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舟 祁春梅
(徐州礦務集團總醫(yī)院心內(nèi)科,江蘇 徐州 221000)
根據(jù)各項統(tǒng)計資料的結(jié)果,不論是按各大主要城市還是按全國分類,心血管病死亡率都居于第一〔1〕。其中動脈粥樣硬化(AS)斑塊的形成是心血管疾病發(fā)病的主要病理基礎。AS斑塊形成的因素機制主要包括:①炎癥-免疫反應;②氧化-應激反應;③細胞凋亡-自噬;④血管正性重構;⑤新生血管和淋巴管;⑥斑塊應力和剪切力等。其中,核心機制是炎癥免疫反應,貫穿整個AS斑塊形成的始終。細胞的免疫作為炎癥免疫反應的主要部分,其機制復雜,Th在免疫應答中充當了中間介質(zhì)作用。通過自我增生擴散,間接激活其他類型免疫細胞,使其直接作用于炎癥反應〔2〕。生物體內(nèi),甲基化過程涉及重金屬修飾、基因表達調(diào)控、蛋白質(zhì)功能調(diào)節(jié)及核糖核酸(RNA)加工。大量研究表明m6A在各種基本生物過程中具有重要的功能,m6A修飾的T細胞特異性遞送可能是緩解各種自身免疫疾病的有效治療途徑〔3〕。其中FTO基因起到去m6A RNA甲基化作用。Li等〔4〕首次闡明了m6A修飾在T細胞介導的相關發(fā)病機制中的體內(nèi)生物學作用。證實了m6A mRNA甲基化通過靶向白細胞介素(IL)-7/信號傳導及轉(zhuǎn)錄激活蛋白(STAT)5/細胞因子信號抑制物(SOCS)途徑控制T細胞穩(wěn)態(tài),進而抑制腸炎的發(fā)生〔4〕。最新研究表明FTO在衰竭的哺乳動物心臟和缺氧的心肌細胞中表達減少,從而增加了RNA中的m6A表達,降低了心肌細胞的收縮功能〔5〕。本研究通過敲低AS兔的FTO基因, 觀察其病理變化及輔助性T細胞(Th)的變化。
1.1動物 3月齡健康純種雌性新西蘭大白兔,于徐州醫(yī)科大學實驗動物中心購買,實驗設計經(jīng)徐州醫(yī)學院實驗動物倫理委員會批準,許可證號:SYXK(蘇)2015-0029,合格證編號201904540。
1.2病毒 FTO腺相關病毒(AAV9-FTO)由蘇州吉瑪基因公司提供。病毒位點的shRNA靶點信息:FTO-兔-146 GCAGCTGAAATATCCTAAACT、FTO-兔-236 GCACAAGATGGCTGCTTATT、FTO-兔-524 GCCAGTGCATGGCAGAATT;CD3+,CD4+抗體由BIO-RAD公司提供。
1.3AS模型的建立 兔先稱重,然后放在固定的兔欄中經(jīng)耳緣靜脈注射 1%戊巴比妥鈉(10 mg/ml)麻醉。麻醉成功后,固定在動物手術臺上。選取右側(cè)股動脈(搏動最強點)上方為手術部位,先行剃毛、消毒,然后解剖,逐層分離皮下組織和肌肉,鈍性分離出股動脈約3 cm。股動脈遠端使用止血夾夾閉,使用7號針頭穿刺出小口,放入引導針。松開止血夾,觀察引導針中動脈出血明顯,送入 0.014英寸(0.036 cm)導絲,抽出引導針,然后沿導絲將直徑3.5 mm、長15 mm的球囊導管(用 1∶15 稀釋的肝素鈉生理鹽水浸潤)送入腹主動脈約 20 cm,推注蒸餾水達8個大氣壓以充盈球囊,然后回拉球囊至髂總動脈,反復回拉 3 次以確保造成腹主動脈內(nèi)皮損傷,退出球囊導管后壓迫局部傷口止血,股動脈兩端扎上細線標記(未結(jié)扎),局部和肌肉給予青霉素預防感染。A 組為假手術組, B組于股AS處理射病毒空載體(GFP),C 組為 FTO敲低組。 均行高脂喂養(yǎng)9 w。
1.4病毒的注入 9 w末所有兔1%戊巴比妥鈉經(jīng)耳緣靜脈完全麻醉,C組動脈斑塊上將滴度為 8×109pfu/ml 的AAV9 (FTO敲低)病毒注入,上下兩端暫時阻斷該處血流10 min后恢復血供完成后關閉腹腔,局部及肌肉給予青霉素預防感染。
1.5蘇木素-伊紅(HE)染色 染色步驟:脫蠟,覆水,蘇木染色,伊紅染色,脫水,透明,中性樹膠封固。10 w 末3組各取兔3只提取組織總蛋白。取組織,研磨,加入放射免疫沉淀(RIPA)蛋白裂解液。 置于超聲波細胞裂解儀內(nèi)裂解 10 min。 將裂解好的組織置于低溫高速離心機內(nèi),4°C,12 000 r/min,離心15 min,離心后取上清,置于-80°C冰箱內(nèi)保存?zhèn)溆谩?測定蛋白凝膠電泳: 裝板,配膠,上樣,裁膠,鋪膜,封閉,孵育,顯色。結(jié)果以圖像軟件 image plus pro 分析處理。
1.6兔動脈斑塊中淋巴細胞的提取 空氣法處死兔,取標記部位動脈, 置于滅菌磷酸鹽緩沖液(PBS);取組織塊稱重后,用眼科剪刀無菌操作,將組織剪成小塊; 將組織塊放在 70 μm細胞篩網(wǎng)上, 用研磨器反復研磨,加入勻漿沖洗液,使細胞全部通過篩網(wǎng)滴到離心管中;棄去篩網(wǎng),組織研磨液經(jīng)900 r/min,離心 10 min,棄上清; 用樣本稀釋液重懸組織細胞, 備用; 取一支離心管,加入與組織單細胞懸液等量的分離液。 用吸管小心吸取組織單細胞懸液加于分離液液面上,800~1 000 r/min,離心20~30 min;離心后,第二層為環(huán)狀乳白色淋巴細胞層;用吸管小心吸取第二層環(huán)狀乳白色淋巴細胞層到另一15 ml 離心管中,向離心管中加入 10 ml 洗滌液,混勻細胞; 500 r/min,離心 10 min。棄上清。用吸管以 5 ml 清洗液重懸所得細胞。500 r/min,離心 10 min。 棄上清后以0.5 ml 后續(xù)實驗所需相應液體重懸細胞。
1.7細胞流式檢測 細胞表面分子標記:細胞大約1×106,經(jīng) PBS 洗滌 2 次,每個反應加入 100 μl(含1 μg的抗兔的CD3、CD4 抗體) 反應液,室溫反應1 h,PBS 洗滌2次,避光加入反應液,室溫反應30 min,PBS 洗滌2次,即可上機檢測。
1.8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軟件進行χ2檢驗及Wilcoxon符號秩檢驗。
2.1實驗動物的一般情況及模型建立 整個實驗過程中30只新西蘭大白兔共死亡4只,A組1只死于感染,1只死于麻醉;B組1只死于麻醉;C組1只死于感染,最終存活26只。根據(jù)兔子的血管粗細、體重差異,在壓力的選擇上,除了單純地根據(jù)之前的經(jīng)驗外,還應根據(jù)拉動球囊時的阻力適當調(diào)整壓力大小,一般在8~10個大氣壓之間。通過血管彩超可以明顯判別斑塊的生成。見圖1。
圖1 兔AS模型及斑塊生成前后
2.2病理學結(jié)果 10 w末處死兔并取粥樣斑塊組織行HE染色圖片,C組斑塊炎癥反應更為明顯。A組、B組明顯可見大量泡沫細胞,血管壁變薄,內(nèi)皮剝落,管腔明顯變窄。C組可見斑塊內(nèi)出血,內(nèi)皮剝脫伴表面血小板聚集。見圖2。
2.3Western印跡結(jié)果 A組與B組FTO蛋白表達(0.991±0.053 vs 0.979±0.310)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A組與C組FTO蛋白表達(0.261±0.082)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1)。B組與C組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01)。見圖3。
2.4細胞流式結(jié)果 各組斑塊淋巴細胞、CD3+CD4+T細胞數(shù)量見表1。A組與B組CD3+CD4+T細胞比例(43.6% vs 46.8%)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A組與C組(53.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B組與C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見圖4。
圖2 各組10 w末斑塊組織(HE)
圖3 各組FTO蛋白Western印跡
表1 各組斑塊淋巴細胞數(shù)量(n=3,個/ml)
圖4 各組CD3+CD4+T細胞流式結(jié)果
FTO 作為第一RNA脫甲基酶〔6〕,其發(fā)現(xiàn)及探索恢復了RNA甲基化研究,表明m6A是一種可逆的動態(tài)RNA修飾,存在影響生物調(diào)節(jié)的可能,類似于可逆DNA和組蛋白修飾〔7〕。2012年,m6A RNA免疫沉淀的全轉(zhuǎn)錄組方法被報道,緊接著出現(xiàn)了下一代測序(m6A-seq或MeRIP-seq),并在人類和小鼠細胞的7 000多個mRNA轉(zhuǎn)錄本和數(shù)百個長非編碼RNA中檢測到m6A峰,其中許多m6A峰在人類和小鼠之間存在相似性〔8〕。因此,這些研究表明mRNAs中m6A甲基化是一種普遍的修飾,可能具有功能重要性。最近的研究表明,mRNA或非編碼RNA中m6A的修飾在組織發(fā)育、干細胞自我更新和分化、熱休克反應控制和晝夜節(jié)律控制及RNA命運和功能,如mRNA穩(wěn)定性、剪接、轉(zhuǎn)運、定位和翻譯、初級microRNA加工和RNA-蛋白質(zhì)相互作用中發(fā)揮關鍵作用〔9〕。FTO和ALKBH5(2013年鑒定的第二種RNA去甲基化酶)都屬于AlkB家族,并以Fe(Ⅱ)-和α-酮戊二酸依賴的方式催化m6A脫甲基,被稱為m6A“擦除物”。甲基轉(zhuǎn)移酶樣蛋白(METTL)3和METTL14被鑒定為m6A“寫入者”,它們在WTAP的支持下形成異二聚體以催化m6A甲基化。YTHDF1/2/3被鑒定為m6A“讀取器”,其優(yōu)先結(jié)合G〔G>A〕 m6ACU共有序列中含有m6A的RNA,并導致不同的生物學后果,如誘導RNA衰變和促進mRNA翻譯。已知FTO與人體體重增加和肥胖密切相關〔10〕。動物模型研究表明,F(xiàn)TO缺乏可以防止肥胖并導致生長遲緩〔11〕,而FTO的過度表達導致食物攝入增加和肥胖。在人類中,F(xiàn)TO的功能喪失突變也導致嚴重的生長遲緩。作為第一個被鑒定的RNA去甲基化酶,F(xiàn)TO調(diào)節(jié)靶mRNA的去甲基化,F(xiàn)TO調(diào)節(jié)大腦中多巴胺能信號并且還調(diào)節(jié)成脂調(diào)節(jié)因子的mRNA剪接,因此在成脂過程中起關鍵作用。
2016年,何川教授在Nature Reviews Genetics上發(fā)表關于m6A RNA綜述,全面解析了m6A的作用機制〔12〕。作為真核生物mRNA上最常見的轉(zhuǎn)錄后修飾,超過80%的RNA堿基甲基化與其相關。其研究發(fā)現(xiàn),m6A加速了細胞mRNA代謝和翻譯的修飾;在細胞分化、胚胎發(fā)育和免疫應答等過程中起重要生理作用。綜上可以推斷敲低FTO基因可以升高組織m6A mRNA水平進而影響T細胞穩(wěn)態(tài)。本研究反向驗證了甲基化對T細胞穩(wěn)態(tài)的作用。
AS斑塊形成的特點包括:①局部受損后,炎癥細胞浸潤,T細胞轉(zhuǎn)化為淋巴巨噬細胞,通過各種反應生成泡沫細胞,反復炎癥反應,最后形成各種的斑塊組織。②斑塊組織在各種其他因素的影響下,不斷發(fā)生演化。其中細胞免疫機制是其核心。本次研究的重點在T淋巴細胞,按T細胞表面分子T細胞受體(TCR)分類,可分為αβ+T細胞、γδ+T細胞兩類。在體內(nèi)αβ+T細胞分布廣,抗原識別受體種類繁多。αβ+T細胞之后可進一步分為CD4+T細胞及CD8+T細胞。CD4+T細胞識別外源性抗原肽〔主要組織相容性復合體(MHC)Ⅱ類分子所提呈〕,活化后主要分化為Th(CD3+CD4+)。Th在免疫應答中充當了中間介質(zhì)作用。通過自我增生擴散,間接激活其他類型免疫細胞,使其直接作用于炎癥反應〔13〕。
本次研究結(jié)果提示,表面FTO基因?qū)h的調(diào)控具有意義?;谝陨鲜聦崳孩貴TO 調(diào)控m6A 甲基化水平。②FTO基因敲低,AS穩(wěn)定性降低。③FTO基因敲低CD3+CD4+T細胞(Th)占T細胞的比例明顯升高??梢酝茢郌TO基因敲低在調(diào)控m6A 甲基化水平同時,降低了T細胞的穩(wěn)態(tài)。
以往治療AS更多的是從病因?qū)W的角度考慮,控制危險因素。免疫因素作為危險因子之一,可控制的方法并不多,假設能夠通過調(diào)節(jié)相關因子的水平,起到控制局部炎癥反應,穩(wěn)定AS。
本課題組在之前的研究中,已經(jīng)成功建立了兔AS模型,其基礎就是在動脈內(nèi)皮球囊拉傷的基礎上,高脂喂養(yǎng)。本次研究選擇了之前實驗成功的AS兔模型。此模型兔中暫無METTL3和METTL14敲低型,選擇注射AVV-FTO敲低來達到局部甲基化;按照理論,整體注射AVV9-FTO效果更加明顯,但基于經(jīng)費和兔的體重,這個操作不切實際,選擇局部注射AVV9-FTO敲低達到甲基化的效果。
FTO基因如何調(diào)節(jié)m6A對于人體不同細胞的作用是復雜的,2018年科研成果使用了臨床人類心衰樣本、豬和小鼠心力衰竭模型及原代心肌細胞進行研究,探索在心臟穩(wěn)態(tài)重構及修復過程中脂肪含量和FTO依賴的m6A轉(zhuǎn)錄的生理和病理學作用,研究表明FTO在衰竭的哺乳動物心臟和缺氧的心肌細胞中表達減少,從而增加了RNA中m6A表達,降低了心肌細胞的收縮功能〔5〕?,F(xiàn)在研究的焦點主要集中在甲基化過程對于不同組織器官的影響,特別是在腫瘤及血液疾病中,如①腫瘤干細胞生長,自我更新和腫瘤發(fā)生〔14〕。②核糖核酸代謝,包括核糖核酸/微小核糖核酸/低核糖核酸生物發(fā)生、加工和出口〔13〕。③FTO/m6A/MYC/增強癌結(jié)合蛋白質(zhì)α信號通路〔15〕。④IL-7/STAT5/SOCS途徑〔4〕。本次研究著重在AS斑塊形成中FTO基因?qū)h細胞的影響,對于m6A甲基化通路研究仍待發(fā)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