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琳 張鐵新 敖寧 許建華
外科清潔切口手術較常見,若非高危人群或無特殊情況時,常無需進行預防性使用抗生素藥物,但I類切口手術為無菌切口,應預防性使用抗生素藥物。圍手術期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會加重細菌耐藥性,因此為了加強醫(yī)療機構抗生素藥物的合理應用,實施相應的藥物干預措施十分必要[1]。研究顯示,在外科等科室實施臨床藥師干預及藥事干預,對清潔手術切口圍手術期抗生素藥物的預防應用實施全程干預,能夠提高圍手術期抗生素的合理用藥水平,療效顯著[2]。鑒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討臨床藥師干預對清潔手術切口圍手術期抗生素的預防使用情況?,F(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12月本院460例清潔手術切口圍手術期患者作為對照組,另選取2018年8月~2019年1月本院305例清潔手術切口圍手術期患者作為觀察組。觀察組患者中男157例,女148例;年齡25~68歲,平均年齡(40.27±11.28)歲;疾病類型:白內(nèi)障19例,甲狀腺53例,腘窩囊腫18例,乳腺疾病28例,骨折16例,皮下腫物67例,腹股溝疝63例,大隱靜脈曲張25例,婦科16例。對照組患者中男235例,女225例;年齡25~69歲,平均年齡(40.23±11.22)歲;疾病類型:白內(nèi)障71例,甲狀腺77例,腘窩囊腫21例,乳腺疾病43例,骨折36例,皮下腫物108例,腹股溝疝54例,大隱靜脈曲張22例,婦科28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及疾病類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且患者及其家屬簽署了知情同意書。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 ①臨床資料完整者;②自愿參加本研究者;③無語言溝通障礙者。排除標準:①合并精神疾病障礙者;②合并嚴重心肝腎功能障礙者;③臨床資料不全者。
1.3 方法 對照組患者未實施臨床醫(yī)師干預,觀察組患者實施臨床醫(yī)師干預,具體如下。①完善抗生素藥物應用監(jiān)管體系:成立抗生素藥物應用監(jiān)管小組,由醫(yī)院專門負責管理人員擔任組長,由醫(yī)務處、感控科、藥械科等部門共同參與,增加對醫(yī)院抗生素藥物使用的監(jiān)督力度。將責任落實到每個人,保證監(jiān)管人員能夠積極的投入至抗生素藥物應用的監(jiān)管工作中。②抗生素合理應用培訓:定期組織相應工作人員進行抗生素藥物合理應用培訓,根據(jù)臨床抗生素用藥情況制定針對性的培訓內(nèi)容,由于一些醫(yī)師對抗生素藥物的應用了解較少,通過實施相關培訓能夠提高其藥學專業(yè)能力,有利于選擇合理的抗生素藥物應用方案。③臨床藥師輔助醫(yī)師查房:臨床藥師在醫(yī)師查房中對醫(yī)師及患者進行抗生素藥物健康宣講,協(xié)助臨床醫(yī)師共同為患者制定抗生素藥物應用方案,參與抗生素應用的疑難病例討論。④建立獎懲機制:需增加藥事管理部位的監(jiān)管力度,定期對臨床醫(yī)師抗生素的應用處方進行點評,對抗生素不合理應用情況進行記錄,進行相應處罰,以起到督促合理用藥的目的。
1.4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抗生素使用情況、人均用藥時間及干預后抗生素不合理使用情況。抗生素不合理使用情況包括預防用藥率過高、給藥時機不合理、無適應證用藥、選擇藥物不合理、用法用量不合理、首次用藥時機不合理。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抗生素使用情況、人均用藥時間比較 兩組抗生素使用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人均用藥時間(14.74±0.36)h短于對照組的(16.52±1.61)h,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干預后抗生素不合理使用情況比較 觀察組干預后預防用藥率過高、給藥時機不合理、無適應證用藥、選擇藥物不合理、用法用量不合理、首次用藥時機不合理占比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抗生素使用情況、人均用藥時間比較[n(%),]
表1 兩組患者抗生素使用情況、人均用藥時間比較[n(%),]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表2 兩組患者干預后抗生素不合理使用情況比較[n(%)]
圍手術期抗生素藥物的不合理使用率較高,I類手術切口圍手術期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是抗生素監(jiān)測中的重要部分。圍手術期抗生素藥物合理應用能夠降低患者二重感染幾率,并減輕經(jīng)濟負擔,延緩耐藥性的發(fā)生,因此應采取相應干預措施促進抗生素合理應用??刂瓶股厮幬锏牟缓侠響们闆r需臨床藥師及臨床醫(yī)師共同參與,由多部門合作配合,制定合理的抗生素藥物應用方案,以提高抗生素合理用藥率。抗生素不合理應用情況包括抗生素藥物預防性使用率過高、抗生素用藥時間過長、抗生素藥物選擇不當、抗生素用藥時機不當?shù)?。研究顯示,通過臨床藥師干預能夠提高抗生素藥物的合理應用水平,保證了患者抗生素使用的合理性、安全性和有效性[3]。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抗生素使用率為37.05%,對照組抗生素使用率為32.17%,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人均用藥時間(14.74±0.36)h短于對照組的(16.52±1.61)h,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干預后預防用藥率過高、給藥時機不合理、無適應證用藥、選擇藥物不合理、用法用量不合理、首次用藥時機不合理占比分別為1.77%、0.88%、1.77%、0.88%、0、0.88%,均低于對照組的8.11%、6.76%、7.43%、8.78%、6.08%、8.11%,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李寶忠[4]的研究結果證實,觀察組的預防性應用抗菌藥物的使用次數(shù)明顯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預防性應用抗菌藥物的給藥時間、品種選擇、療程合理性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本研究結果基本一致。分析原因可能為[5-11]:①通過完善抗生素藥物應用監(jiān)管體系,能夠加大醫(yī)院對抗生素藥物用藥的監(jiān)督力度,保證監(jiān)管人員能夠積極的投入到抗生素藥物應用的監(jiān)管工作中,以降低抗生素藥物的不合理使用率;②通過定期實施針對性的抗生素用藥培訓,增加臨床藥師相關藥學知識,有利于選擇合理的抗生素藥物應用方案;③臨床藥師輔助醫(yī)師查房能夠根據(jù)患者的抗生素用藥情況,提出直接的用藥指導,并對抗生素藥物應用情況進行宣講,協(xié)助臨床醫(yī)師完成抗生素藥物合理用藥工作;④建立獎懲機制將圍手術期抗生素藥物用藥的合理情況作為考核指標,以提高臨床藥師工作積極性。
綜上所述,在清潔手術切口圍手術期抗生素藥物應用過程中實施臨床藥師干預,有助于提高抗生素藥物合理應用水平,使圍手術期抗生素藥物的應用更加合理、有效,值得應用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