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雁蘋 鄭鎮(zhèn)波 周鶴銘
(1.東莞市長安醫(yī)院內科 東莞 523305;2.廣州市白云區(qū)太和人民醫(yī)院內科 廣州 510000)
社區(qū)獲得性肺炎(CAP)是指于院外所患的肺部感染,其致病菌種類繁多,常見病原體有肺炎鏈球菌、病毒、支原體等。由于致病菌種類的多樣、細菌耐藥性的提升、支原體和衣原體等非典型病原體比重升高[1],給社區(qū)獲得性肺炎的治愈帶來一定難度。左氧氟沙星和阿奇霉素均具有較廣的抗菌譜,且均對非典型病原體有一定的治療效果。左氧氟沙星與阿奇霉素序貫療法皆為CAP的常用治療方式,本研究探討了此兩種用藥方案對CAP的治療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14年3月~2018年6月間我院收治的84例社區(qū)獲得性肺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向患者解釋用藥方案并取得同意后,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2例。觀察組男26例,女16例;年齡19~62歲,平均年齡(57.82±13.41)歲;其中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例,合并糖尿病2例。對照組男24例,女18例;年齡20~57歲,平均年齡(54.62±7.19)歲;其中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例,合并糖尿病4例。納入標準:(1)符合2006年中華醫(yī)學會制定的社區(qū)獲得性肺炎診斷指南;(2)均已簽署知情同意書;(3)患者對實驗有關用藥無過敏反應。排除標準:(1)嚴重肝腎功能異常者;(2)治療前1個月內使用過免疫抑制劑、糖皮質激素;(3)治療前3天內使用過抗生素;(4)孕婦和哺乳期者。兩組患者性別、合并癥、年齡等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兩組患者均給予糾酸、止咳、吸氧等對癥處理。觀察組在此基礎上予鹽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浙江醫(yī)藥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藥廠,國藥準字H20053161,2ml∶0.1g)400mg,加入至0.9%氯化鈉500ml中靜脈滴注,qd,5d后改用為口服左氧氟沙星片[第一三共制藥(北京)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0091,0.5g/片]400mg,qd;對照組予阿奇霉素注射液(東北制藥集團沈陽第一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00426,250mg/支)500mg,加入至0.9%氯化鈉500ml中靜脈滴注,qd,5d后改用為口服阿奇霉素片(輝瑞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60167,250mg/片),0.5g/次,qd。兩組改為口服后持續(xù)用藥到體溫降至正常后3d。治療10d癥狀無任何改善者更換其他用藥方法,并退出實驗。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7d時的總有效率、癥狀消退時間和T淋巴細胞亞群。臨床療效評定:痊愈:臨床表現(xiàn)和體征完全消失,胸部CT提示可見病灶已完全吸收,病原學和實驗室檢查已恢復正常;顯效:臨床表現(xiàn)和體征有所好轉,胸部CT提示可見病灶大部分吸收,病原學和實驗室檢查基本正常;有效:臨床表現(xiàn)和體征稍有改善,胸部CT提示可見病灶有所吸收;無效:用藥72h后未見臨床表現(xiàn)和體征好轉,甚至加重。總有效=痊愈+顯效+有效。
兩組中未出現(xiàn)用藥10d無任何改善者。治療后7d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5.24%,較總有效率為71.43%的對照組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8.472,P=0.002),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總有效率比較[n(%)]
組別痊愈顯效有效無效總有效觀察組(n=42)31(73.81)*5(11.90)4(11.90)2(4.76)*40(95.24)*對照組(n=42)12(28.57)11(26.19)7(16.67)12(28.57)30(71.43)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用藥后觀察組的各癥狀消退時間及治療時間分別較對照組更短,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2。
組別發(fā)熱消失時間咳嗽消失時間肺部啰音消失時間治療時間觀察組2.71±1.34*5.73±2.22*5.20±2.58*7.68±2.41*對照組3.98±1.748.02±2.347.24±2.1611.24±2.75t值1.7492.2621.9703.446P值0.0040.0010.0030.000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治療前,兩組患者T淋巴細胞亞群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結束后T淋巴細胞亞群均有改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且觀察組效果更甚,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3。
組別CD4+(%)CD8+(%)CD4+/CD8+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觀察組30.99±3.2440.13±5.0526.22±3.1321.87±2.711.25±0.131.89±0.24對照組30.22±3.7535.25±4.3525.80±3.2223.79±2.881.24±0.121.56±0.17t值0.9804.6030.5773.0760.2997.145P值0.3310.0000.5660.0020.7680.000
治療期間兩組均未出現(xiàn)嚴重不良反應。
社區(qū)獲得性肺炎在國內普遍發(fā)生。臨床上對于CAP的治療主要依靠清除致病微生物以達到控制感染的目的,因此使用抗生素是其主要治療手段。目前研究認為,CAP的主要致病菌仍然是肺炎鏈球菌,但隨著近來年對非典型病原體檢測技術的提高,其檢出率不斷增長,非典型病原體在CAP病原體中的占比不斷提升[2],不得不引起臨床工作者的重視,加強對抗生素選擇的考量。
CAP的常見癥狀有咳嗽、發(fā)熱、呼吸困難、胸痛,尤其是支原體感染時可引起劇烈刺激性嗆咳,嚴重時可發(fā)生呼吸窘迫。序貫療法由于能顯著減少患者在醫(yī)院的滯留時間,近年來得到了廣泛的推廣應用,左氧氟沙星和阿奇霉素的序貫療法都常用于CAP的治療。新氟喹諾酮類藥左氧氟沙星能廣泛覆蓋多種病原體,不僅對革蘭陽性菌有較強的抗菌作用,對軍團菌、支原體、衣原體等病原體亦有效,這對初始經驗治療有很大的臨床意義。阿奇霉素是一類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對流感嗜血桿菌、肺炎衣原體、肺炎支原體等具有良好的效果[3],在非典型病原體所致CAP的治療上有一定的重要地位。本實驗中觀察組的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這可能是由于左氧氟沙星不僅具有抗菌譜廣的特點,且能通過抑制病原體的DNA解旋酶活性,干擾其合成蛋白質和RNA,使其DNA不能復制,從而發(fā)揮有效清除致病微生物的功能。治療期間兩組均未出現(xiàn)嚴重不良反應,提示兩藥安全性尚可。另外,觀察組的各項癥狀消退時間和治療時間分別較對照組短,這不僅縮短了患者在醫(yī)院內的滯留時間,減少院內感染和交叉?zhèn)魅镜臋C會,在兼顧合理用藥的前提下,還滿足了患者盡快減輕病情不適的需求。諸多研究表明,肺炎和呼吸道感染患者的CD4+細胞、CD4+/CD8+比值較健康人群低[4],應用左氧氟沙星的觀察組在治療結束后的CD4+、CD4+/CD8+水平顯著上升,有利于患者盡快痊愈。
綜上所述,左氧氟沙星序貫療法較阿奇霉素序貫療法在CAP治療上的治療效果更佳,值得臨床優(yōu)先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