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文娟 新疆醫(yī)科大學厚博學院
對一本教材進行分析對教材設計和編排、教學方法的選擇、教學內容的安排、教學目標的制定既有理論指導意義又有實際應用價值?!缎聦嵱脻h語課本》(以下簡稱《新實用》)是由劉殉主編的一部影響較大的對外漢語綜合性教材,在教材的框架設計、選材、訓練體系等方面都有其獨到之處,是一套很有特色的又比較成功的對外漢語教材。分析《新實用漢語課本》的長處和編寫經驗以繼承和吸收,剖析其短處和不足并加以改進是一項重要而有意義的工作。
本研究對《新實用》生詞語的分析包括:每課生詞語數(shù)量、等級分析、生詞語復現(xiàn)率。
1.生詞語數(shù)量分析
《新實用漢語課本》(第一冊)共收錄生詞語數(shù)294 個,生詞語最多的是第十一課、第十二課各30 個,最少的一課是第一課7個,平均每課生詞語數(shù)21 個。各課生詞數(shù)分布均勻,總體上的態(tài)勢是由少到多,緩慢增加。
2.生詞語等級分析
本文采用《漢語水平詞匯與漢字等級大綱》(1992 年出版,2001 修訂本。)的標準對詞匯進行分級。對于課文中出現(xiàn),但是《等級大綱》中未收錄的詞語,本文標記為:綱外詞匯。另外,課文中出現(xiàn)的專有名詞未統(tǒng)計在內。
《新實用漢語課本》(第一冊)中初級階段主要學習的甲級詞231 個占78.5%,乙級詞31 個占10.5%,應在中高級階段學習的丙級詞6 個占2.0%,丁級詞6 個占2.0%,綱外詞為20 個。主課文中出現(xiàn)的乙級以及丙丁級和超綱詞共63 個占21.4%。雖然生詞表中詞匯等級以甲級為主,但乙級、丙級、丁級和綱外詞所占比例也不小,這樣的編排對于初級水平的學習者來說有一定的難度。
3.生詞重現(xiàn)率分析
《新實用》(第一冊)用*對重復出現(xiàn)的生詞進行了標記,此處筆者只分析生詞表中編者標記過的生詞的重現(xiàn)率,對課文、練習及解釋中的重現(xiàn)暫不作分析。重現(xiàn)的生詞共47 個,占生詞總量(294 個)的16%,生詞重現(xiàn)次數(shù)為2 次,重現(xiàn)率為14.3%。但編者在教材編寫時的確注意到復現(xiàn)率對詞匯學習的影響,在編寫時也盡可能讓生詞尤其是常用詞多次出現(xiàn),以強化提高。
4.生詞重現(xiàn)間隔分析
艾賓浩斯遺忘曲線表明,遺忘在學習之后馬上開始,最初速度很快,以后逐漸減慢。第二天遺忘得最快最多,需要復習的時間也最長。《新實用》(第一冊)共14 課(其中第六課和第十四課為復習課),供每周五學時的漢語初學者第一學期12 周使用。第一課至第六課按兩周教三課時計,四周學完;第七課至第十四課每周一課,八周學完,平均每周1.2 課,每學時0.23 課。結合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及教材的教學體例,故詞匯在學習之后在本課內復現(xiàn),可認為是合理有效的復現(xiàn)區(qū)間。
1.語言點數(shù)量分析
《新實用》(第一冊)共計語言點33 個,最多4 個語言點,最少0 個語言點。語言點編排特色是前六課平均每課1 個語言點,適合初學者認知心理。第七課至第十四課語言點增多至平均每課3.4 個語言點,是語言點的第二次循環(huán),呈螺旋式上升。兩次循環(huán)環(huán)環(huán)相扣,可以加深學習者對語言結構和功能的掌握。
2.語言點等級分析
“為了操作的方便,把助詞“了”(即語氣助詞“了”)作為分界線,將初級階段教學語法項目分成兩部分,稱之為‘了’前、‘了’后語法項目”。[1]《新實用》(第一冊)中甲級語言點33 個占語言點數(shù)的100%,且都屬于“了”前語言點,遵循了先易后難,由淺入深,由簡到繁等循序漸進的原則,有利于學習者由易到難慢慢推進語法的學習及鞏固。
1.課文文字數(shù)量分析
《新實用》(第一冊)各課總字數(shù)、總句數(shù)、話輪數(shù)的編排基本上是從少到多、逐步遞增,課文篇幅有兩次循環(huán),呈螺旋式上升。這讓學習者有一個緩沖并及時鞏固的過程,可以慢慢積累詞匯量。書中總字數(shù)和總句子數(shù)最多的一課為第十四課共509 個字,45 個句子,且本課最長句子35 個字,卻只有10 個話輪,雖然是最后一課復習課,但這樣的編排在體現(xiàn)交際性特點方面略顯不足。
2.課文題材分析
筆者按《高等學校外國留學生漢語教學大綱》(長期進修)對《新實用》(第一冊)課文話題進行統(tǒng)計。本冊教材6 種話題共40 個交際項目,平均每課2.86 項,話題功能涉及廣泛,與學生日常生活息息相關,通過社交表達、情感表達、情況表達等話題幫助學習者綜合運用日常生活中各種熟悉的交際項目,根據(jù)不斷交流的需要,逐步掌握新的話題表達形式,具有實用性、針對性、多樣性特點。
根據(jù)《漢語水平詞匯與漢字等級大綱》的要求認為:甲級詞匯多出現(xiàn)在主課文中,乙級以及丙丁級和綱外詞多出現(xiàn)在補充詞中,這有利于對不同難度的詞匯進行分類,也有利于學習者由易到難階梯性地掌握詞匯。[2]但是《新實用》(第一冊)主課文的生詞中乙級、丙丁級和綱外詞共占21.4%,雖然多數(shù)為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詞,但如果將適量的乙級、丙丁級和綱外詞適當?shù)鼐幣旁谘a充詞而不是編排在生詞表中會更有利于區(qū)分詞匯難度,也更有利于減輕初學者中較低水平學習者學習詞匯的負擔。
語言點在前六課和后八課,無論是數(shù)量上還是等級上都出現(xiàn)了兩次循環(huán),呈螺旋式上升,有利于學習者學習和鞏固所學語言點。語言點等級均為甲級,且遵循了循序漸進的原則,適合初學者。
編者對每課所涉及并要求掌握的話題都進行了標記,且每課均配有相關的插圖,增加了教材的趣味性。課文篇幅及話輪也呈遞增趨勢,遵循了由易到難的原則。但最后一課,無論是總字數(shù)還是句子數(shù)都最多,而話輪卻只有10 個,在體現(xiàn)交際性特點方面略有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