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正掤、隅掤
在平掤或接近平掤情況下,凡以一手或雙手在四正方向(南、北、東、西,或前、后、左、右,一般以面南為基準方向)化對方來手來腿者即為正掤;凡以一手或雙手在四隅方向(東南、西北、西南、東北)化對方來手來腿者即為隅掤。隅掤也可以叫奇掤。另外,基本直上、直下的掤也為正掤。也就是說,天、地、南、北、東、西六方的掤為正掤,其他任何方向的即為奇掤。用數(shù)理概念來說,在三維空間坐標系中,三條坐標軸所指六個方向上的掤法為正掤,其他任意方向的掤法即為奇掤。
7.開掤、合掤
凡以兩手反向而行化對方來手來腿者即為開掤;凡以兩手相向或同向而行化對方來手來腿者即為合掤。如開手、合手就是典型的開掤、合掤;提手上式、白鶴亮翅、懶扎衣的平掤、摟膝拗步的前式、十字擺蓮的開手、野馬分鬃、金雞獨立等即為開掤;手揮琵琶、如封似閉、招式之間銜接的“抱球”式、十字手等為合掤;三通背的雙鉆手以合勁鉆掤,為以合掤打出開掤之效,且連掤帶打。
8.陰掤、陽掤
凡向前、向上、向左的掤即為陽掤;凡向下、向后、向右的掤即為陰掤。掌心朝外或朝上的掤為陽掤;掌心朝內(nèi)或朝下的掤為陰掤。凡掤中帶打(擠、按、搓、撞、肘、靠等)者即為陽掤;凡掤中帶拿法、跌法、摔法者即為陰掤。如提手上式為掤中帶打,為陽掤;手揮琵琶為掤中帶拿,為陰掤。
9.裹掤、翻掤
凡以一臂或雙臂內(nèi)旋,使得掌心或拳心朝上或朝內(nèi)的掤法即為裹掤;凡以一臂或雙臂外旋,使得掌心或拳心朝下或朝外的掤法即為翻掤。如玉女穿梭,其前手先為裹掤,后為翻掤。玉女穿梭的裹掤即形意拳之掩肘、雙拉手,八卦拳之黑虎出洞、鷂形臥掌等;玉女穿梭的翻掤即形意拳炮拳之上鉆拳,八卦拳之青龍返首、青龍轉(zhuǎn)身等。
需要說明的是,擰裹鉆翻是孫氏武學技術(shù)體系的核心,無論孫氏形意拳、孫氏八卦拳還是孫式太極拳,其體與用、攻與防,均離不開這四個字。鉆為裹,翻為擰,所以四字往往又簡化為二字——裹、翻。師爺孫存周先生曾說過,“孫家拳法,里裹外翻而已”。孫氏武學的愛好者若能體悟到“裹、翻”二字真意,那恭喜你,你已經(jīng)入了孫氏武學之門。
10.圜掤、研掤
凡一手或雙手以有形之虛圈(即劃圓或劃弧)進行掤化者即為圜掤;凡一手或雙手以無形之實圈(即手臂螺旋出入)進行掤化者即為研掤。如云手為圜掤;如玉女穿梭的裹掤、翻掤即為研掤。
然而,圜掤、研掤并非截然對立,而是相互依存的。圜掤中有研掤,研掤中也有圜掤,單純的圜掤或研掤是不存在的。
人的拳術(shù)運動以日、月、地球三者關(guān)系比擬說明,腳步的動轉(zhuǎn)相當于太陽的公轉(zhuǎn)(一級公轉(zhuǎn)),腰胯的動轉(zhuǎn)相當于地球的公轉(zhuǎn)(二級公轉(zhuǎn)),手臂的圓弧運動相當于月球的公轉(zhuǎn)(三級公轉(zhuǎn)),手臂的螺旋出入則相當于月球的自轉(zhuǎn)。由此可知,即使手臂相對于軀干沒有作畫弧運動,但由于有步法的一級公轉(zhuǎn)和腰胯的二級公轉(zhuǎn)的存在,手臂的圓弧運動仍然是客觀存在的。因此研掤是相對的,圜掤才是絕對的。
11.臂掤、腕掤、手掤
凡以一個或兩個小臂(個別情況下用上臂)掤化對方攻勢即為臂掤;凡以手腕鉤、摟、掛、搭對方來手來腿即為腕掤;凡以手掌接觸對方來手來腿予以掤化者即為手掤。
至于何種情況下用臂掤、何種情況下用腕掤與手掤,全在因人、因勢而用,并無成法可循。不過大致說來,遠來宜用手掤,對方攻擊力較強(如腿攻)時宜用臂掤,但也不盡然。
12.掌心掤、掌背掤、掌沿掤
凡用掌心以推、托、扳、攔、擋、拍等法化解對方攻勢者即為掌心掤;凡用掌背以扇、摔、撐、蓬等法化解對方攻勢者即為掌背掤;凡用掌沿以滾、切、削、斬、截、斫等法化解對方攻勢者即為掌沿掤。另外,也有虎口上撩、上托、橫卡等的掤法。
13.云掤、亂環(huán)
以云手橫進、直進、直退的掤法為云掤。
在云手橫進、直進、直退掤法的基本上,加上蓋步云手、偷步云手、轉(zhuǎn)環(huán)云手、轉(zhuǎn)環(huán)摟手(里云手)、倒攆猴、玉女穿梭等,諸動作隨意穿插變化,雙手纏繞,上下翻飛,如環(huán)無端,是為亂環(huán)。
以上概述了孫式太極拳的多種掤法,并列舉了部分招式加以說明。愛好者若能夠舉一反三,則觸類而旁通矣。
孫式太極拳的掤法看似繁多,其實除前掤后掤、左掤右掤、上掤下掤是從三維方向分別闡述,云掤、亂環(huán)是高級掤法外,其他基本上都是從不同角度來解析掤法的,讀者自行辨析可也。
孫式太極拳的掤法有這么多類別,又該如何學以致用呢?
形意拳打即是顧,顧即是打。孫式太極拳亦然——打即是掤,掤即是打。能化方能打,能化即能打。因此,未習打法,先練掤法。不然,只能像一些所謂的太極拳“大師”一樣,一經(jīng)交手,“八法拳”立馬就變成了“八王拳”。
形意拳、八卦拳都注重單操手,因此,筆者以為,太極拳的掤法想要能用得上,也必須反復(fù)單操練習才行,而且應(yīng)以明勁或暗勁來練習為主。
有的掤法含擠勁或按勁,有的掤法含肘勁、靠勁,有的掤法含采挒勁,或者一個掤法中八勁都含在內(nèi)。因此,掤法不只是顧法,本身可能還是打法?;虮軐嵕吞?,掤法變?yōu)榇蚍ā?/p>
所以練習掤法,宜從先單練掤手開始。即單掤手時只出一臂(手)去做掤手,另一臂(手)不隨之做攻防動作;雙掤手時只出兩臂(手)做掤法,不接著做按法、撞法、肘法、靠法、各種捶法等擊打之勢。
單練掤法純熟后,再掤法結(jié)合打法,練習若干個完整的掤法拳式。
有的掤法進步練,有的掤法退步練;有的掤法既要進步練,也要退步練;有的左顧,有的右盼;有的轉(zhuǎn)身練,有的反身練;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同一掤法,動作需分陰陽兩類練法。根據(jù)實際需要,或開展、或緊湊,或剛、或柔,或進、或退,或顧、或盼,或明、或暗,或虛、或?qū)崳傄獣r時設(shè)想對敵,“因敵變化示神奇”。當然,能有人陪練(喂招),實作掤法,效果更好。
掤法練得得心應(yīng)手了,接著就可以練捋、擠、按、采、挒、肘、靠諸法了。掤法中,其他七種勁法蘊含于其內(nèi),掤法練好了,其他諸法自然融會貫通。八法貫通,則五行、八卦、十二形之變化,乃至于萬形之變化,皆在其中矣。
(完)
(演示/李子蔚 周瑞會 攝影/劉懷鑫)(編輯/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