,1 次/天,螺內(nèi)酯片20mg/次,1 次/天。對照組加服生理鹽水30ml/次,3次/天;治療組加服益氣強心合劑,處方:葶藶子、嘎狗嚕各15g,白茯苓、白術(shù)、白芍、澤瀉、紅參、紅花各10g,生姜皮9g,黃芪、丹參、食涼茶各30g。由本院制劑室研制,30ml/次,3 次/天。兩組療程均為2周。
3.1 觀察指標:①24 小時平均尿量、小腿最粗處內(nèi)徑、6 分鐘步行試驗,血肌酐、血鈉和血鉀值變化。②中醫(yī)癥候積分評定標準: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的心力衰竭癥狀擬定。③療效標準:中醫(yī)癥候積分較治療前減少≥70%為顯效;癥候積分減少≥30%為有效,癥候積分<30%為無效。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3.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治療組顯效18 例,有效9 例,無效3 例,總有效率90%。對照組顯效16 例,有效8 例,無效6 例,總有效率80%,治療組療效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
3.3 兩組各觀察指標比較:兩組肌酐、血鈉和血鉀值與治療前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余見表1。
表1 兩組各觀察指標比較(±s)
表1 兩組各觀察指標比較(±s)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對照組治療組時間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小腿最粗內(nèi)徑(cm)24.06±2.70 22.77±2.64#24.05±2.41 21.19±2.47*#24小時尿量(ml)976±473 1899±632#1047±552 2017±534*#6min步行試驗(m)197±82 316±54#204±79 327±63
3.4 兩組中醫(yī)癥候積分比較:治療前對照組30.5±6.5 分,治療組31.6±5.7 分;治療后對照組18.4±5.8分,治療組12.7±4.6分。兩組治療后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舒張性心力衰竭,根據(jù)其臨床表現(xiàn)可歸屬中醫(yī)學“水腫”“胸痹”“心悸”等范疇。心主血脈,血在脈中周流不息,營運周身,有賴心氣的推動和傳送,心氣不足導致心力困乏,血液推送乏力,血流不暢,瘀血內(nèi)阻,水氣易乘虛襲之,為腫為脹。因此臨床治療當益氣活血利水并舉。我院院內(nèi)制劑益氣強心合劑中,葶藶子瀉肺平喘,利水消腫;生姜皮溫脾利水;白芍利水氣,血水共治;白術(shù)健脾益氣,燥濕利水;白茯苓益脾和胃,利水滲濕;澤瀉淡滲利水;黃芪益氣養(yǎng)元,利水消腫,紅參為補氣要藥,參芪合用大補元氣,益氣而強心;丹參、紅花活血化瘀而利水。同時因地制宜,配以地方畬藥嘎狗嚕祛瘀活血利濕、食涼茶祛濕降壓。結(jié)果顯示,對氣虛血瘀型舒張性心衰致下肢水腫患者采取益氣活血利水法,療效確切,可以改善臨床癥狀,療效優(yōu)于單用西藥的對照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