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榮偉
(圖/網絡)
英國脫歐跌宕起伏,令人眼花繚亂。據彭博社報道,歐盟已同意將英國脫歐時間推遲到2020年1月31日。在脫歐問題上,英國可謂舉步維艱。事實上,不論“脫”與“不脫”,都存在相當大的阻力。脫歐一事已經把英國人折騰得身心俱疲。
3年前的那次脫歐公投,對于關注英國脫歐的人來說,至今依然歷歷在目。2016年6月23日,英國就是否脫歐舉行公民投票,其結果是:52%贊成48%反對,脫歐公投成功闖關。該事件成為當年震動世界的一大“黑天鵝”事件,時任首相支持英國留在歐盟的保守黨黨魁卡梅倫黯然下臺。
特雷莎·梅出任首相后,有意尋求“硬脫歐”,強調不會留在歐洲共同市場。被譽為“新鐵娘子”的梅言之鑿鑿:“對英國而言,沒有協(xié)議好于一份糟糕的協(xié)議?!睘樵鰪妼Α懊摎W”談判的控制力,2017年4月,特雷莎·梅宣布提前舉行議會選舉。然而,這場政治豪賭以特雷莎·梅淚灑唐寧街10號告終,擔任了近3年“脫歐首相”的特雷莎·梅最終沒能帶領英國完成脫歐程序。
作為一名強硬派,鮑里斯·約翰遜甫一上臺,就承諾“絕對不會延遲脫歐日期”。此后,他多次聲稱將引領英國如期“脫歐”?!安幻摎W毋寧死”——這是約翰遜上臺以來一直強調的。然而,約翰遜的脫歐協(xié)議在議會立法進程中一再受阻,導致他“寧死在溝渠也不延期”的豪言被現(xiàn)實撞了個粉碎。在強大的壓力下,闖關失敗的約翰遜被迫低下了高貴的頭顱,他被迫致信歐盟申請延期。
歐盟成員國代表會商英國“延期”脫歐事宜,原則上同意英國延期“脫歐”。據報道,歐盟除英國之外的其余27個成員國同意英國提出“脫歐”再次延期的申請。
在此背景下,英國議會下院決定了一件英國在脫歐之前必須完成的大事:舉行大選。“要改變我們的國家,挑戰(zhàn)那些阻擋人民前進的利益集團,這次大選是一代人只有一次的機會”,反對黨工黨黨魁科爾賓表示。自英國2016年令世人大跌眼鏡地選擇“脫歐”以來,這出“離婚大戲”幾經延宕,可謂一波多折?!懊摗边€是“不脫”,本來是一件很簡單的事,可在英國,卻好似大齡女孩嫁人——進也不是,退也不是。
3年來,英國國內圍繞脫歐問題的爭論一直在進行,爭論的焦點在很大程度上依舊停留在脫歐的“軟”與“硬”兩種方式上。所謂“硬脫歐”,是英國拒絕在人員自由流動等議題上讓步,徹底脫離歐盟和歐洲單一市場。所謂的“軟脫歐”,是指英國步挪威后塵加入歐洲經濟區(qū)(EEA),英國仍是歐洲單一市場的成員,接受人員自由流動。事實上,所謂的“軟”與“硬”并沒有嚴格的定義,只是用來指英國和歐盟關系的緊密程度。在“硬脫歐”的情況下,英國會成為完全獨立的主權國家,英國將不會和歐盟就任何新的協(xié)議進行協(xié)商,與歐盟之間的貿易往來將完全遵循WTO規(guī)則,從食物標簽方式到移民管控,英國都享有自主決定的自由?!败浢摎W”的情況則與之相反。
有媒體指出,一旦“軟脫歐”,英國政治和經濟將部分受控于人,其主權部分喪失;“硬脫歐”,即是直接以獨立國身份在歐洲出現(xiàn),有利于維護自己的利益。在分析人士看來,短期“軟”沾光,長期“硬”救國。這句話也許說到了點子上。這也正是英國人長時間糾結于脫歐問題不能自拔,“剪不斷,理還亂”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多年來,英國作為歐盟中僅次于德國的第二大經濟體,在歐盟內部對所有重大決定都擁有發(fā)言權。英國選擇脫歐,不論是“硬脫歐”,還是“軟脫歐”,都意味著將放棄自己在歐洲事務上的強大話語權。盡管英國外交大臣聲稱“英國脫歐不是脫離歐洲”,但這恐怕只是英國一廂情愿的想法。
法國媒體《回聲報》指出,就航空而言,目前歐盟奉行的是“單一歐洲天空(Single European Sky)”原則,因此成員國之間互相開放航權,英國的航空公司能夠在歐洲大陸運營任何航線,幾乎不受限制,歐洲大陸的航空公司可以隨意穿梭于英吉利海峽兩岸,但是“硬脫歐”意味著英國需要和歐盟,或者是歐盟的成員國重新協(xié)商航權。退一步說,即便實施“軟脫歐”,由于其不再享有歐盟完全成員國地位,英國在經濟貿易領域內也將面臨被邊緣化的命運。
“硬脫歐”還意味著更高額的關稅。雖然歐盟對外的關稅并不高,但脫歐仍然對英國與歐盟產生了明顯沖擊,其中英國對德國的貿易逆差明顯收窄。在這樣的情況下,歐盟成員國在英國脫歐后極有可能會尋求對英國設置懲罰性關稅。
由此觀之,“硬脫歐”也好,“軟脫歐”也罷,有一個事實不能忽視:脫歐是英國人自己選擇的結果,但實現(xiàn)脫歐卻不是英國人單方面就能做到的事,英國的脫歐方案必須獲得歐盟的同意才能算數,否則就是一廂情愿。
評論人士指出,英國一旦脫歐,將要承擔極大的風險。脫歐后的第一個后果,有可能導致英國經濟萎縮,甚至出現(xiàn)經濟負增長。
從2016年6月脫歐公投至今,根據學術界及各種機構測算,脫歐拖累英國GDP約2至2.5個百分點。根據英國機構的平均數據顯示,到2019年第一季度末,英國經濟增速比英國脫歐投票前的經濟要低1.2%。這意味著脫歐對經濟的打擊達到240億英鎊,相當于每周4.5億英鎊的“脫歐成本”。這還在其次,對于英國經濟來說,關鍵點還在于躲得過“初一”,未必能躲得過“十五”。即便順利脫歐對英國經濟來說都會有不小的沖擊,而如果“硬脫歐”,那對英國經濟來說無疑是重創(chuàng)。根據OECD(經合組織)測算,如果出現(xiàn)無協(xié)議脫歐,至2022年這將拖累英國GDP約3個百分點。
近年來,英國民生問題日益嚴峻,社會精英階層與普通階層的對立情緒日益嚴重。英國《衛(wèi)報》報道,支持二次公投的英國農民代表日前牽著一群羊聚集在白廳外,舉著“讓我們被傾聽”的標語,以抗議無協(xié)議脫歐?!缎l(wèi)報》援引一份最新報告稱,若英國無協(xié)議脫歐,超過半數的農場或將面臨倒閉。“硬脫歐”后,政府可能優(yōu)先考慮為消費者壓低食品價格,而不是保護農業(yè)。
從脫歐進程上看,英國激烈的國內政治博弈一再令“脫歐”進程陷入僵局。目前,在各路諸侯的夾攻之下,由于主要反對黨的一致反對,英國政府在軟、硬“脫歐”的立場之間一再左右搖擺。作為“硬脫歐”領頭人,英國首相鮑里斯·約翰遜在議會被反對派議員們懟得“灰頭土臉”,已經成為常態(tài),據《泰晤士報》描述:“他的發(fā)型和領帶都顧不上整理,就連走上街頭都要遭受路人的靈魂拷問?!?/p>
長期以來,英國人都以穩(wěn)定的政治體制而自豪,然而隨著與歐盟談判進程的深入,總體傾向“軟脫歐”的英國議會與堅持“硬脫歐”立場的政府爭奪“脫歐”控制權的博弈逐漸升溫,辯論中經常達到白熱化狀態(tài),而立法權和行政權的博弈則面臨更加錯綜復雜的局面。
英國脫歐的最終結果究竟如何,我們不得而知??梢钥隙ǖ氖?,英國脫歐完全違背了英國國家整體利益與英國普通民眾的初衷。事實上,脫歐事件已經讓整個英國撕裂為兩個陣營,留歐派與脫歐派的對立已經讓國家處于社會沖突邊緣。
長達3年的“脫歐”亂象至今無法收場,兩位首相的政治生涯因此結束,“脫歐”的最終走向仍撲朔迷離。雖然這場英國和歐盟的“世紀大離婚”似乎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實,但是簽不簽“離婚協(xié)議”“離婚協(xié)議怎么簽”,仍然是一個未知數。
編輯:薛華? icexue03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