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微
(齊齊哈爾大學,黑龍江 齊齊哈爾 161006)
院校在實際開展大學生教育工作時,除了要關注學生的個人學習成績之外,還要關注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情況,尤其是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兩個方面。目前,許多學生都沒有意識到學習心理健康課程的重要作用,缺乏學習的積極性,這就使得教學工作的有效性無法得到充分的發(fā)揮,這是目前各個院校需要解決的重點問題。
亞健康指的是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處于健康和疾病之間,在日常生活中沒有明顯的表現(xiàn),但是在學校內存在有不合群的情況。比如,學生不善言辭,無法融入到班級集體當中。同時,學生在日常學習過程中不愿意參與校園集體活動,學習狀態(tài)相對較為封閉。這就是一種亞健康的狀態(tài),造成這個問題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學生的心理壓力無法得到及時的排解,或者受到過校園暴力。這還需要院校從校園管理角度,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
目前,許多大學生自身缺乏珍愛生命的觀念,在受到外界的壓力之后,情緒極端不穩(wěn)定,容易出現(xiàn)傷害自己或傷害他人的舉動,從而引發(fā)悲劇。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凸顯了生命教育理念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當中的重要作用,但是,從實際工作情況來看,許多院校在生命教育方面的宣傳工作沒有落實到位,導致學生對生命的認識非常有限。這些都是院校在教學育人過程中需要解決的重點問題。
大學階段是學生健全人格的關鍵階段,在這個過程中,院校通常都會設置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分析學生的性格特點和心理健康程度。通過科學合理的宣傳教育,引導學生糾正自己錯誤的思想問題,推動學生個人全面健康發(fā)展。運用生命教育理念符合時代的發(fā)展要求,教育工作倡導平等的教學觀念,這就要求學生意識到生命的平等性,學會尊重生命、熱愛生命,避免遇到挫折和打擊之后就偏激的選擇輕生,同時,還可以避免學生之間出現(xiàn)矛盾之后發(fā)生校園暴力事件。這就凸顯出了生命教育理念的重要作用,值得在教學工作中推廣應用。
以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理念之間的教學關系為例展開討論,院校設置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保證學生的個人身心健康全面發(fā)展,關注的是學生是否具備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這是教學改革的基本要求,應建立在珍愛生命的基礎上,由此可知,生命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順利開展的前提,而心理健康又是促進學生個人發(fā)展進步的關鍵?;诖?,院校在進行教學指導工作時,可以考慮將生命教育理念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融合起來,在降低教學工作難度的基礎上,達到教學工作的基本目標。
在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學工作時,院校必須要建立健全的校園管理機制,完善教學管理制度,為教學工作的有序運行提供基礎保障。為了避免管理制度過于嚴苛而導致學生產(chǎn)生逆反心理,院校可以讓學生參與到管理工作環(huán)節(jié)中,安排學生擔任管理委員,并積極采納學生的意見和建議。具體的管理模式可以設置為:心理健康教師直接與各個班級的心理委員溝通,然后,由心理委員定期根據(jù)教師布置的任務與其他學生交流,通過這種方法來了解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上遇到的困難,掌握學生現(xiàn)階段的心理變化情況。因為同齡人之間的溝通交流比較容易讓學生放下戒備心,更容易打開話題。最后,教師可以定期進行生命教育的宣傳,設置一些心理健康測試,并結合測試結果合理制定下一步的教學計劃。
大學生的生活、就業(yè)壓力帶給他們一些負面的情緒,在這時,就需要教師幫助他們走出不良情緒的漩渦,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對教師的教學能力有著較高的要求。為了保證教學質量和效率,院校除了要加大資金技術投入,健全基礎教學工作設備之外,還應當定期對教師團隊進行教學培訓工作,分析教師的教學觀念是否符合教學工作需求。同時,要注重對教師教學素質的提升,讓教師充分意識到學生是教學工作的主體。要考察教師的心理健康程度,保證教師的自身涵養(yǎng)能夠對學生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積極影響。在這方面,院??梢圆扇∶嫦蛏鐣M高技術、高素質人才的方式,提高整體教學團隊的工作水平??梢栽O立教師管理機制,通過提高教師薪資待遇的方式,提高教師工作的積極性。
有效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推動教學工作順利開展的基礎前提。針對這個問題,在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學工作時,各個院校都應積極舉辦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比如,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定期安排學生觀看教育類的短片,并要求學生寫出觀后感。還可以組織學生探望孤寡老人,或者開展一些體育比賽活動。同時,院校需要重點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利用文化教育活動對學生進行熏陶和感染。在這方面,可以定期開展一些文藝類的比賽活動,比如歌舞比賽、繪畫比賽、辯論賽等。讓學生在活動當中充分感受到集體的力量,提高學生與人交往的能力,這是解決大學生心理亞健康問題的重要方法。
院校在研究優(yōu)化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時,應當規(guī)范校園管理機制,安排學生擔任心理管理委員,讓學生之間相互溝通交流。應定期開展宣傳教育工作,可以設置一些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鼓勵學生參與到活動當中,通過這種方法讓學生走出封閉狹隘的“小圈子”,能夠真正融入到班集體乃至學校的“大圈子”中來。這還要求院校積極對教師展開教學能力培訓,保證教師的教學素質滿足新時代的學生個人發(fā)展進步需求,推動教學工作的有序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