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麗
江西省萍鄉(xiāng)市婦幼保健院兒外科,江西萍鄉(xiāng) 337000
剖宮產是產科常用的一種分娩方式,屬于創(chuàng)傷性的手術,圍術期牽拉操作易損傷腹部組織,導致產婦出現明顯不適感,術后也易出現不同程度腹脹、疼痛等,影響其心理狀態(tài)和術后康復[1]。研究認為剖宮產產婦圍術期存在諸多生理與心理不適情況,影響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和應激反應[2-3]。本研究以剖宮產分娩的60 例產婦為研究對象,進行隨機分組后,分別開展舒適護理和常規(guī)圍生期護理干預,并比較其干預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8年1~12月我院剖宮產分娩的60 例產婦,依據隨機對照原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30 例。觀察組中,年齡22~38 歲,平均(28.85±5.33)歲;孕齡36~42 周,平均(38.76±1.64)周;手術時間52~74 min,平均(60.33±4.25)min;產婦類型:初產婦14例,經產婦16 例。對照組中,年齡22~38 歲,平均(28.91±5.41)歲;孕齡36~42 周,平均(38.84±1.69)周;手術時間52~75 min,平均(60.38±4.47)min;產婦類型:初產婦15 例,經產婦15 例。兩組的年齡、孕齡、手術時間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納入標準:單胎妊娠;符合剖宮產手術適應證且順利完成手術;新生兒Apgar 評分≥8 分;無妊娠期合并證;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有意識障礙、語言障礙或精神疾病者;依從性差或中途退出研究者。
對照組接受常規(guī)圍生期護理,包括健康宣教、營造良好產房環(huán)境、術前準備、飲食指導、康復指導、并發(fā)癥預防等。觀察組在此基礎上開展圍術期舒適護理,具體措施如下。①環(huán)境舒適護理:保持產房溫暖、舒適,適當遮蓋儀器設備,減輕產婦不安感。嚴格遵守無菌操作[4]。②心理舒適護理:產婦進入手術室后向其講解注意事項和相關知識,耐心解答其疑惑,減輕其內心壓力,避免產生明顯的緊張和焦慮感[5]。圍術期注意遮蓋隱私部位,讓產婦感受到尊重。③生理舒適護理: 圍術期和麻醉蘇醒期幫助產婦擺放舒適體位,指導其放松身心,減輕手術操作所致的不適感[6]。術后及時為產婦清潔、擦身,更換衣物。
比較兩組干預前后心理狀態(tài)變化情況、術后恢復情況(肛門排氣時間、泌乳時間、首次下床活動時間、術后疼痛評分、術后舒適度評分、術后住院時間)及護理總滿意度。
心理狀態(tài)評估使用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7],兩個量表均有20 個條目,采用4 級計分法,SAS>50 分表示存在焦慮癥狀,SDS>53 分表示存在抑郁癥狀,評分越高表示癥狀越嚴重。
疼痛評分使用視覺模擬量表(VAS)評分法[8]:由患者在標有0~10 分的直線上根據疼痛感受進行描點,分數越高表示疼痛越劇烈。
舒適度評分使用舒適狀況量表[9],涉及心理舒適度、生理舒適度和環(huán)境舒適度3 個方面,每個方面采用1~3 分評分,評分越高表示該項舒適度越差,計算總評分。
護理滿意度[10]涉及服務態(tài)度、溝通交流能力、專業(yè)技術技能、病房管理、服務效果5 項,每項20 分,最高分為100 分,>89 分為十分滿意,60~89 分為滿意,<60 分為不滿意,護理總滿意度=(十分滿意+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采用SPSS 17.0 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干預前的SAS、SDS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干預后SAS、SDS 評分均低于本組干預前,觀察組干預后SAS、SDS 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1)。
觀察組產婦肛門排氣時間、泌乳時間、首次下床活動時間早于對照組,術后疼痛、舒適度評分低于對照組,術后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2)。
觀察組護理總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3)。
表1 兩組干預前后SAS、SDS 評分的比較(分,±s)
表1 兩組干預前后SAS、SDS 評分的比較(分,±s)
組別 SAS 評分干預前 干預后 t 值 P 值SDS 評分干預前 干預后 t 值 P 值觀察組(n=30)對照組(n=30)t 值P 值50.13±7.44 50.06±7.83 0.052 0.947 31.44±6.55 42.48±6.83 9.232 0.013 13.759 5.302 0.000 0.019 44.37±7.86 44.15±7.93 0.153 0.852 14.83±5.57 23.69±6.16 8.712 0.016 20.585 14.132 0.000 0.000
表2 兩組術后恢復情況的比較(±s)
表2 兩組術后恢復情況的比較(±s)
組別 肛門排氣時間(h)觀察組(n=30)對照組(n=30)t 值P 值18.24±4.13 22.38±4.75 5.490 0.035泌乳時間(h)首次下床活動時間(h)術后疼痛評分(分)28.22±3.16 34.65±3.83 11.145 0.009 30.78±5.85 37.66±6.17 6.442 0.027 4.32±0.78 4.97±0.89 4.564 0.042術后舒適度評分(分)3.06±0.66 4.18±0.71 9.295 0.013術后住院時間(d)6.22±1.03 7.67±1.15 7.711 0.020
表3 兩組護理總滿意度的比較[n(%)]
剖宮產是產科重要分娩手段,隨著醫(yī)療技術的發(fā)展,剖宮產的安全性越來越高,但產婦對手術的恐懼感、手術創(chuàng)傷和圍術期操作所致的疼痛感仍會對產婦心理和生理造成明顯的不良影響。國內調查顯示,超過一半的剖宮產產婦術前對手術方式及安全性認知度明顯不足,存在不同程度的焦慮抑郁狀態(tài),圍術期配合度較差,不利于產婦術后康復[11]。因此,剖宮產圍術期采取科學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改善產婦心理狀況、提高生理舒適感有重要臨床價值。
剖宮產盡管能改善一些難以經陰道分娩的危急情況,但依然存在一定的不足。產婦剖宮產,在分娩前,存在一定的心理壓力,而在分娩后,經受切口疼痛、以及身體的一系列不適應,使剖宮產的干預效果受到影響[12]。舒適護理是一種新型護理模式,其主要通過對引起產婦生理與心理不適感的相關因素采取相應的護理干預,促使產婦生理、心理等舒適感,保持機體處于最佳狀態(tài)[13]。文獻報道也指出,剖宮產產婦圍術期失去與家人的聯(lián)系,心理壓力較大,期盼安全感提高,渴望得到鼓勵和關懷,極易產生緊張和恐懼感,使圍術期的不適感明顯被放大,應激反應隨之增加,不利于手術的開展和術后恢復[14-15]。本研究針對上述情況,結合國內外先進護理理念總結了一套科學可行的舒適護理措施,在圍術期開展環(huán)境舒適護理、心理舒適護理和生理舒適護理,全面提升產婦的舒適感。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干預后SAS、SDS 評分低于對照組,觀察組產婦肛門排氣時間、泌乳時間、首次下床活動時間早于對照組,術后疼痛、舒適度評分低于對照組,術后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舒適護理有利于改善產婦心理狀態(tài),促進術后恢復效果。而觀察組護理總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則與實施舒適護理后產婦對護理服務的體驗感和滿足感提高有關。
綜上所述,舒適護理能改善剖宮產產婦心理狀態(tài),促進術后恢復,提高護理服務質量,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