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仲威
雙相情感障礙躁狂發(fā)作為臨床較常見的一種重度精神類疾病,患者不僅出現(xiàn)精神運動興奮的臨床表現(xiàn),還存在著精神病性癥狀,簡單地說就是抑郁與躁狂癥狀兼并[1]。本病具有容易發(fā)作、治療難度大等特點,給患者和家庭帶來較大的負擔。丙戊酸鹽為臨床治療雙相情感障礙的常用藥,但其具有起效慢、不能快速鎮(zhèn)靜等缺點。近年隨著新藥的不斷研發(fā),喹硫平在雙相情感障礙治療中的應用越來越普遍。現(xiàn)為比較喹硫平與丙戊酸鈉緩釋片在雙相情感障礙躁狂發(fā)作治療中的臨床療效,特作如下研究。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7年9月~2018年10月在本院就診的52例雙相情感障礙躁狂發(fā)作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以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A組和B組,每組26例。A組患者中男14例,女12例;年齡22~60歲,平均年齡(44.25±8.08)歲;病程7~60 d,平均病程(23.71±12.56)d。B組患者中男13例,女13例;年齡20~56歲,平均年齡(43.81±8.40)歲;病程5~60 d,平均病程(23.23±12.26)d。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本次研究的患者均符合雙相情感障礙躁狂發(fā)作的相關診斷標準,年齡>18歲,研究開始前未接受過其他精神類藥物治療;排除伴有嚴重臟器疾病、或其他原因導致的精神異?;颊摺?/p>
1.2 治療方法 A組采用富馬酸喹硫平片(湖南洞庭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10117,規(guī)格:0.1 g/片)口服治療,用藥治療的前4 d日總劑量分別為50 mg(第1天)、100 mg(第2天)、200 mg(第3天)和300 mg(第4天)。從第5天開始逐漸加量,直至增加到有效劑量范圍,一般為350~750 mg/d,共治療為8周。B組患者采用丙戊酸鈉緩釋片[賽諾菲(杭州)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10595,規(guī)格:0.5 g/片]口服治療,起始劑量為500 mg/d,1周內根據(jù)患者的病情及其耐受情況逐漸加量至1000~1500 mg/d,共治療8周。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①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療效判定標準[2]:相關臨床癥狀基本消失,且BRMS評分較治療前明顯降低為顯效;與治療前相比,治療后患者的癥狀有所緩解,BRMS評分有下降為有效;治療后癥狀與治療前比較無明顯差異為無效??傆行?顯效率+有效率。②比較兩組患者BRMS評分降低1/2時間。③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IL-1、IL-10、TNF-α 炎癥因子水平。④比較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包括頭痛、胃腸道反應、嗜睡等。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統(tǒng)計學軟件對研究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 ± 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及BRMS評分降低1/2時間比較 A組患者總有效率為96.15%,與B組的92.31%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354,P=0.552>0.05)。見表1。A組患者BRMS評分降低1/2時間為(2.32±0.57)周,短于B組的(3.87±0.67)周,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t=8.985,P=0.000<0.05)。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IL-1、IL-10、TNF-α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IL-1、TNF-α 水平低于本組治療前,IL-10水平高于本組治療前,且A組患者IL-1、TNF-α 水平低于B組,IL-10水平高于B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A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3.85%,低于B組的30.77%,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6.584,P=0.010<0.05)。見表3。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n(%)]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注:與治療前比較,aP<0.05;與B組治療后比較,bP<0.05
表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n,n(%)]
雙相情感障礙躁狂發(fā)作是重型精神類疾病的一種,會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目前已有研究報道[3],雙相情感障礙躁狂發(fā)作患者不僅精神狀態(tài)欠佳,其認知功能也會出現(xiàn)顯著的降低,尤其是處于疾病急性進展期的患者,其躁狂癥狀會持續(xù)存在,故其注意力水平、執(zhí)行力均會出現(xiàn)明顯的下降。因此,探索快速有效的雙向情感障礙躁狂發(fā)作治療方案至關重要。
本研究將喹硫平與丙戊酸鈉緩釋片應用到雙向情感障礙躁狂發(fā)作治療中,結果發(fā)現(xiàn)A組患者總有效率為96.15%,與B組的92.31%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354,P=0.552>0.05)。A組患者BRMS評分降低1/2時間為(2.32±0.57)周,短于B組的(3.87±0.67)周,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t=8.985,P=0.000<0.05)。A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3.85%,低于B組的30.77%,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6.584,P=0.010<0.05)。說明了喹硫平與丙戊酸鈉緩釋片治療雙向情感障礙躁狂發(fā)作療效相似,但喹硫平起效更快,不良反應更少。丙戊酸鈉緩釋片屬于一種心境穩(wěn)定劑,能夠保護神經(jīng)、抗細胞凋亡,在雙向情感障礙治療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該藥鎮(zhèn)靜效果較慢,而且該藥可損害患者的肝功能、血液系統(tǒng)以及其生殖系統(tǒng),不良反應較多。而喹硫平屬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的一種,同時也是一種心境穩(wěn)定劑,主要通過作用于多種神經(jīng)遞質受體而緩解躁狂癥狀,且能夠與多巴胺、5-羥色胺受體相結合發(fā)揮抗α1腎上腺受體、抗多巴胺、抗組胺受體的作用。姜祥智等[4]的研究也報道,采用喹硫平不會增加患者不良反應,其在臨床應用中的安全性較高與本研究結果相吻合。
此外,相關研究發(fā)現(xiàn)[5],IL-1、IL-10、TNF-α 等炎癥因子表達水平與雙相情感障礙躁狂發(fā)作發(fā)生密切相關。其中,IL-10屬于抗炎細胞因子,由單核巨噬細胞、肥大細胞、T淋巴細胞等合成,能夠抑制抗原特異性單核/巨噬細胞因子釋放,并可減少單核細胞的抗原傳遞能力。而IL-1、TNF-α 均為促炎性因子,IL-1在機體內能夠以自分泌方式分泌出IL-1β 和IL-1α,在腦組織中IL-1α 的含有量極少,而IL-1β 能夠抑制血管內皮細胞增殖,并可誘導血管內皮細胞粘附分子高表達,故有部分學者認為IL-1β 參與了雙相情感障礙的發(fā)生[6,7]。李昱[8]的研究也發(fā)現(xiàn),雙相情感障礙躁狂發(fā)作患者的腦脊液IL-1β 表達水平顯著上升。TNF-α 可激活體內的中性粒細胞和淋巴細胞,并能夠增加血管內皮細胞通透性,促使外周細胞因子通過多途徑進入到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參與到雙向情感障礙、抑郁癥等疾病發(fā)生過程中。本研究發(fā)現(xiàn),治療后,兩組患者IL-1、TNF-α 水平低于本組治療前,IL-10水平高于本組治療前,且A組患者IL-1、TNF-α 水平低于B組,IL-10水平高于B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與丙戊酸鈉緩釋片相比,喹硫平能夠顯著改善雙相情感障礙躁狂發(fā)作患者的血清炎癥因子水平,延緩病情發(fā)展。
綜上所述,喹硫平與丙戊酸鈉緩釋片治療雙相情感障礙躁狂發(fā)作療效相當,但喹硫平的起效時間更快,能夠顯著改善炎癥因子水平,且不良反應更少,這對于控制病情發(fā)展具有更高的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