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嚴
(廣西現(xiàn)代職業(yè)技術學院 黨委宣傳部,廣西 河池 547000)
形勢與政策課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學生進行形勢與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陣地,是每個學生的必修課程,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擔負著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課程的教學目標和主要任務是著重進行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和基本經驗教育;進行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形勢、任務和發(fā)展成就教育;進行黨和國家重大方針政策、重大活動和重大改革措施教育;進行當前國際形勢與國際關系的狀況、發(fā)展趨勢和我國的對外政策,世界重大事件及我國政府的原則立場教育;進行馬克思主義形勢觀、政策觀教育[1]。該課程具有思想性與知識性、時效性與穩(wěn)定性、靈活性與規(guī)范性的特點。
為加強對思政教材規(guī)范化管理,教育部推薦高校形勢與政策課教材統(tǒng)一使用中宣部《時事報告》雜志社編輯出版的《時事報告》(大學生版),其配套PPT多媒體課件權威性、釋疑性、針對性、教育引導性都很強,成為“引導大學生準確理解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的重要渠道[2]。但美中不足的是很多教師在使用這些多媒體課件授課時,使用較陳舊版本軟件進行簡單修改,不能適應信息化教學發(fā)展的形勢,容易忽略內容的時效性、實踐性、互動性等,因而影響學生學習的興趣。特別是線上教學持續(xù)較長時間,學生兩極分化現(xiàn)象凸現(xiàn),教師無法面對面監(jiān)督。為此,對多媒體課件設計制作、教學方式方法等進行創(chuàng)新設計十分必要。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承擔著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3]。因此,作為思政課重要組成部分的形勢與政策課程,重點不僅在于“教學”更在于 “育人”?,F(xiàn)在的高校學生,是伴隨著信息化技術成長起來的一代人,受網絡及信息化新技術的深刻影響,因此針對這種情況,《時事報告》(大學生)版配套PPT多媒體課件,能及時關注社會和信息化發(fā)展,立足“立德樹人”的教學理念,注重將信息化融入形勢與政策課程中,通過現(xiàn)代化的技術手段及時高效傳遞信息,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為思政課教學實踐服務,促進學生全面成長。然而該課件雖然使用了信息化技術手段進行教學,但在實際教學中,學生對形勢與政策課興趣不濃,抬頭率不高,這是一種信仰的缺失,同時也是教學的失敗[4]。
形勢與政策課程多媒體課件創(chuàng)新設計最重要的內容就是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主動性,踐行“立德樹人”的教學理念,積極培育和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作為授課教師,必須確立“立德樹人”的教學理念,針對網絡新時代特性,在教學步驟安排、PPT課件設計、 課堂教學組織等方面進行改革創(chuàng)新,增強感染力、時效性、實踐性和互動性,調動大學生參與形勢與政策課教學的熱情和興趣,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讓學生有更多的獲得感,達到培根鑄魂的育人目標。
形勢與政策課多媒體課件創(chuàng)新設計,對提升課程親和力的探索非常重要。提升課程親和力,可以通過多媒體課件版本更新、增強課件內容的時效性、實踐性、互動性等方面實現(xiàn)。更新多媒體課件版本,使其功能更強大,使用更方便,適應學科發(fā)展的形勢與學生信息化時代成長需求;增強課件內容的時效性,使其緊跟最新形勢與政策的步伐,以最新的資訊與案例,充分發(fā)揮好形勢與政策課傳道解疑釋惑的育人功能;增強課件內容的實踐性,選擇大學生身邊的“鮮活故事”、紅色革命文化和優(yōu)秀民族文化等,讓學生印象中“枯燥古板”的形勢與政策課變得有可讀性,為大學生播下真善美的“種子”;增強課件內容的互動性,厘清教師與學生的主導和主體地位,使學生參與度高,充分發(fā)揮形勢與政策課對大學生的價值引領功能。
信息化時代的大學生,個性鮮明,他們非常注重對授課教師在整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表現(xiàn),特別是教師的個人魅力和授課水平。通過學生在抖音等平臺發(fā)布的“我最喜愛的老師”短視頻可看出,最受學生歡迎的大都是專業(yè)技術過硬、多媒體制作精美、態(tài)度與時俱進的各類授課教師。他們讓學生敬佩,能改變學生對形勢與政策課教師“一本正經”形象的看法,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學生甚至甘愿做老師的“粉絲”。教師善于對多媒體課件進行創(chuàng)新設計,融時效性、實踐性、互動性為一體,成為學生學習榜樣,自然會擁有大量學生“粉絲”。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更易激發(fā),更易成為推動形勢與政策課程教學的主體力量,從而讓形勢與政策課程 “活起來”。
要吸引學生在線學習的興趣,多媒體課件必須在令人賞心悅目、獲取美的享受方面下功夫,要將內容與形式完美結合起來的課件才是最成功的課件。很多教師使用《時事報告》雜志社編輯出版的《時事報告》(大學生版)配套PPT多媒體課件,大多采用Powerpoint 2013版,甚至是2003-2007年版,功能與最新2019版相比,在演示效果、模板選擇、轉場特效、動畫設計等方面落后甚遠,對原PPT進行創(chuàng)新設計的提升空間不大,因而難以適應科技發(fā)展的形勢以及線上教學高質量課件授課的要求。
形勢與政策課的教學內容通常是學期開學前就固定下來,這就使課程時效性的本質屬性難以體現(xiàn)。國際國內形勢政策日新月異、風云突變,固定內容、提前制作的PPT里的很多資訊往往落后于現(xiàn)實,跟不上形勢的快速發(fā)展。加上部分教師只是簡單地把這些PPT全盤接收,轉手就“倒賣”給學生,并用照本宣科式的授課方式,對學生所關心的熱點問題涉及不全,時效性不強,套話多,新近案例少,因此學生獲得感不強,學習興趣不高,導致教師授課難以實現(xiàn)課程教學目標,完成教學任務。
著名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的觀點,強調教育與學生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全國一盤棋”制作的形勢與政策多媒體課件,過于全面綜合而缺乏實踐性,不能結合所有學生的專業(yè)特征,因而難以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無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于具體的事件,往往是傳統(tǒng)的理論分析,缺少入情入理的感性投射,案例遠離學校和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讓人覺得遙不可及,不能使學生感同身受,導致形勢與政策課程學習與專業(yè)教育、學生生活兩張皮現(xiàn)象。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chuàng)新,要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盵5]配套的形勢與政策課程PPT多媒體課件中,過于強調其思想性、理論性,而生動性、活潑性、趣味性略顯不足,中規(guī)中矩、千篇一律的“標題—目錄—授課內容—思考題”框架,設計創(chuàng)意匱乏;視覺聽覺沖擊力不強,表現(xiàn)形式顯得較為呆板;情感因素不夠豐富,缺少人情味和親和力,沒能觸動學生的靈魂深處,造成學生參與度不高。
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強調:“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jié)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導和栽培。我們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就是要理直氣壯開好思政課,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盵5]為使疫情期間形勢與政策課線上教學“有知有味”,筆者深挖教學內涵,在課件設計制作上勇于創(chuàng)新,使用最新課件制作軟件,適應科技發(fā)展的形勢,課件感染力不斷增強,內容的時效性、實踐性和生動性大幅提升,在線上教學應用中提升學生抬頭率、點頭率、回頭率得到有效提升。
隨著常用多媒體課件制作軟件Powerpoint的不斷更新,其功能也變得越來越強大,演示效果也越來越流暢生動,使觀看者產生了更強烈的視覺沖擊感;自帶的精美模版,可以替換內容快速制作出精美大氣的幻燈片;超炫轉場特效,使制作的課件科技感十足。強大的技術支撐給筆者在進行形勢與政策課多媒體課件再創(chuàng)作和提升作品感染力方面提供了便利。線上教學期間,筆者就4個形勢與政策課程專題教學課件,利用最新2019版課件制作軟件,選用了不同類型的模板進行了再創(chuàng)作,在保持與教學內容的相關性、一致性的同時,通過不同圖形、色彩的搭配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給學生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大增,教學效果大大提高。比如“堅決打贏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 專題課件原以表現(xiàn)明朗、雅致、柔弱感較強的淺黃色系為主,筆者在進行再創(chuàng)作時大膽使用高級灰為底色,配合大量白衣天使圖片,白色字體及凸顯關鍵字的紅色字體,在平靜的空間中表現(xiàn)出獨特的靈魂美;而以“激揚新時代愛國主義的磅礴力量”為專題的課件模板原來用淺黃底色和大量紅色圖形、點線等暖色系,給人溫暖,充滿正能量,很適合愛國主題,因此筆者保留原設計;以“確保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為專題的課件原采用淺灰+豎條紋底色,屬冷色系,筆者就在模板上添加了一層黃色蒙版,透明度調至60%并設為底層,使其呈現(xiàn)出一種明快、亮麗、溫暖而崇高的感覺,有豐收喜悅的視覺沖擊力,充分表現(xiàn)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的決心和希望;以“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為專題的課件原為白色底色,筆者修改為略帶抽象線條,沉穩(wěn)且科技感較強的藍色,緊扣“網絡”這個科技主題。
既然PPT多媒體課件存在時效性不足的問題,作為教師,就不能只做“二傳手”,課前應該根據(jù)形勢發(fā)展,增添相應內容,增強時效性。筆者在“堅決打贏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專題中,增加了習近平總書記對疫情防控工作發(fā)出的最新指示視頻,讓大家增強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的信心;“激揚新時代愛國主義的磅礴力量”專題則補充了“戰(zhàn)疫”最美逆行者的身影和事跡,讓學生感悟那身影透著的勇敢、執(zhí)著和責任;“確保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專題增添2020年3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zhàn)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講話的金句,把抗擊疫情中展現(xiàn)出來的中國力量轉化決戰(zhàn)脫貧攻堅的動力;“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增補最新網絡疫情有害信息的案例,培育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在以上解決形勢與政策課程教學時效性問題中,筆者嘗試著采用最新的資訊和案例,立場正確,內容鮮活,說服力強,能引起學生的關注和共鳴,保持注意力。
形勢與政策多媒體課件以“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為原則,聯(lián)系學生的切身利益,結合熱點難點及日常生活的案例,激發(fā)學生聽課熱情,“做學生錘煉品格的引路人,做學生學習知識的引路人,做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引路人,做學生奉獻祖國的引路人?!盵6]教材配套PPT多媒體課件在聯(lián)系學生的切身利益、思想熱點難點方面做得不錯,但缺少根據(jù)各地各校實際,聯(lián)系學生的日常生活的案例,這就需要教師課前適當填補。筆者在“堅決打贏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專題”“‘戰(zhàn)疫’路上,書寫青春無悔” 板塊中,插入本學院學子“戰(zhàn)疫”寄語的視頻和留言,讓學生產生心靈的碰撞,釋放正能量;“激揚新時代愛國主義的磅礴力量”專題采用本學院大學生爭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引領者和志愿者,身著民族服裝,進行民間剪紙表演的圖片,闡述“樹立文化自覺,做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者、弘揚者”的觀點,事實勝于雄辯;講授“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專題,發(fā)起“簡要說說你在生活中遇到的網絡安全方面的經歷”的討論,一石激起千層浪,提醒學生提高網絡防范意識,提升網絡安全防護能力。對于這些發(fā)生在學生身邊的鮮活案例與討論,學生更感興趣,更覺可信,也更易于,掌握所學知識。
疫情防控期間的線上教學過程中,教師無法面對面了解學生的聽課情況,學生的關注度無法把控。要引起學生的關注,讓學生成為教師的粉絲,增強PPT設計的生動性不失為一個好辦法。筆者擯棄多數(shù)形勢與政策課程PPT多媒體課件千篇一律的“標題—目錄—授課內容—思考題”的框架,創(chuàng)新方法,使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幽默風趣的表達,如新媒體、大數(shù)據(jù)、影視資料,AR虛擬技術等,想方設法增強課程的生動性。如在“堅決打贏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專題中以AE技術制作磅礴大氣的動畫視頻《戰(zhàn)武漢》,引出“戰(zhàn)疫”主題;在每一個內容板塊前,用簡短的話語勾起學生的求知欲,如用“我不知道你是誰,我卻知道你為了誰!”簡短的歌詞,配上穿著防護服,看不見容顏的白衣天使頭像,把大家引到“與病毒較量,‘中國脊梁’在行動”這一內容板塊,過渡自然而真切;在“武漢必勝、中國必勝!”的結束語中,緩緩響起張學友“戰(zhàn)疫”公益歌曲《等風雨經過》的旋律,學生心里涌現(xiàn)出“風雨過后,微笑相見”的期待。學生紛紛點贊這一堂課,認為是“戰(zhàn)疫思政”最好的精神食糧。
經過再加工,創(chuàng)新設計的形勢與政策課程多媒體課件融思想性、理論性、生動性于一體,使用新版本軟件設計簡單新穎,時效性設計緊跟形勢,實踐性設計緊扣學生,生動性設計吸引力強,線上教學應用便捷有效,理論闡釋與實際問題分析緊密結合,使學生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彰顯形勢與政策課的魅力。通過本課件的線上教學應用,實現(xiàn)課程教學的目標,極大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聽課率高,在思維碰撞中獲得新知識、新感悟,對思政課的獲得感不斷提升。簡潔清晰、內容豐富的多媒體課件加上教師富有激情的授課,這樣有情有義、有滋有味的思政課教學,必將能夠有效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圩印?,增強“四個自信”,打牢成長成才的科學思想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