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琪 煙臺廣播電視臺
當前,互聯(lián)網(wǎng)屬于人們開展信息交換活動的主要工具,在融合電視、廣播等相關內容的基礎上,立足于PC 端、移動客戶端形成了一種新型融媒體形式,即短視頻,并得到了人民群眾的青睞,產(chǎn)生了廣泛傳媒效應。基于此此種融媒體環(huán)境,制作高質量新聞短視頻,除了可以將新聞制作包含的專業(yè)化能力展現(xiàn)出來之外,還能夠對新聞傳播生產(chǎn)效用進行拓展,進而影響和引導社會輿論。
融媒體新聞短視頻時間十分有限,進而在對內容進行設計的過程中,需確保能夠運用最短時間將信息呈現(xiàn)在受眾面前[1]。通過分析瀏覽量高的案例,其最為顯著的特點為開篇留人,例如抖音平臺中的四川觀察官方賬號,在短短1 個月時間內漲粉1000 多萬,分析其短視頻能夠發(fā)現(xiàn),視頻“畫風”較為統(tǒng)一,中間用于對視頻畫面進行呈現(xiàn),上下則標注顯眼的大字幕。
同時,央視也對四川觀察走紅進行了分析,視頻中餅叔指出,觀察觀察改變了觀眾對于本地融媒體的認知,網(wǎng)感、質量、速度均在線,且無論如何破圈,傳統(tǒng)媒體人的本領不能丟,內容真實、消息迅速、稿源渠道豐富。要想在人們碎片化時間之中引導其融入到瀏覽活動中,大部分視頻內容會運用新穎的標題,并放在顯眼的位置。對于大部分制作人而言,應在5s 內吸引住用戶的眼球和關注,此點決定著短視頻是否能夠成功。所以,對短視頻予以制作的過程中,需要全面落實謀篇布局的基本原則,并設置一定懸念,凸顯出內容存在的矛盾之處,進而迅速調動用戶興趣,結合故事主體內容對其予以闡述,然后再對開頭設置的懸念進行解答。
對于傳統(tǒng)新聞視頻而言,十分嚴肅,特別是時政新聞,進而影響了部分群體的關注。所以,制作短視頻內容時,應轉變整體嚴肅性的情況,在明確實用性的同時,選擇適宜角度,讓新聞內容能夠接地氣,并擁有更多情感,引起受眾的共鳴。另外,在展現(xiàn)方式上,短視頻需不斷進行創(chuàng)新,采取解說和無解說的方式,以側面第一人稱的角度讓新聞信息共鳴性得到增強,并采取自然、直觀的敘事方式,展現(xiàn)出新聞信息的主題內容[2]。與機械化的解說方式相比之下,此類方式能夠對新聞信息進行更好的傳播。在實際制作方面,需要落實好后期音效處理等相關工作,以便于讓用戶能夠收獲不同感官體驗。并且,制作時還應通過動畫等方式進行展現(xiàn),滿足當前短視頻內容視覺的相關需求,合理轉換畫面,確保整體清晰程度,進而防止視頻內容過于單一。
對視頻素材進行挑選的過程中,需保證新聞素材具備的真實性,這屬于新聞傳播最為基礎的一項原則[3]。并且,在確保素材真實性的基礎上,視頻內容也應和事件完全一致,不得扭曲捏造,然后分析新聞事件是否適合通過短視頻的方式發(fā)布,整個視頻內容需要圍繞新聞事件展開,促進新聞傳播效率的提高。積極探究文字在短視頻中發(fā)揮的作用,受眾對短視頻內容予以觀看時,一般會結合文字內容分析視頻內容,因此短視頻需重視和文字報道之間的結合,進而提高內容信息量。另外,加強素材內容可信程度,可促進新聞短視頻價值的提高;新聞短視頻還可以將文字傳播轉化成字幕,以便于受眾能夠更加方便的瀏覽。
綜上所述,要想適應融媒體時代,傳統(tǒng)電視新聞媒體應進行積極的轉型。對此,新聞從業(yè)工作者需要在融媒體新聞短視頻制作中運用新思維、新技術,如此一來優(yōu)質內容才不會由于傳播渠道改變而被淹沒。并且,在融媒體趨勢下,高質量短視頻制作需要新聞內容、形式等滿足更高要求,內容優(yōu)質化和推送精確化將是未來短視頻領域的核心競爭力,只有牢牢地抓住這一核心競爭力,才能在媒體競爭更加激烈的當下站穩(wěn)腳跟、激流勇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