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恩,王 泓
(哈爾濱工程大學,黑龍江哈爾濱150001)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指出: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具有“堅持黨的集中統(tǒng)一領導,堅持黨的科學理論,保持政治穩(wěn)定,確保國家始終沿著社會主義方向前進的顯著優(yōu)勢”[1]19-20。中國共產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黨的集中統(tǒng)一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最大、最根本的政治優(yōu)勢。《決定》高度概括和提煉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13 個顯著優(yōu)勢中,黨的集中統(tǒng)一領導優(yōu)勢處于之首、之統(tǒng)領的位次。這一優(yōu)勢在中國共產黨近百年的歷史實踐中,在新中國70 多年歷程中已得到充分證明。在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戰(zhàn)斗中,又進一步得到檢驗。中國共產黨的集中統(tǒng)一領導優(yōu)勢決定了我國抗“疫”之效、抗“疫”之功。
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發(fā)是對執(zhí)政黨的全方位大考,是對社會制度體制的全方位檢驗,特別是對執(zhí)政黨執(zhí)政能力、反應能力、黨群關系及社會動員機制的考驗。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沉著應對,冷靜決策。2 月23 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統(tǒng)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fā)展工作部署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新冠肺炎疫情發(fā)生后,黨中央高度重視,迅速作出部署,全面加強對疫情防控的集中統(tǒng)一領導?!盵2]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黨中央多次召開政治局常委會,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作出重要部署,為抗“疫”取得重大成效起到了根本性、關鍵性的作用,凸顯了中國共產黨巨大的權威性和一呼百應的組織力、戰(zhàn)斗力和生命力,這是中國共產黨獨有的特質和政治優(yōu)勢,是中國革命、建設、改革開放不斷走向勝利,以及新時代實現“兩個一百年”偉大目標的重要保證。
中國共產黨實行民主集中制的組織原則,嚴密的組織層級打造了強大的戰(zhàn)斗力。中國共產黨完全不同于西方政黨組織,它是以民主集中制為組織原則,以嚴明的紀律、嚴密的組織層級組成的政治組織。作為擁有9000 多萬名黨員、460 多萬個基層黨組織的世界第一大執(zhí)政黨,中國共產黨的組織是由包括黨的中央組織、地方組織、基層組織所構成的嚴密組織,這與西方缺乏地方組織和基層組織支撐的政黨有質的區(qū)別。對此,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黨是按照馬克思主義建黨原則建立起來的,形成了包括黨的中央組織、地方組織、基層組織在內的嚴密組織體系。這是世界上任何其他政黨都不具有的強大優(yōu)勢。”[3]科學闡釋了中國共產黨的組織體制和內在力量之源。中國共產黨嚴密的組織紀律,使中央、地方、基層三個組織層級步調一致,全黨服從中央,黨中央一聲令下,全黨統(tǒng)一行動,聽從黨中央的安排和調動。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中國共產黨突出加強黨的政治建設,踐行“兩個維護”,使全黨的步調更加協(xié)調一致、更加自覺,因此有了更強大的動員力、號召力,凸顯了全面集中統(tǒng)一領導的優(yōu)勢。
在黨的組織體系構成中,黨中央是大腦和中樞,對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起著集中統(tǒng)一領導的作用,有著高度權威性和一聲令下、一呼百應的組織力、動員力、執(zhí)行力、號召力,由此形成了中國共產黨獨有的政治優(yōu)勢。這次抗“疫”斗爭之所以取得成效,就在于黨的集中統(tǒng)一領導的堅強有力。2020 年1 月7 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對抗“疫”工作及時做出安排部署。1 月20 日,習近平總書記對抗“疫”防控做出批示。1 月25 日,又召開政治局常委會對抗“疫”再研究、再部署、再動員。此后黨中央又先后召開3 次政治局常委會,專題部署、安排抗“疫”及復工復產問題。2 月10 日,習近平總書記又親自到北京市考察調研并做出重要決策,使得在全世界“疫”情泛濫的情況下,我國疫情防控形勢積極向好的態(tài)勢不斷擴展。由此可見,在黨和國家發(fā)展遇到重大突發(fā)事件的關鍵期、突發(fā)事件的攻堅期,中國共產黨特別是黨中央領導核心力挽狂瀾、指揮若定的領導力、決策力、動員力,彰顯出大黨強大組織體系及廣大黨員沖鋒陷陣、不怕犧牲的模范性和先進性,進而使我們一往無前、戰(zhàn)無不勝,直到取得最后的勝利。對此,世界衛(wèi)生組織考察組專家認為中國抗“疫”防控為世界各國贏得了寶貴時間,打下了堅實基礎,有效防止了疫情擴散。這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對世界的貢獻。
在湖北疫情嚴重時,在黨中央和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指揮下,我們用十幾天時間建成火神山、雷神山醫(yī)院及若干個方艙醫(yī)院,把病人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應收盡收。醫(yī)護人員嚴重缺乏,黨中央又決定29 個省市對口支援,一聲令下舉國行動,中國人民解放軍45 小時內到位,令世人贊嘆。據不完全統(tǒng)計,截止目前,全國29 個省市、330 個醫(yī)療隊,共派4.2 萬名醫(yī)護人員先后到湖北共戰(zhàn)疫情,使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有了重大轉機,保證了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彰顯了黨中央集中統(tǒng)一領導的力量。世衛(wèi)組織總干事譚德塞贊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為世界人民的健康做出了突出貢獻。
《決定》指出:“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yōu)勢,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盵1]23中國共產黨的力量來自黨組織自身。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國家治理體系的大棋局中,黨中央是坐鎮(zhèn)中軍帳的‘帥’,車馬炮各展其長,一盤棋大局分明?!盵4]54-55中國共產黨的各級基層組織就是黨和國家大棋局中的車馬炮等,黨中央統(tǒng)一號召共抗疫情,各級黨組織和黨員紛紛行動,聽從黨中央的安排和調遣,調動全國各地的各種力量和寶貴資源,共同支援湖北。世衛(wèi)組織專家組專家邁克爾·瑞安考察后說,武漢封城事實已證明是關鍵之舉,有力控制了疫情的廣泛傳播。他認為這是其它政黨根本辦不到的事情,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和習近平主席的組織力、權威力和號召力。
抗“疫”實踐證明了黨中央決策的超前性、遠見性。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 年就指出:“進入新時代,開啟新征程,我們必須更加注重黨的組織體系建設,不斷增強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把黨員組織起來,把人才凝聚起來,把群眾動員起來,為實現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宏偉目標團結奮斗。”[3]抗“疫”斗爭之效有力證明了中國共產黨的“四力”,即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和社會號召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1 月22 日,黨中央果斷要求湖北省對人員外流實施全面嚴格管控。作出這一決策,需要巨大政治勇氣,但該出手時必須出手,否則當斷不斷、反受其亂?!盵2]抗“疫”實踐證明黨中央這個決策是正確的。我國疫情向好的事實已證明這一點,封城得到了世衛(wèi)組織專家的一致好評。這個戰(zhàn)略性決斷的成功,完全得益于中國共產黨組織上的強大號召力,得益于下級服從上級、全黨服從中央的紀律性。中國共產黨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組織原則組織起來的政黨,建黨之初及近百年歷史都堅持和踐行民主集中制原則,這是其不斷走向勝利的組織力量的“硬核”。世界范圍內的抗“疫”實踐更凸顯了中國共產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和社會號召力。
改革開放以來幾次重大的突發(fā)事件,諸如1987年的黑龍江大興安嶺火災、1998 年的洪災、2003 年的“非典”、2008 年的汶川地震,以及這次新冠肺炎疫情,都充分展現了中國共產黨應對重大突發(fā)事件的“四力”。中國共產黨在抗“疫”中的領導作用、貢獻、成就,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之治與西方一些國家抗“疫”之亂”、之憂形成強烈而鮮明的對比。事實再一次證明了中國共產黨“四力”的“硬核”。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國共產黨不斷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制度,全黨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更加堅決維護習近平同志黨中央核心地位、全黨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tǒng)一領導,這就是中國共產黨力量的“硬核”,是西方多黨制體制下政黨組織根本不具備的體制和制度優(yōu)勢。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評價、肯定黨組織、黨員在抗“疫”中不怕犧牲的奉獻精神,指出:“‘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谶@場嚴峻斗爭中,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沖鋒在前、頑強拼搏,充分發(fā)揮了戰(zhàn)斗堡壘作用和先鋒模范作用?!盵2]習近平總書記高度概括的“兩個作用”,即“戰(zhàn)斗堡壘作用”和“先鋒模范作用”,深刻揭示了中國共產黨“四力”的根源和檢驗標準。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黨的基層組織是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貫徹落實的基礎?!盵5]52中國共產黨既有中央、地方、基層三個層級的組織架構,還有23.9 萬個基層黨委、29.9 萬個總支部、407.2 萬個支部,這些基層黨組織是中國共產黨力量的源頭和活水,是“四力”的源泉,是其力量產生核裂變的細胞。在革命戰(zhàn)爭年代,毛澤東在領導軍事斗爭中就深知這一點,把支部建在連上,確保了中國共產黨軍事斗爭的勝利??埂耙摺毙蝿菹蚝玫膽B(tài)勢不斷擴展,與中國共產黨發(fā)揮基層黨組織戰(zhàn)斗堡壘作用密不可分。不論是前線的醫(yī)務人員,還是社區(qū)、公安等都在所在黨組織的領導下發(fā)揮了巨大作用。特別是醫(yī)務工作者,按相關規(guī)定29 個省市醫(yī)療組都成立了臨時黨組織,目的就是凝聚黨員的力量,切實發(fā)揮黨組織的戰(zhàn)斗堡壘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評價了抗“疫”中廣大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關鍵時刻沖得上去、危難關頭豁得出來,才是真正的共產黨人。”[2]抗“疫”斗爭中涌現出一大批這樣優(yōu)秀的共產黨人。在新冠肺炎病毒還沒有確定前,就出現一批優(yōu)秀共產黨員,他們把病情反映給上級有關部門,提示身邊的人,被人們稱之為“吹哨人”。廣大醫(yī)務人員深知新冠肺炎感染的危險性,仍沖在第一線。在黨和人民需要時,無論是抗“疫”前線的醫(yī)務工作者,還是后方排查的社區(qū)、公安等各項工作中的黨員都是沖鋒在前,切實發(fā)揮了先進模范帶頭作用。中國共產黨就是由這樣9000 多萬個個體和細胞組成的,必然具有強大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和社會號召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干部政治上過不過得硬,就要看關鍵時刻靠不靠得住??傮w看,在抗疫斗爭中我們的干部隊伍是好的,是經受住考驗的?!盵2]在疫情面前黨的各級領導干部真正拿出了戰(zhàn)勝一切敵人而不被任何敵人所屈服的大無畏革命氣魄,勇當先鋒,敢打頭陣,用不怕犧牲的實際行動沖在抗疫斗爭第一線??埂耙摺比〉媒裉斓某尚?,離不開前方醫(yī)護人員的沖鋒,離不開后方聯(lián)防聯(lián)控、群防群治中領導干部的奉獻和犧牲,有的黨員干部甚至犧牲在工作崗位上。據國家人社和民政部門統(tǒng)計,截止2 月底,在抗“疫”中犧牲的公職人員有54 名,其中共產黨員占絕大多數。
中國共產黨是具有自我革命精神的執(zhí)政黨,對在抗“疫”中表現不佳、不敢擔當、緊要關頭當“逃兵”的就地免職、調離工作,對表現好的火線入黨,有的提前轉正,有的提拔重用。
中國共產黨作為百年大黨,在黨的建設、管理上已有一系列成熟成功的經驗,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的建設質量有了歷史性的飛躍,對已往黨建中的成功經驗逐步制度化、規(guī)范化、常態(tài)化。這一切西方政黨所不具有的特質,是中國共產黨的執(zhí)政基礎、執(zhí)政資源、執(zhí)政力量。基于此,《決定》高度概括肯定了黨的集中統(tǒng)一領導優(yōu)勢。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領導下,這種優(yōu)勢日益凸顯,中國共產黨一定能領導全國人民戰(zhàn)勝疫情,并如期實現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zhàn)脫貧攻堅的目標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