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博 李恩萍 楊長春 史天云 陳 鶴 徐方方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婦科,南陽 473000)
宮頸癌(cervical cancer,CC)是最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之一,在我國CC也是癌癥相關死亡的最常見原因之一[1]。近年來,隨著女性過早發(fā)生性行為、有多個性伴侶及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攜帶者的人數(shù)增加,CC發(fā)病率持續(xù)上升,且呈現(xiàn)年輕化的趨勢[2]。順鉑(Cisplatin,DDP)是目前化療的常用藥物,研究報道DDP對CC細胞有增殖抑制和凋亡誘導作用[3]。DDP在殺滅腫瘤細胞的同時對患者的正常生理功能和免疫系統(tǒng)也具有較大的負面影響[4]。臨床上常使用其他的藥物聯(lián)合DDP共同使用,實現(xiàn)CC對DDP的化療敏感性。漢黃岑素是黃岑有效成分之一,具有抗病毒、抗腫瘤及保護神經(jīng)的生物活性[5]。漢黃岑素也可以抑制肺癌細胞的增殖和分化并促進其凋亡[6]。研究表明黃芩素可以顯著降低細胞侵襲浸潤能力[7]。但目前漢黃岑素通過調(diào)節(jié)信號通路對CC化療敏感性的影響研究較少。本文旨在研究漢黃岑素通過調(diào)節(jié)P53信號通路增強CC對DDP的化療敏感性,以期了解黃岑素通過調(diào)節(jié)P53信號通路增強CC對DDP的化療敏感性影響的作用機理,從而為CC治療提供一定的參考數(shù)據(jù)。
1.1材料
1.1.1主要細胞 宮頸癌細胞株購自中國科學院細胞庫。
1.1.2主要試劑與儀器 漢黃岑素(純度>98%)購自成都康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Caspase-3、Bcl-2、Bax抗體購自武漢華聯(lián)科技有限公司;Annexin V-FITC 凋亡檢測試劑盒購自杭州四季青生物工程材料有限公司;LC3抗體購自美國Sigma公司;cytC抗體購自Santa Cruze Biotechnology 公司;LC3Ⅱ/LC3Ⅰ試劑盒購自江萊生物有限公司;Ki67、PCNA抗體購自北京傲銳東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Beclin1、 P62抗體購自Sino Biolocgical公司;磷酸鹽緩沖液PBS購自天津科密歐有限公司;RPMI1640 培養(yǎng)基購自廣州威佳科技有限公司;DMEM基礎培養(yǎng)基購自賽默飛世爾科技公司;青霉素鈉購自哈藥集團制藥總廠。
細胞培養(yǎng)箱購自美國Forma公司;低溫離心機購自湖南恒諾離心機有限公司;光學顯微鏡購自東莞市同創(chuàng)儀器有限公司;熒光分光光度計購自上海儀電分析儀器有限公司;流式細胞儀購自賽默飛世爾科技有限公司;蛋白電泳及轉(zhuǎn)膜儀購自美國Bio-Rad公司。
1.2方法
1.2.1分組干預 分別使用0、5、10、15、20、25、30、35、40、45、50 μmol/L的漢黃岑素處理正常宮頸細胞系建立DDP敏感性的CC細胞株,并檢測IC50后將細胞分為:空白對照組、貝伐單抗組、順鉑組、低劑量漢黃岑素組、中劑量漢黃岑素組、高劑量漢黃岑素組、P53抑制劑組和漢黃岑素+P53抑制劑組,其中貝伐單抗組使用2.5 μg/ml的貝伐單抗處理;順鉑組使用10 mg/L 的DDP處理;低劑量漢黃岑素組使用DDP 10 mg/L+WG 5 μmol/L處理;中劑量漢黃岑素組使用DDP 10 mg/L+WG 10 μmol/L處理;高劑量漢黃岑素組使用DDP 10 mg/L+WG 20 μmol/L處理;P53抑制劑組使用DDP 10 mg/L+P53抑制劑 Pifithrin-α處理;漢黃岑素+P53抑制劑組使用DDP 10 mg/L+WG20 μmol/L+P53抑制劑 Pifithrin-α處理。
1.2.2細胞培養(yǎng) 將宮頸癌細胞株培養(yǎng)于含10% FBS、100 U/ml 青霉素和100 U/ml鏈霉素的RPMI1640 培養(yǎng)基中,保存在37℃、5%CO2培養(yǎng)箱中,取對數(shù)生長期細胞進行實驗。
1.2.3流式細胞儀分析檢測細胞凋亡 分別將各組細胞培養(yǎng)24 h后使用胰酶消化,在4℃ 3 500 g離心5 min 收集細胞;收集細胞后加入100 μl Binding Buffer重懸細胞并加入5 μl Annexin V-FITC和5 μl PI,輕輕混勻;室溫避光孵育15 min并加入400 μl Binding Buffer,使用流式細胞儀檢測細胞凋亡情況。
1.2.4Western blot 檢測蛋白表達水平 取對數(shù)期細胞,吸除培養(yǎng)皿中的培養(yǎng)基保存于滅菌離心管中。1 200 r/min離心10 min后加入裂解液重懸細胞,放置于冰中裂解30 min,再次以1 200 r/min離心10 min,加入200 μl的Loading Buffer 緩沖液,100℃煮沸10 min;使用BCA法測定蛋白濃度后,使用SDS-PAGE電泳提取總蛋白,半干法將蛋白轉(zhuǎn)移到PVDF膜后放入 TBST 溶液中緩慢搖動洗膜5 min,再將 PVDF 膜放入配制好的一抗液中孵育,室溫下緩慢搖動30 min后放入4℃恒溫箱中過夜。取出后使用TBST洗滌3遍后放入二抗反應液中室溫孵育2 h;封閉液∶二抗為 2 000∶1;曝光后以GADPH為內(nèi)參蛋白,目的蛋白條帶灰度值/內(nèi)參條帶灰度值為相對蛋白表達水平。
1.2.5免疫熒光檢測自噬情況 取對數(shù)生長期CC細胞,調(diào)整細胞濃度為2.5×105個/ml,2 ml接種于6孔板,37℃,5%CO2條件下,過夜培養(yǎng)(約16 h)。按照 LC3熒光試劑盒說明書加入固定液固定10 min,棄掉固定液,PBS洗3次,加入免疫染色液,室溫封閉1 h,加入DAPI染液,室溫染色5 min,洗滌液洗滌2次,加入抗淬滅劑,熒光顯微鏡下觀察。
1.3統(tǒng)計學方法 本研究數(shù)據(jù)分析和作圖采用的軟件為SPSS22.0和GraphPad Prism5,使用單因素方差分析,當組間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時,采用SNK方法進行進一步的比較;使用單因素方差分析時,若P<0.05則表明數(shù)據(jù)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漢黃岑素對宮頸癌細胞生長情況的影響 由圖1A可以看出,隨著使用漢黃岑素的濃度增加CC細胞生存率顯著降低,且當漢黃岑素濃度超過25 μmol/L 時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圖1B可以看出,DDP敏感性的CC細胞株IC50為50 mg/L;由圖1C可以看出,相比空白對照組,貝伐單抗組CC細胞生存率顯著下降(P<0.05),相比順鉑組,低劑量漢黃岑素組、中劑量漢黃岑素組CC細胞生存率顯著下降(P<0.05),相比順鉑組,高劑量漢黃岑素組CC細胞生存率顯著下降(P<0.01)。由圖1D、E可以看出,相比空白對照組,貝伐單抗組CC細胞Ki67、PCNA蛋白表達水平顯著降低(P<0.05),相比順鉑組,低劑量漢黃岑素組、中劑量漢黃岑素組CC細胞Ki67、PCNA蛋白表達水平顯著降低(P<0.05),相比順鉑組,高劑量漢黃岑素組CC細胞Ki67、PCNA蛋白表達水平顯著降低(P<0.01)。
2.2漢黃岑素對宮頸癌細胞凋亡情況的影響 由圖2A可以看出,相比空白對照組,貝伐單抗組CC細胞凋亡顯著增加,相比順鉑組,使用漢黃岑素處理各組CC細胞凋亡顯著增加;由圖2B可以看出,相比空白對照組,貝伐單抗組CC細胞Bcl-2蛋白表達顯著降低(P<0.05),Bax、Caspase-3、cytC蛋白表達水平顯著升高(P<0.05);相比順鉑組,低劑量漢黃岑素組Bcl-2蛋白表達顯著降低(P<0.05),Bax、Caspase-3、cytC蛋白表達水平顯著升高(P<0.05);相比低劑量漢黃岑素組,中劑量漢黃岑素組Bcl-2蛋白表達顯著降低(P<0.05),Bax、Caspase-3、cytC蛋白表達水平顯著升高(P<0.05);相比中劑量漢黃岑素組,高劑量漢黃岑素組Bcl-2蛋白表達顯著降低(P<0.05),Bax、Caspase-3、cytC蛋白表達水平顯著升高(P<0.05)。
2.3漢黃岑素對宮頸癌細胞自噬情況的影響 由圖3A可以看出,相比空白對照組,貝伐單抗組CC細胞熒光強度顯著增強;相比順鉑組,低劑量漢黃岑素組、中劑量漢黃岑素組和高劑量漢黃岑素組CC細胞熒光強度顯著增強。由圖3B可以看出,相比空白對照組,貝伐單抗組CC細胞LC3Ⅱ/LC3Ⅰ、Beclin1水平顯著升高(P<0.05),P62顯著降低(P<0.05);相比順鉑組,低劑量漢黃岑素組CC細胞LC3Ⅱ/LC3Ⅰ、Beclin1水平顯著升高(P<0.05),P62顯著降低(P<0.05);相比低劑量漢黃岑素組,中劑量漢黃岑素組CC細胞LC3Ⅱ/LC3Ⅰ、Beclin1水平顯著升高(P<0.05),P62顯著降低(P<0.05);相比中劑量漢黃岑素組,高劑量漢黃岑素組CC細胞LC3Ⅱ/LC3Ⅰ、Beclin1水平顯著升高(P<0.05),P62顯著降低(P<0.05)。
圖1 漢黃岑素對宮頸癌細胞生長情況影響
圖2 漢黃岑素對宮頸癌細胞凋亡情況的影響
圖3 漢黃岑素對宮頸癌細胞自噬情況的影響
Fig.3 Effects of Wogonin on autophagy of cervical cancer cells
Note: A.The results of immunofluorescence detection;B.The expression of autophagy-related protein.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P<0.01;compared with DDP(10 mg/L) group,#.P<0.05,##.P<0.01.
2.4不同濃度漢黃岑素對宮頸癌細胞的影響 由圖4A、B可以看出,相比順鉑組,使用5、10、20 μmol/L漢黃岑素處理各組P53蛋白表達顯著降低(P<0.05),相比順鉑組,使用P53抑制劑組,P53蛋白表達顯著降低(P<0.05);與P53抑制劑組相比,漢黃岑素+P53抑制劑組P53蛋白表達顯著升高(P<0.05);由圖4D、E、F可以看出,相比順鉑組,高劑量漢黃岑素組CC細胞存活率顯著下降(P<0.05),CC細胞凋亡率、單個細胞內(nèi)LC3+熒光點數(shù)顯著升高(P<0.05);相比P53抑制劑組,漢黃岑素+P53抑制劑組CC細胞存活率顯著下降(P<0.05),CC細胞凋亡率、單個細胞內(nèi)LC3+熒光點數(shù)顯著升高(P<0.05)。
圖4 不同濃度漢黃岑素對宮頸癌細胞影響
細胞的增殖和分化受到相關蛋白調(diào)控,目前研究較多的調(diào)控細胞增殖的蛋白包括:增殖細胞核抗原(PCNA)和增殖細胞周期相關核抗原(Ki67)。Boehm等[6]研究表明PNCA是細胞增殖分化的重要蛋白之一。牛建新等[7]研究表明:PNCA指數(shù)越高,細胞的分裂增殖越快,最終會讓細胞獲得無限增殖的能力并使細胞在形態(tài)和結(jié)構(gòu)機能上改變,達到促進細胞增殖的作用。Ki67是一種細胞核內(nèi)與細胞分裂增殖相關的蛋白抗原,其表達水平反映細胞增殖能力。石小燕等[8]研究表明:Ki67的表達與細胞增殖密切相關,是調(diào)節(jié)細胞周期的重要組成部分。本研究發(fā)現(xiàn):使用漢黃岑素處理后CC細胞的Ki67、PCNA蛋白表達水平顯著降低,且隨著漢黃岑素處理濃度的增加Ki67、PCNA蛋白表達水平下降的越顯著。說明漢黃岑素可以通過降低細胞增殖相關蛋白水平,達到降低抑制CC細胞的增殖,吳克等[9]研究表明:抑制Ki67、PCNA蛋白表達可以有效抑制CC細胞的增殖,與本研究得出的結(jié)論相一致。
抑制CC的發(fā)展除了抑制CC細胞的增殖,同時促進其凋亡也是重要的方式之一。細胞凋亡是一種有序或程序性的細胞死亡(programmedcell death,PCD)方式[10],這種程序性死亡是受相關基因調(diào)控的細胞主動性死亡過程[11]。其中Caspase是細胞凋亡的核心,Caspase-3、Caspase-9等是Caspase家族的凋亡因子[12]。賈曉鵬等[13]通過前列腺腺癌細胞實驗分析得出:Caspase-9基因處于Caspase 家族激活基因的頂端,是Caspase家族中最常見的凋亡啟動子,通過自身的裂解使得 proCaspase-3 產(chǎn)生有活性的 Caspase-3。這種有活性的 Caspase-3是執(zhí)行凋亡的基因,主要作用機理是通過剪切另外的 Caspase 底物引起級聯(lián)反應,最終導致細胞凋亡。細胞凋亡的調(diào)控因子較多,不僅有 Caspase 家族,Bcl-2 家族也是一種常見的凋亡控制基因。Bcl-2 家族中主要是由Bcl-2和Bax這兩種蛋白表達量決定細胞是否凋亡[14-16]。Bax和Bcl-2表達呈相反趨勢,當Bcl-2表達下降時 Bax 表達上升,此時會促進細胞的凋亡;當Bcl-2 表達升高,而 Bax 表達降低時,則會抑制細胞的凋亡。本實驗中可以看出,使用漢黃岑素處理后,CC細胞Bcl-2蛋白表達顯著降低(P<0.05),Bax、Caspase-3蛋白表達水平顯著升高,說明CC細胞的凋亡受到了促進,這可能是漢黃岑素通過促進促凋亡蛋白的表達,抑制抑凋亡蛋白的表達而實現(xiàn)的。張衛(wèi)霞等[17]研究表明:通過抑制Bax 表達、促進Bcl-2和Caspase-3的表達可以促進CC細胞的凋亡,與本研究得出的結(jié)論相一致。
控制癌細胞的發(fā)展除了抑制其增殖促進其凋亡外,調(diào)控其自噬(Autophagy)也是重要途徑之一。自噬又稱為Ⅱ型程序性細胞死亡,是真核細胞為了維持細胞內(nèi)環(huán)境穩(wěn)定的一種正常生理活動[18]。溶酶體參與的細胞自噬可以被缺氧和化療藥物等抑制,自噬行為可以將細胞內(nèi)老化或失去功能的長半衰期蛋白和細胞器清除。真核細胞的生命免疫應答、衰老、神經(jīng)退化和癌癥的發(fā)生均需要自噬的參與。仇志富等[19]研究表明在自噬復合物中,Beclin-1是核心組成部分,可以對自噬反應的發(fā)生進行調(diào)節(jié)和控制。吳偉等[20]研究表明當小鼠體內(nèi)缺失了 Beclin-1 雜合之后,就會引發(fā)淋巴瘤、肝癌以及自發(fā)性肺癌,證明了腫瘤形成可通過自噬反應進行抑制。P53 是一種泛素結(jié)合蛋白,這種蛋白與蛋白質(zhì)的泛素化密切相關。P53可以參與細胞信號轉(zhuǎn)導調(diào)控及自噬過程[19]。在自噬過程中,P53 與泛素化的蛋白質(zhì)結(jié)合,再與定位于自噬小體內(nèi)膜上的 LC3Ⅱ蛋白形成復合物,在自噬溶酶體內(nèi)降解。細胞出現(xiàn)自噬時,在細胞質(zhì)中 P53 蛋白不斷被降解,自噬活性減弱或者細胞存在自噬功能缺陷時,P53蛋白會在細胞質(zhì)中不斷累積。陳飛等[20]研究表明:P53 是反映自噬活性的標記蛋白之一,P53含量越高細胞內(nèi)自噬水平較低,其含量間接反映自噬小體清除水平。本研究發(fā)現(xiàn):使用漢黃岑素處理后,CC細胞LC3Ⅱ/LC3Ⅰ、Beclin1水平顯著升高,P53顯著降低。說明CC細胞內(nèi)的自噬程度增加。殷雷等[21]研究表明,提高癌細胞的自噬可以提高癌細胞對化療藥物的敏感性,與本研究得出的結(jié)論相一致。
綜上所述漢黃岑素可以通過調(diào)節(jié)P53信號通路增強CC細胞的自噬和凋亡,抑制其增殖,實現(xiàn)增強CC對DDP的化療敏感性,且在一定劑量范圍內(nèi)對漢黃岑素呈劑量依賴性。后續(xù)可以進行小鼠體內(nèi)試驗,進一步驗證黃岑素通過調(diào)節(jié)P53信號通路增強CC對DDP的化療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