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璧璟,雷芹
安康市中醫(yī)醫(yī)院病理科,陜西 安康 725000
結直腸癌是一種常見的惡性腫瘤,近年來的發(fā)病率一直呈上升的趨勢[1]。在我國,結直腸癌發(fā)病率顯著上升,死亡率也很高,其中城市發(fā)病率高于農村,導致該病的因素很多,如有家族史、患有腸炎或者腸道腺瘤等[2]。MLH1、MSH2、MSH6、PMS2四項腫瘤標志物是該病相關的錯配修復蛋白,其如果發(fā)生突變會使得發(fā)生結直腸癌的概率大大增加[3]。如果結直腸癌篩查中及早發(fā)現(xiàn),可以起到預防作用,有報道稱,檢測以上四項腫瘤標志物能夠為治療和預后提供指導[4]。淋巴轉移是結直腸癌主要的轉移方式,是否轉移決定手術操作和術后生存情況[5]。本文旨在研究結直腸癌患者MLH1、MSH2、MSH6、PMS2四項錯配修復蛋白表達水平、病理特點及其與淋巴轉移的相關性。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在安康市中醫(yī)醫(yī)院接受治療的結直腸癌患者105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65例,女性40例;年齡30~85歲,平均(62.35±6.54)歲;病變位于左半結腸35例,有半結腸30例,直腸40例。本研究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其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觀察指標與檢測方法 所有患者均通經過兩名病理醫(yī)師診斷,收集所有患者的病理標本,采用4%福爾馬林固定,之后進行石蠟包埋和HE染色。石蠟切片為3~4μm,烤切片后脫蠟、水化后用PBS進行沖洗,利用過氧化物酶阻斷劑封閉內源性過氧化酶的活性,加入一抗。在室溫孵育后加生物素標記的二抗,再加鏈霉素抗生物素的過氧化酶溶液,進行孵育后向其中滴加DAB顯色,采用蘇木素再復染,最后常規(guī)脫水,透明和封片。MLH1、MSH2、MSH6和PMS2抗體均購自于福州邁新生物技術開發(fā)有限公司。MLH1、MSH2、MSH6和PMS2的陽性染色均定位于細胞核中,用磷酸鹽緩沖液(PBS)代替一抗作為陰性對照。采用免疫組化法檢測MLH1、MSH2、MSH6、PMS2蛋白的表達水平。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18.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數(shù)資料兩兩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結直腸癌患者組織中MLH1、MSH2、MSH6、PMS2蛋白的表達和缺失情況 105例結直腸癌患者中四項腫瘤標志物表達缺失者21例,總缺失率為20.00%,其中MLH1、MSH2、MSH6、PMS2表達缺失者分別為5例(4.76%)、3例(2.86%)、3例(2.86%)和10例(9.52%),見圖1。
2.2 結直腸癌患者組織中MLH1、MSH2、MSH6、PMS2蛋白表達與病理的關系 結直腸癌患者中MLH1、MSH2、MSH6和PMS2的表達缺失與年齡、性別和腫瘤大小無關(P>0.05);與腫瘤部位相關,右半結腸蛋白表達缺失明顯高于左半結腸和直腸,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MSH2的表達缺失與發(fā)病位置和侵襲程度無關(P>0.05);MSH6的表達缺失與侵襲程度和淋巴轉移無關(P>0.05);PMS2的表達缺失與侵襲程度無關(P>0.05),見表1。
圖1 結直腸癌患者組織中MLH1、MSH2、MSH6、PMS2四項腫瘤標志物表達情況(×10)
表2 結直腸癌患者組織中MLH1、MSH2、MSH6和PMS2蛋白表達與病理特點的關系
結直腸癌由多種生活因素、遺傳和疾病共同所致[6]。生活因素主要包括肥胖、高脂肪、高蛋白和低纖維的飲食習慣等,肉類食物的增加與結直腸癌的發(fā)生有明顯相關性[7]。臨床研究顯示,基因突變會導致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和遺傳性非息肉性結腸癌,其中遺傳性非息肉性結腸癌是由錯配修復蛋白(MLH1、MSH2、MSH6、PMS2)突變造成,腺瘤越大,癌變的可能性也越大[8-9]。多位學者研究發(fā)現(xiàn),通過早期篩查錯配修復蛋白,評估患者的病情狀況,能降低癌變的發(fā)生[10]。結直腸癌的主要治療方式是放化療和手術治療,而淋巴轉移影響治療的效果,也影響患者的恢復[11]。因此,探討影響淋巴轉移的因素可以用來指導臨床治療,從而提高生存率。
本研究中,105例結直腸癌患者中四項腫瘤標志物表達缺失者21例,總缺失率為20.00%,其中MLH1、MSH2、MSH6、PMS2表達缺失者分別為5例(4.76%)、3例(2.86%)、3例(2.86%)和10例(9.52%),這些與彭芳等[12]研究結果一致。錯配修復蛋白是機體內的安全保證,其能夠維持遺傳物質的完整性和穩(wěn)定性,在DNA修復過程中會涉及很多分子和酶[13]。MLH1與MSH2是其中最主要的參與者,這兩種蛋白一般會與其同源性的錯配修復蛋白組成二聚體來發(fā)揮作用,MLH1和PMS2,MSH2和MSH6分別形成兩種功能性的二聚體復合物[14-15]。MLH1和MSH2兩種蛋白是二聚體中的主導蛋白,而PMS2和MSH6是兩種配對蛋白,MLH1和MSH2發(fā)生突變會降解二聚體蛋白,導致主導蛋白和配對蛋白的表達缺失[16]。如果MLH1蛋白表達缺失,PMS2蛋白就會發(fā)生表達缺失,如果MSH2蛋白表達缺失,MSH6就會同時發(fā)生表達缺失[17]。采用免疫組化的法檢測以上四種蛋白,能夠為檢測基因和診斷疾病提供指導[18]。
本研究結果顯示,MLH1表達缺失與發(fā)病位置、侵襲程度和淋巴轉移顯著相關,左右半結腸明顯高于直腸,侵襲漿膜外的明顯高于黏膜和肌層,MSH2表達缺失與淋巴轉移相關,MSH6的表達缺失與發(fā)病位置相關,左右半結腸明顯高于直腸,PMS2表達缺失與與發(fā)病位置和淋巴轉移明顯相關,左右半結腸明顯高于直腸,表明蛋白表達缺失在左右半結腸和直腸處的發(fā)生存在差異,其與侵襲程度和淋巴轉移有一定關系。蛋白表達缺失者淋巴轉移少,以上表明蛋白表達缺失的結直腸癌手術后的預后要優(yōu)于蛋白表達的結直腸癌手術[19]。
綜上所述,檢測MLH1、MSH2、MSH6、PMS2四種腫瘤標志物蛋白表達情況能夠判斷缺失類型,蛋白表達情況和病理特點與淋巴轉移明顯相關,錯配修復蛋白檢測判斷疾病病情、治療和預后有很重要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