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燦開,何昌亮,崔國慶
(陽春市中醫(yī)院 外二科,廣東 陽春 529600)
乳腺癌為常見惡性腫瘤,在女性群體中發(fā)病率極高。原位乳腺癌對患者健康影響不大,但隨著病癥惡化,乳腺癌變細胞將松散、脫落,隨淋巴或血液發(fā)生轉移,將嚴重威脅患者生命[1]。通過手術切除乳腺病灶為乳腺癌首選治療方式,且效果顯著,但大多患者術后極易發(fā)生患肢水腫并發(fā)癥,患者多感患者疼痛,且肢體活動功能嚴重受損,行動不變,嚴重影響術后康復[2],并極易對其心理健康造成影響。本次我院為尋找有效方式予以BCRL患者干預,提高臨床療效,特行此研究。
1.1 一般資料。抽選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我院接收的40例BCRL患者,據(jù)隨機數(shù)字法分為對照組20例,年齡28-67歲,平均(49.15±8.24)歲,水腫病程1-11個月,平均(5.22±1.63)個月;腫脹程度:輕度4例,中度11例,重度5例;研究組20例,年齡27-69歲,平均(47.63±8.36)歲,水腫病程:1-12個月,平均(5.31±1.52)個月;腫脹程度:輕度3例,中度10例,重度7例,對比兩組資料(P>0.05)。患者均為女性,均行手術治療,且術后病理檢查,符合文獻診斷標準[3],患者預計生存期>3個月;并排除其他嚴重惡性腫瘤或肝腎疾病、造血系統(tǒng)疾病,排除患肢皮膚潰爛患者。
1.2 方法。對照組行常規(guī)西藥治療,取呋塞米片(上海朝暉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1021074,20 mg×100 s)20 mg/次,2次/d口服。研究組擬防己黃芪方加減治療,方劑組成:甘草、柴胡各5 g,陳皮、三棱、莪術、桑枝各6 g,桂枝、當歸各10 g,黨參、防己各12 g,炒白術、澤蘭、澤瀉、茯苓皮、黃芪各15 g,薏苡仁20 g,1劑/d,水煎后取藥液300 mL,分早、晚兩次服用,150 mL/次,兩組患者均用藥14 d周,且用藥過程中均予以患者按摩及患者康復鍛煉,并通過患肢局部熱敷緩解臨床癥狀。
1.3 觀察指標。①治療14 d后,觀察兩組臨床療效。評定標準:顯效:用藥后,患者肢體活動正常,患肢水腫癥狀完全消失;有效:患者肢體功能得到明顯恢復,可進行小范圍肢體運動,水腫癥狀得到顯著改善;無效:患者肢體活動明顯受限,水腫癥狀未見明顯好轉或加重。②觀察患者用藥后出現(xiàn)惡心嘔吐、肌肉酸痛、心律失常等不良反應情況。
1.4 統(tǒng)計學分析。數(shù)據(jù)納入SPSS 22.0軟件分析,(%)表示計數(shù)資料,卡方檢驗,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療效對比。研究組經藥物治療后,總有效率為95.00%(19/20),對照組治療后總有效率65.00%(13/20),明顯低于研究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療效[n(%)]
2.2 不良反應對比。研究組(n=20)用藥后共1例患者出現(xiàn)不良反應,發(fā)生率5.00%(1/20);對照組(n=20)中發(fā)生不良反應者6例,發(fā)生率30.00%(6/20),相比研究組更高(P<0.05),見表2。
表2 對比兩組不良反應[n(%)]
乳腺癌為女性常見惡性腫瘤,隨著女性工作壓力提升,其發(fā)病率將進一步升高,并呈年輕化發(fā)展趨勢[4-7]。在其臨床中多以手術方式,切除乳腺癌變病灶,以防止癌變細胞轉移,保證患者健康。但因手術創(chuàng)傷較大,術后放化療范圍控制不當?shù)扔绊懀g后極易發(fā)生患肢水腫等并發(fā)癥[8-10],嚴重影響患者術后肢體功能恢復,降低生活質量。
在BCRL常規(guī)治療中多取脫水利尿方式予以對癥治療,此方式雖可在短時間內緩解水腫癥狀,但無法根治水腫,且藥物毒副作用較大,應用效果并不理想[6]。中醫(yī)認為BCRL屬“水腫”、“脈痹”范疇,多因患者術后正氣虛虧,脾虛濕蘊,血脈神經受損,使得氣血游行受阻所致,臨床中需以通絡消腫、健脾利水、益氣溫陽施治[11-13]。本研究擬防己黃芪方中,黃芪、防己為君藥,其中防己可起消腫利水,止痛祛風之功,黃芪具排膿利尿、大補元氣功效;以白術為臣藥,可燥濕利水、補氣健脾;莪術、地龍、三棱具活血化瘀、通經疏絡功效、柴胡可和解表里;桂枝、當歸可起止痛、散寒、活血化瘀功效;黨參可益氣補中,并由甘草調和諸方,諸藥聯(lián)用可起補氣利水、止痛化瘀之功?;颊哂盟幒蠡贾[癥狀得到有效緩解、控制,并輔以肢體按摩、運動鍛煉,可進一步提改善肢體功能,提高臨床療效。
綜上所述,對BCRL患者行防己黃芪湯加減治療可有效促進患肢功能恢復,提高生活質量,且藥物毒副作用較小,可大大降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具有較高安全性,臨床療效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