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玉,陳 燏
(福建省立醫(yī)院藥學部,福建 福州 350001)
頭孢米諾是一種頭霉菌素類藥物,具有抗菌譜廣、殺菌力強以及適應證多等特點,在治療敏感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膽道感染以及泌尿系統(tǒng)感染、扁桃體炎和敗血癥等臨床治療中應用廣泛[1]。在對該疾病患者治療中,不僅要提高對患者的治療效果,還需要兼顧患者治療中可能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因而為了進一步探究頭孢米諾的臨床應用方法、藥理作用以及藥物相互作用,現(xiàn)選取68例使用頭孢米諾藥物的患者進行探究,現(xiàn)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研究中共選取68例使用頭孢米諾藥物的患者,2018年7月是研究開始時間,2019年7月是研究截止時間?;颊甙ê粑栏腥竞兔谀蛳到y(tǒng)感染。男35例,女33例;年齡18~59歲,平均(38.50±10.25)歲。納入標準:了解研究內(nèi)容,并自愿參與。排除標準:曾有或現(xiàn)有精神疾病患者;中途退出患者。
1.2方法:對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治療過程中使用2 g頭孢米諾藥物配合濃度5%的葡萄糖液100 ml,選擇靜脈滴注的方式,2次/d,在對患者使用頭孢米諾藥物的同時不給予其他抗菌藥物;對泌尿感染患者在治療中使用2 g的頭孢米諾配合400 ml 0.9%NaCl注射液,靜脈注射,2次/d。
1.3觀察指標:①觀察患者治療效果:痊愈:臨床癥狀全部消失;顯效:臨床癥狀得到明顯改善;無效:臨床癥狀未改善甚至加重??傆行?(痊愈例數(shù)+顯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②觀察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包括過敏、蛋白尿以及惡心。
1.4統(tǒng)計學方法:將患者信息輸入Excel表格后進行分組。分組數(shù)據(jù)輸入SPSS22.0統(tǒng)計學軟件,治療效果、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以χ2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治療效果比較:治療后,痊愈43例(62.23%),顯效20例(29.41%),無效5例(7.35%),總有效率63例(92.64%)。
2.2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治療后,過敏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例(1.47%);蛋白尿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例(1.47%);惡心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2例(2.94%),總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3例(4.41%)。
頭孢米諾是一種抗生素,其性質(zhì)類似于第三代頭孢菌素,主要的色澤與狀態(tài)表現(xiàn)為白色或者白色結(jié)晶性粉末狀,能夠與誰進行有效相容[2]。在研究中顯示,使用頭孢米諾后主要通過腎臟進行排泄,其半衰期時間為2.5 h,能夠發(fā)揮比較長時間的藥效,碎玉存在中度腎功能障礙的患者,在服用藥物12 h后大概有60%藥物可以隨著尿液排出,而對于存在重度腎功能障礙的患者,在服用藥物后24 h可能只有10%左右的藥物隨著尿液排出[3]。對于0.5 g劑量的頭孢米諾而言,使用靜脈滴注的方式為患者注射后,血藥濃度可以達到100 μg/ml左右,此時即為濃度的最高峰值[4]。并且在治療過程中,該藥物進入人體后可以分布于卵巢、輸卵管以及子宮內(nèi)膜等部位,在痰液、胸腔積液以及膽汁中都可以表現(xiàn)出比較高的濃度,但在治療中不論是靜脈注射還是肌內(nèi)注射,都能夠達到良好的濃度,從而提高治療效果,并且在體內(nèi)幾乎不會發(fā)生代謝的情況[5]。在治療過程中,頭孢米諾對因腹膜炎、膽囊炎導致的腹腔感染的患者、因肺炎、支氣管炎、扁桃體周圍膿腫導致的呼吸系統(tǒng)感染與肺部感染的患者、因子宮附件炎、子宮內(nèi)感染導致的盆腔感染的患者有比較良好的效果[6]。但是在相關研究中顯示,與孢西丁等藥物相比較,頭孢米諾對于厭氧球菌的活性比較差,所以在治療之前需要對患者進行仔細檢查,保證在明確病菌感染癥狀之后進行針對性治療[7]。由于頭孢米諾屬于西藥藥劑,治療過程中不有效控制劑量的情況下很容易出現(xiàn)各種不良反應,影響治療效果。所以在對患者展開治療的過程中需要加強對藥物使用方式的注意,通常情況下,頭孢米諾使用方式主要包括靜脈滴注和靜脈注射等方式,所以在治療中兒童使用的次數(shù)為3~4次,每次使用的計量為20 mg/kg,在對成年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每天使用的次數(shù)為2次,每次使用的計量為1 g[8]。不過在治療過程中,對于患有敗血癥的患兒治療中需要采用口服的方式進行治療,2~4次/d,每次40~60 mg/kg,而對于患有敗血癥的成年患者治療中則需要3~4次/d,6 g/d[9]。而且在治療過程中相關護理人員需要保證每100~200 ml的注射液中含有1 g的頭孢米諾,并且滴注的時間需要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調(diào)整與控制。
頭孢米諾在藥理作用中具有抗菌譜廣、殺菌能力強以及適應證多等特點,而且在治療過程中發(fā)揮藥理作用的原因主要是頭孢米諾與青霉素結(jié)合蛋白具有比較強的親和性,使頭孢米諾能夠更好地與青霉素結(jié)合蛋白進行有效結(jié)合,從而起到抑制細菌細胞壁合成的作用[10]。其次,在治療過程中,頭孢米諾能夠與細菌細胞壁上的肽多糖進行結(jié)合,進一步抑制肽多糖和脂蛋白的結(jié)合,有效促進細菌溶解,進一步起到強力殺菌的作用[11]。而且在治療過程中,頭孢米諾與其他同類型的藥物比較藥理作用更加明顯,但是也存在一定局限性,所以在治療過程中需要根據(jù)患者具體情況選擇針對性藥物,更好地提高治療效果。
對患者展開治療中,頭孢米諾在一定的時間、環(huán)境以及溫度下具有比較穩(wěn)定的藥效,而且在相關研究中顯示,頭孢米諾能夠與生理鹽水、葡萄糖生理鹽水、利巴韋林、甘油果糖、木糖醇、更昔洛韋、替硝唑、右旋糖酐、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碳酸氫鈉、氨甲苯酸等藥物進行聯(lián)合使用,更好地提高治療效果[12]。在聯(lián)合使用的過程中,需要注意如果與硫辛酸、呋喃硫胺、氫化可的松琥珀酸鈉、腺苷鈷胺、維生素 B1 進行配伍的情況下藥物的顏色會發(fā)生變化,說明頭孢米諾與相關藥物并不適合配伍。且需要注意的是,頭孢米諾并不能與呋塞米等藥物聯(lián)合使用,防止在治療過程中對患者的腎臟功能造成損傷,從而進一步降低不良反應,提高治療效果。而且在對患者展開頭孢米諾藥物治療的過程中,需要告知患者禁止吸煙喝酒,因為頭孢米諾一定程度上會影響患者體內(nèi)乙醇的正常代謝,提高患者體內(nèi)的乙醇濃度[13]。除此之外,在對患者展開治療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不能與氨茶堿、磷酸吡多醛等藥物聯(lián)合使用,防止治療過程中對頭孢米諾的正常使用產(chǎn)生不良影響,降低治療效果。
對患者展開頭孢米諾藥物治療的過程中,或多或少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包括過敏反應、消化道反應等。其中過敏反應主要表現(xiàn)為皮膚瘙癢、皮疹、蕁麻疹以及藥物熱等[14]。消化道反應主要表現(xiàn)為食欲減退、嘔吐、惡心以及腹瀉等。而在對患者采取口服治療該藥物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xiàn)休克反應,并且伴有耳鳴,如果口腔中存在異物,患者的病情在比較嚴重的情況下可能出現(xiàn)盜汗或者便秘等不良反應。除此之外,在對該疾病患者展開治療的過程中可能會導致體內(nèi)血細胞減少、紅細胞和粒細胞減少、血紅蛋白減少、血小板減少或增多、嗜酸粒細胞增多、血細胞比容減低以及中性粒細胞減少等不良反應情況的發(fā)生。且對患者腎功能也可能造成一定影響。在對患者展開治療中,頭孢米諾的用藥禁忌證主要有妊娠期、臨床檢驗、青霉素過敏者等,主要因為頭孢米諾可由腦髓野向乳汁運行,再加上妊娠患者對頭孢米諾的了解甚少,所以在妊娠時期需要禁止使用該藥物。頭孢米諾可對臨床檢驗值產(chǎn)生影響,如尿糖試驗可能會出現(xiàn)假陽性情況等,所以接受臨床檢驗的患者需要禁止使用該藥物。使用頭孢米諾后可能會出現(xiàn)偽膜性大腸炎等癥狀,所以患者在用藥期間若發(fā)生頻繁腹瀉不良情況的時候,則需要慎用該藥物。除此之外,頭孢米諾在治療過程中能導致患者發(fā)生PIE綜合征、中毒性表皮壞死癥以及皮膚黏膜炎綜合征等不良反應情況,所以在對患者進行頭孢米諾藥物治療的過程中需要密切關注患者的病情變化,如果出現(xiàn)相關不良反應的情況需要及時停止用藥,并進行針對性處理,最大程度上提高治療的安全性。本次研究結(jié)果中顯示,對患者實施頭孢米諾藥物治療后,治療效果痊愈43例(62.23%),顯效20例(29.41%),總有效率為92.64%。治療過程中過敏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例(1.47%)、蛋白尿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例(1.47%)、惡心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2例(2.94%),充分證實對患者展開治療的過程中需要根據(jù)具體情況展開針對性治療,最大程度上降低不良反應情況的發(fā)生,提高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