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庭過年少不了海鮮,那么下面這些關于海鮮的小知識你都知道嗎?
帶魚:銀色的“鱗”別刮掉 ?帶魚表面的一層銀白色物質(zhì),常常誤認為是帶魚的鱗,并說它是一種腥味很濃的東西,所以大家在烹調(diào)前總是千方百計地把它洗掉。
首都營養(yǎng)保健美食學會理事陳培毅介紹,其實那層銀白色的物質(zhì)并不是鱗,而是一種無腥味的脂肪,具有一定營養(yǎng)價值。其中含有不飽和脂肪酸、卵磷脂。帶魚的銀“鱗”還能起到使帶魚在烹調(diào)時不易破碎的作用。所以,洗帶魚時不應去“鱗”。
海參:一泡二洗不能少 ?很多人不會自己在家發(fā)海參,其實并不難。先用冷水泡6個小時,把海參泡軟后處理內(nèi)臟,縱向剪開海參的肚子,去掉海參肚子里的雜質(zhì);再用冷水漂洗2小時;把食用堿放入水中,燒開后關火,放入海參泡2小時,反復兩次,撈出后用清水把堿味漂洗干凈,投入冰水,這樣海參的肉質(zhì)更有彈性。洗海參不要用鹽去搓,會使海參發(fā)不透。蔥燒海參美味可口,能滋肺補腎。
蝦:蝦頭就別吃了 ?蝦兒肥美,是老少皆宜的美味食品,尤其是鮮活的蝦經(jīng)過烹調(diào)之后更是滋味甜鮮、口感脆嫩。蝦雖然鮮美,可也要注意,蝦的頭部膽固醇含量較高,也容易殘留一些重金屬等,高血脂、高血壓和糖尿病朋友在食用時需要注意,蝦頭和蝦籽盡量少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