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明,宋三軍
(1.溫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溫縣454850;2.溫縣第二人民醫(yī)院 454850)
反復發(fā)作性口腔潰瘍屬于臨床常見癥狀,該類疾病屬于口腔粘膜性疾病,主要為患者口腔內部粘膜產生潰爛而導致的具有接觸性疼痛[1],以及反復發(fā)作的疾病,會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降低生活質量。目前臨床治療復發(fā)性口腔潰瘍,主要采用西藥進行治療,主要采用止痛或者補充患者[2]。因此,本研究以反復發(fā)作口腔潰瘍患者為對象,探討瀉黃湯、六味地黃丸聯合西藥治療反復發(fā)作口腔潰瘍的臨床療效及不良反應,報道如下。
選取2018年5月-2020年1月的醫(yī)院臨床接受治療的患有反復發(fā)作的口腔潰瘍的患者16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成觀察組(n=80例)和對照組(n=80例)。對照組男性37例,女性43例;年齡23~66歲,平均年齡(44.59±9.87)歲;單發(fā)性潰瘍36例,多發(fā)性潰瘍44例。觀察組男性39例,女性41例;年齡25~68歲,平均年齡(44.69±8.99)歲;單發(fā)性潰瘍39例,多發(fā)性潰瘍41例。
對照組用西藥治療,患者口服維生素C片(廣東華南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4020774)3次/d,20mg/次,復合維生素B片(江蘇晨牌藥業(y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2024679),3次/d,每次兩片或者西瓜霜噴霧(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同仁堂制藥廠,國藥準字Z11020943)涂抹在潰瘍部位,3次/d。觀察組用瀉黃湯、六味地黃丸(太極集團重慶中藥二廠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50020595)聯合西藥進行治療,瀉黃湯藥方為生石膏,藿香以及牡丹皮各10g,防風30g,甘草20g,蓮子5g以及生地黃15g混合,加水煎煮后服用,200mL/次,2次/d,每次就餐后半小時內服用。之后服用六味地黃丸每次8粒,3次/d,西藥治療方法同對照組,兩組均治療一個月。
①兩組治療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包括白細胞介素(IL-6,IL-8,IL-2),超敏C反應蛋白及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檢測方法為抽取患者早晨空腹時靜脈血,采用酶聯免疫法進行有效檢測[3]。②兩組治療后免疫功能。包括免疫功能T細胞亞群CD3+、CD4+、CD8+以及自然殺傷細胞活性(NKT)。檢測方法使用流式細胞分析儀進行檢測。
治療后,觀察組IL-6,IL-2,TNF-α,超敏C反應蛋白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比較兩組治療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
治療后,觀察組CD3+、CD4+及NKT的數值均高于對照組(P<0.05),CD8+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比較兩組治療后免疫功能
反復發(fā)作性口腔潰瘍主要是由患者口腔粘膜所造成的圓形潰瘍癥狀,持續(xù)時間較長,該類疾病屬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病理原因包括患者體內內分泌失調以及免疫功能下降會造成該類疾病發(fā)生[4]。中醫(yī)學認為,復發(fā)性口腔潰瘍屬于口瘡范圍,主要是由于腎臟等器官功能性失調,導致患者體內氣血不通暢,從而形成的口腔潰瘍癥狀[5]。目前使用西藥進行治療用于緩解臨床不良癥狀,包括維生素C,復合維生素B片以及羅紅霉素進行聯合使用或單獨使用,提高治療效果。本研究中,治療后,觀察組IL-6,IL-2,TNF-α,超敏C反應蛋白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在臨床治療反復發(fā)作的口腔潰瘍當中,采用瀉黃湯,六味地黃丸結合西藥進行治療,能夠控制患者體內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本研究中,治療后,觀察組CD3+、CD4+及NKT的數值均高于對照組(P<0.05),CD8+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采用瀉黃湯,六味地黃丸結合西藥治療,能夠有效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復發(fā)性潰瘍主要是由于患者體內氣血不通以及造成的肝氣郁結的癥狀,需要采用中藥制劑進行輔助治療[6]。瀉黃湯藥方中主要包括生石膏,牡丹皮等。具有清熱降火的作用,有效緩解口腔潰瘍癥狀。六味地黃丸能夠進行降火處理,有效改善患者的脾胃功能,對炎癥細胞進行消除,提高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用瀉黃湯,六味地黃丸結合西藥治療反復發(fā)作口腔潰瘍能夠有效控制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患者免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