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影視錄音是影片創(chuàng)作與設計中極為重要且不可缺失的一個環(huán)節(jié),錄音并非是影像的附屬品,也并非僅僅為了影像而服務,它是對影視作品的聽覺呈現(xiàn),也可以說是在聲音的角度上對影片的二次演繹,即依靠單個鏡頭的空間構成、場景建構,或者利用聲音本身音色的明暗、音調的高低、節(jié)奏的快慢等手段,實現(xiàn)聲音與畫面在時空上的同步,從而為觀眾營造一場精彩的視聽盛宴。從某種意義上講,錄音呈現(xiàn)的質量是一部影片成功與否的重要試金石。
【關鍵詞】影視錄音;錄音技術;聲音藝術
中圖分類號:J933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02-0077-02
一、影視錄音技術的概念
影視錄音是錄音藝術下的一個類別。影視錄音與影視藝術緊密結合,是影片創(chuàng)作與設計中極為重要且不可缺失的一個環(huán)節(jié)。通過將聽覺與視覺相結合,從而創(chuàng)作出更容易調動觀眾情感,使觀眾身臨其境的作品。除在拍攝現(xiàn)場進行同期收音的方法之外,影視音頻還可以通過后期擬音進行制作,并達到聲畫同步的效果。但影視錄音不僅僅是錄制同期收錄聲音、擬音并在后期中將聲音與畫面相結合而已。隨著科技不斷發(fā)展與進步,一位好的錄音師不但能夠根據(jù)影片的畫面及鏡頭特點,高度還原出各種與畫面相匹配的聲音效果,并且可以利用各種工具創(chuàng)作出人們想象中的獨特聲音效果,通過聲音展現(xiàn)效果以及表達情感。由于人耳除了能對聲音的音調、音色、響度等做出反應,還能對聲音的空間特性進行辨別。因此,一部優(yōu)秀的影視作品除了在聲音的真實度上有很高的要求,還對它所設計及呈現(xiàn)的空間感和層次感有進一步的要求。影視作為一種視聽藝術,“視”與“聽”存在著非常復雜的時空構成關系,它不僅僅可以同步,同時可以“分離”,以“并行”或“對位”的方式進行敘事和表現(xiàn)。這些都深刻體現(xiàn)了有聲電影誕生之后的電影、電視及新媒體等“視聽藝術”所具有的與無聲電影截然不同的“雙重敘事”的屬性。因此,影視作品中聲音的重要程度可見一斑,優(yōu)秀的聽覺呈現(xiàn)能夠為影片注入新的生命與活力。
二、影視錄音塑造人物及劇情的功能
影視錄音是與影視藝術緊密結合的,因此不但要求有極高的技術水平,也對藝術審美方面有較高的要求。影視藝術錄音師應當能夠通過畫面的不斷變化以及故事發(fā)展來利用聲音構造出獨特的氛圍與意境??梢哉f,聲音是一部優(yōu)秀影片除畫面外的第二敘述者,生動逼真的音響效果能夠支撐起一部影視作品,缺失了良好聲音的畫面,它對劇情的敘述必然是失去靈魂且枯燥的。
正如法國藝術家蘇利昂在他的文章《藝術的暗示》中說的那樣:即便是人們對聲音單純感覺,也存在著藝術的因素。[1]好的影視聲音作品能夠起到渲染、烘托氣氛,表現(xiàn)角色細膩的內心情感的作用。通過各種聲音與畫面相結合,可以實現(xiàn)鏡頭之間的良好轉換與過渡,例如在電影《辛德勒的名單》中,以收音機的聲音作為畫面切換的背景音,通過實現(xiàn)聲音從無源到有源的轉換,使鏡頭的切換更為連貫和流暢,同時這既是情緒、情感的轉換,也是時空的轉換,還是音樂結構功能的體現(xiàn)。除此之外,聲音還可以輔助畫面使觀眾有身臨其境之感,提升影片的感染力,為觀眾呈現(xiàn)一場視聽盛宴。
在影視畫面中,很多情節(jié)需要聲音的輔助使其表現(xiàn)得生動逼真,正所謂“聲音是影片除畫面外的第二個支點”。一棵搖曳的樹無法表達出更多的信息,但若有狂風、雷電、暴雨的環(huán)境音以及樹枝斷裂的音響效果,便可以渲染出風雨交加的緊張氛圍。法國著名導演布萊松曾說:“眼睛膚淺,而耳朵深刻且富于創(chuàng)造力?!蓖ㄟ^聲音,不但能夠增強影片的真實感、空間感,而且能夠給予觀眾以充分想象的空間,形成影片與人和諧互動的效果。
同時,影視作品中的聲音是能夠表現(xiàn)出特定的時代、所敘述事件發(fā)生的地域特征、民族風格、民俗風情的。這些特征既可以通過人物的語言來表現(xiàn),也可以通過背景音樂來將這些隱藏信息提供給觀眾,為觀眾構建出一個客觀的敘事時空。例如改編自作者余華的小說《活著》的電視劇《福貴》,以20世紀40年代作為時間背景,其音樂及環(huán)境聲音的使用都突出了時代特征及劇中人物所處環(huán)境的特點。相似的還有電影《黃土地》,音樂中濃厚的陜北風格將其獨特的地域特征、民俗風情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
除此以外,影片中的聲音還可以表現(xiàn)影片的“主題”,它們通常會以音樂的方式表現(xiàn)創(chuàng)作者的情感認同、審美追求、價值取向和道德評判等。這類音樂通常會以無源音樂的形式出現(xiàn),具有純主觀的表現(xiàn)性特質。沒有具體的時空特征就是這種主觀特質的最有力證明,它表現(xiàn)為對作品的多重情感表現(xiàn),既包括創(chuàng)作者對情緒氛圍的刻意渲染,或是他的主觀態(tài)度,對人物、事物的肯定或否定的態(tài)度[2]——這些是以音樂的方式體現(xiàn)出來的情感評判;又能夠引起觀眾相應的情感體驗,進而引起道德的或審美的價值判斷。而提及無源音樂,影視作品的主題音樂也是無源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影視劇中的主題音樂通常具有鮮明且生動的聲音形象、相對完整的曲式結構,在影片中重復、變奏、再現(xiàn),以音樂的方式表現(xiàn)影片主旨與主題,并與畫面構成“并行關系”。例如電影《辛德勒的名單》和《泰坦尼克號》的主題音樂都是具有鮮明形象的,當聲音一呈現(xiàn)出來,就會讓觀眾擁有與影片相契合的情感體驗,并對情景氛圍有很好的渲染效果。
而在后期擬音的過程中,哪怕是一個腳步聲也有極高深的學問。通過腳步聲的大小可以判斷一個人距離的遠近,通過聲音的效果可以判斷來者是穿著高跟鞋的女人或是穿著皮鞋的男人,通過腳步聲的頻率可以判斷對方是走路或是跑步。通過后期創(chuàng)作在同期錄音過程中效果不理想或強調作用不夠明顯的音頻,能夠使該音頻作品更完美的展現(xiàn)。很多時候,聲音的表達更容易引起觀眾的共鳴,能夠超越臺詞,直擊觀眾的心靈。
三、影視錄音技術與藝術創(chuàng)作
對于一個好的影視錄音師而言,錄音的過程也是藝術創(chuàng)作的過程,而后期的修飾便是對聲音的二度、三度創(chuàng)作。在電影《芳華》中,由于影片所敘述的是20世紀七八十年代軍隊文工團的故事,時代感便成了影片極為重要的一大特點。因此對于影片的音頻制作團隊來說,如何用聲音真實地還原那個年代便是最主要的工作以及最大的挑戰(zhàn),影片的聲音后期總監(jiān)、混錄師涂灝老師說:“我們選取了大量富有時代及地域特征的環(huán)境聲及群雜素材,剪輯到影片中,F(xiàn)oley道具的選擇上也遵循聲音造型的原則,營造令人信服的聲景和質感,做到得體而不夸張。另外,因為導演也為影片選取了大量的極具年代特征的插曲和有源音樂,這些都是幫助建立可信的年代感的聲音元素。[3]因此,在影視錄音方面,聲音的作用不僅是讓觀眾去聽,為觀眾營造聲音環(huán)境。聲音能夠塑造,能夠造型,能夠表達,能夠讓觀眾與演員、編劇以及導演實現(xiàn)真正的多元化溝通與互動。要想形成這種良性互動,既需要錄音師通過同期拾取盡可能完美的聲音,又需要后期通過藝術設計,在原有聲音的基礎上增添更多的元素,使聲音呈現(xiàn)出一種更多元、更真實、更立體的效果。而這種設計創(chuàng)作過程,與大量的藝術工作分不開,更與錄音師的藝術素養(yǎng)及藝術欣賞水平分不開,因為技術與藝術相互補充、聯(lián)系緊密。
四、總結
影視錄音是一項技術與藝術相輔相成的技術。通過聽覺與視覺的結合,將一個無比真實的虛擬世界帶到觀眾面前,讓數(shù)字化電影的技巧與魅力發(fā)揮到極致,讓觀眾在熒幕前享受到一場震撼的視聽盛宴。影視錄音的表達功能及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聲音的多變性及多樣性,即依賴于錄音技術的發(fā)展與藝術創(chuàng)新。相信隨著錄音技術的不斷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及錄音師藝術素養(yǎng)的不斷提升,影視錄音技術與藝術將會不斷進步,從而為影視藝術創(chuàng)作奠定良好基礎,為影視藝術的發(fā)展提供無限可能,為觀眾帶來更好的聽覺享受。
參考文獻:
[1]國政. 廣播劇,聲音編織的藝術[M]. 藝海,2004(2).
[2]伍建陽. 影視聲音創(chuàng)作藝術[M]. 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5.
[3]陸琦. 用聲音還原一個時代,解析《芳華》聲音制作全流程[J]. 現(xiàn)代音響技術 2018,(1):65-67.
作者簡介:耿伊楊(2001-),女,中國傳媒大學音樂與錄音藝術學院在讀本科生,研究方向:錄音藝術(錄音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