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題理由
縱觀近年來的高考作文,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全國高考作文已經從一元(話題作文)為主,逐步進入多元(各種命題形式)并存的階段。任務驅動型作文以其思考方向的多向性、思維特點的多重性給考生以更多的表達自由與理性思辨的空間。2020年的高考作文更凸顯了批判性思維的重要,無論是全國卷Ⅰ作文題“管鮑之交”,還是全國卷Ⅲ作文題“如何為自己畫好像”、北京卷作文題“每一顆都有自己的功用”、天津卷作文題“中國面孔”,都在考查考生面對一個抽象的命題時,能否從多元、辯證的角度看問題。
命題趨勢
高考作文命題材料會緊密聯(lián)系日常的學習、生活、思想實際,?;鬄樾?,虛實結合,通過對某一關鍵詞(或核心概念)進行多維解說,引導考生對生活進行感性的認知或理性的思索。
高考作文對思維品質的關注是高考作文命題的重要指向,重視考查考生的批判性思維是大勢所趨。批判是一種健康的求索,它既不盲目相信,也不盲目拒絕,它要求考生對社會現(xiàn)象要有自己的思考,針對問題能形成具備理論支持的判斷。
押題方向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近年來,“網紅”成為一種現(xiàn)象。最近,一段充滿節(jié)奏感的“讀書”視頻——“量子波動速讀”走紅網絡。這讓家長趨之若鶩。而教育學者熊丙奇指出,這與之前的“聞聲識字”等培訓性質類似,“完全沒有科學依據,也違反基本的教育常識”。
在后面緊跟著向同一方向行動叫跟。跟,可能步調一致,可能少走彎路,可能快速達到目標,也可能失去自我……
在班級討論會上,大家對現(xiàn)在網紅的不科學行為以及對盲從行為紛紛發(fā)表了自己的看法。請結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寫一篇作文。
要求:結合材料,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審題立意:
1.整體感知,把握材料的核心話題
這則材料作文是聚焦式話題作文,先給出話題核心詞,有的會界定話題核心詞的概念(注意不是下定義,定義是對于一種事物的本質特征或一個概念的內涵和外延的確切而簡要的說明),有的則不會;其次辯證地陳述核心詞外延的兩方面或多方面表現(xiàn);最后為了讓考生有話可說,給出一兩句發(fā)散性的提示語。這道作文題的核心話題顯然是“跟”。
2.分層理解,領會材料內涵
“在后面緊跟著向同一方向行動叫跟。跟,可能步調一致,可能少走彎路,可能快速達到目標,也可能失去自我?!笔潜敬巫魑牡拿馑?,抓住了這句話也就準確把握了整個材料的立意重點和寫作導向。這一句把上面材料的盲從拓展到“人”“事”“社會”的層面,進一步引導考生激活思維,拓展思維的空間。這樣可寫的內容就豐富多彩起來,考生也就有更多話可說。
參考立意:避免盲從,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理性地跟,保持思考;跟然后超越;自出機杼成風骨,跌宕起伏真人生……
例文賞讀
理性地跟
◎一考生
近兩年以抖音、快手為代表的短視頻快速興起,網紅產業(yè)迎來了一個爆發(fā)的時代。許多青少年,緊跟潮流,扎堆進入,最后卻發(fā)現(xiàn)光陰虛度,網絡紅人也沒做成。為什么會產生如此現(xiàn)象呢?我認為跟青少年盲目跟從不無關系。
古有邯鄲學步,迷失自我,落人笑柄。
今有想當網紅,實力不足,機遇難求。
所以,在人生旅途中,我們要學會思考,理性地跟。
理性地跟,讓馬伯庸成為天馬行空的“文字鬼才”。
在中國當代作家中,馬伯庸沒有盲目地跟隨前人的老路,而是獨辟蹊徑,用推理對真實材料進行解構和猜想,闖出了一條適合自己的寫作之路,使自己躋身于名家之列。試想,如果當年馬伯庸沒有勇闖新路,而是亦步亦趨地跟在別人身后,那么,在這個競爭激烈、優(yōu)勝劣汰的年代,他能夠“飛上藍天”嗎?歷史已反復告訴我們,不能盲目跟從他人,應有自己的想法。只有冷靜思考,理性地跟,才能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發(fā)展之路。
理性地跟,讓東風村成為“電子商務板式家具第一村”。
在宜家家具風靡全球之時,東風村村民緊跟風潮,生產這類風格的家具,在淘寶上大賣特賣。但東風村村民并沒有被眼前的利益遮住眼睛,而是開始自己設計、制造家具,堅持創(chuàng)新突破。試想,如果東風村村民面對蠅頭小利在那沾沾自喜,會獲得“中國淘寶村”的稱號嗎?如果村民一味地模仿宜家,今天你我能看到一個美麗富饒的新農村嗎?正是東風村村民的理性跟隨,才有了今天的輝煌。
理性地跟,讓中國高鐵成為全球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從時速幾十公里的綠皮車,到時速350公里的高鐵,中國高鐵已成為我國“走出去”的一張靚麗名片。回望我國高鐵發(fā)展歷程,跟隨、學習別人只能取得一時的成功,只有走自主創(chuàng)新的發(fā)展道路,才不會在時代發(fā)展中迷失。如果當時我國同意用“技術換市場”,靠外國高鐵巨頭在國內做合資企業(yè)的模式來推動高鐵發(fā)展,中國高鐵會迎來歷史的高光時刻嗎?正是中國高鐵人學習他國經驗,沒有生搬硬套、亦步亦趨,而是理性地跟,才最終取得突破,領先西方國家。
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如果做事情不去思考,盲目跟隨,最終倒霉的不單單是自己。
最近走紅網絡的“量子波動速讀”,據說能在1到5分鐘內看完一本十萬字左右的書籍,而且過目不忘,令無數家長趨之若鶩。這明顯違背基本教育常識的騙術能夠大行其道,我想跟許多家長盲目跟從的心理不無關系。是他們的盲目跟從,才讓騙子大肆斂財;是他們的盲目跟從,讓孩子成了騙術下的受害者,也抹殺了孩子的童真??杀蓢@!
所以,我們在跟著前人的足跡時,要尋求經驗與教訓,走出自己的路,更要學會思考,不盲目,不盲從,理性跟隨。
理性地跟,才能跟出不負此生的個人天地;
理性地跟,才能跟出不忘初心的偉大時代;
理性地跟,才能達到“云在青天水在瓶”的境界。
諸君,努力吧,理性地跟。
點評
本文很好地示范了“點——線——面”的議論文范式,層層推進,每個典例之后都十分嚴謹地運用假設論證推理分論點,結構嚴謹。作文句式整齊,多用短句,富有說服力,值得借鑒。
延伸訓練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1:都說“謠言止于智者”,但在信息爆炸的互聯(lián)網時代,做“智者”,顯然比較困難。人們認知能力有限,知識存在盲點,網絡謠言又善于緊抓時代熱點、民生焦點和社會痛點,這些都讓網絡謠言的傳播速度更快,傳播范圍更廣,社會危害也更大。
材料2:2020年4月5日,作為武漢首對接種新冠疫苗試驗志愿者夫婦,張晶和趙威結束醫(yī)學隔離觀察。對這次參加新冠疫苗志愿者,丈夫笑著說:“難道你真不怕?萬一我們倆都沒……就只剩小朋友一人了!”張晶說:“不怕,我相信祖國,相信陳薇院士的科研團隊?!痹谛排c不信之間,既有理智與情感的糾結,也有人性與靈魂的拷問。
請結合以上材料,聯(lián)系自身實際,寫一篇作文,體現(xiàn)你的思考,闡述你的看法。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審題立意:
文題第一則材料里,網傳的消息是傷害他人名譽和尊嚴的謠言,是不可信、不能信、不能傳播的,對此,我們“不信”的態(tài)度要明確、堅定。第二則材料談到了張晶和趙威夫婦信心滿滿,無條件地將自己的生命交給祖國的科研團隊。這樣的“信”,是我們應該肯定、褒揚、贊頌的。
兩則材料,一個是呼吁“不能信”,一個是肯定“要相信”,它們的區(qū)別就在于面對的對象不同??忌梢詮囊韵聨讉€角度考慮:信與不信,究竟以什么為依據?該如何“信”,又該如何“不信”?立意一定要高,不能簡單地停留在“相信某事”和“不相信某事”的層面,而要上升到道德、人性、社會的高度。
參考立意:讓真相跑過“謠言”;向網絡謠言說“不”;相信祖國和人民;赤子情懷,以信為本;不信不立;信任即是大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