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梁晴/通訊員 馬繼超 張憲忠
重達4.8 萬噸、總長520 米,9 月25 日凌晨,由山東高速集團投資建設的大東環(huán)轉體橋成功轉體。至此,這條能夠大大緩解濟南繞城高速公路東線交通擁堵的路線,最后一個難點已被攻克,預計今年11 月具備通車條件。
該轉體橋位于濟南市歷城區(qū)與高新區(qū)交界處,上跨膠濟鐵路、膠濟客專、四五六專用線3 條鐵路線,需4座梁體同時轉體,轉體總重達4.8萬噸,轉體總長520米,轉體總面積為10296 平方米,是有史以來國內高速公路工程中轉體總重量最重、轉體總長最長、轉體總建筑面積最大的轉體橋。
濟南繞城高速公路二環(huán)線東環(huán)段起自青銀高速唐王樞紐互通立交,止于京滬高速曹范互通立交,由北向南依次穿越歷城區(qū)、高新區(qū)、章丘區(qū),主線全長23.6公里,概算投資44 億元。
為了不影響現(xiàn)有鐵路的正常運行,山東高速集團采用目前國內先進的跨鐵路施工技術轉體橋工藝,采取“先建后轉”施工方法,也就是先在平行鐵路兩側空地進行施工,待橋梁上部結構完成后,再進行轉體跨越鐵路?!拔覀冺椖哭k周密部署,從施工第一棵樁開始,歷經670 天完成所有工序,并提前3 天準備試轉。”大東環(huán)項目辦工程技術部部長王學成告訴記者。由于轉體橋臨近3 條鐵路營業(yè)線,每日有效施工時間短,技術要求高,安全風險大。為確保安全、有序、高效完成轉體,山東高速集團大東環(huán)項目積極應用BIM 技術,建立精確的信息化、可視化模型,多次進行施工模擬,提前防范施工過程中易出現(xiàn)的技術問題;調整施工工藝,將現(xiàn)澆梁施工由分段澆筑、張拉,調整為整體澆筑、一體張拉,為項目節(jié)約1 個多月工期;突出創(chuàng)新驅動,強化技術引領,成立施工質量控制攻關研究小組,采用大跨度轉體橋平轉施工稱重、跨多線鐵路4 座轉體橋同步轉體等新技術,最大程度減少對運營鐵路的干擾,有效提高了工程經濟性和施工安全性,為同類工程施工積累了寶貴經驗,提供了有力借鑒。
9 月25 日凌晨,天上繁星點點。當多數(shù)人進入夢鄉(xiāng)的時候,隨著現(xiàn)場總指揮一聲令下,轉體橋以每分鐘0.02 弧度的角速度順時針方向緩緩轉動,指針每分鐘水平移動約9.1厘米?,F(xiàn)場工作人員實時監(jiān)控轉動情況,根據(jù)轉盤上布置刻度編號、速度傳感器和攝像頭,實時監(jiān)控和調整轉體速度,有效保證轉體精確合龍對位。經過80 分鐘牽引施工,1 時30 分,轉體橋成功完成轉體。
至此,泉城人民翹首期盼的大東環(huán)離通車又近一步。通車后的大東環(huán),將形成京滬高速機場立交至港溝立交段的并行路線,并將濟南高速北環(huán)與東環(huán)相互貫通。
當前,山東高速集團正在積極推進32 個、總長2756 公里、總投資4248 億元高速公路項目,年內計劃完成700 億元建設投資,建成9 個、875 公里高速公路項目,新開工6 個高速公路項目。今年以來,19 個在建項目累計完成投資464.69 億元,是當期投資計劃的119.7%,年度投資計劃的77.32%;年內計劃通車項目中,文登至萊陽高速公路9 月底建成通車,其余項目正全力加快建設進度;年內計劃開工項目中,新臺馬蘭屯至魯蘇界段、濟南大西環(huán)、濟青中線濰坊至青島段等3 個項目已經開工,其余項目正緊鑼密鼓推進前期工作,確保年內開工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