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洪善
(連云港職業(yè)技術學院,江蘇 連云港 222006)
2020年初“2019-nCoV”肆虐全球,教育部提出“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教”,各高校大規(guī)模組織在線教學,將線上教學推上了新的高度,在未來我們將持續(xù)推進在線課程的建設與深度應用,積極開展在線課程和線上教學。以連云港職業(yè)技術學院“微生物應用技術”課程為例,探討在線開放課程的建設。
“微生物應用技術”課程是藥品生物技術專業(yè)的一門重要核心課程,課程以培養(yǎng)應用微生物職業(yè)技術能力為目標,為專業(yè)崗位群提供制藥生產合成、分離、純化、制劑、檢驗等基本知識及應用技術等能力支撐[1]。2019年11月該課程評為江蘇省高等學校立項建設在線開放課程。
在線課程不是簡單的課堂錄像,不是傳統(tǒng)課堂的翻版,更不是PPT錄制的視頻,在線課程是將傳統(tǒng)課堂通過碎片化、模塊化、系統(tǒng)化的教學設計結合在線課程平臺開展完整的教與學過程[2]。在線課程需要有教學資源(視頻資源和非視頻資源),課程平臺(可以是MOOC、SPOC或其他課程平臺),線上教學活動(老師、學生及教學互動)。一般認為在線課程是一個教學過程,并非資源的堆砌,也并非討論社區(qū),課程需要有老師的在線組織,明確的教學目標,完整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活動。
目前在線課程平臺眾多,有校內的LMS(Learning Management System),也有慕課平臺搭建的SPOC(Small and Private Online Course),還有我們常說的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本課程選用的平臺是愛課程網站的中國大學MOOC在線課程平臺。
學生在選修校內引用SPOC的同時,需要選擇SPOC和MOOC相結合的方式,SPOC有同步、異步、獨立三種模式,我們選擇異步SPOC(與線上MOOC的開課時間、內容、教學要求、學生群體不一樣)。異步SPOC有利于校內教學的管理,同時也促進了校內教學改革,將優(yōu)質資源與校內課程相融合。
慕課在學習過程中非常注重線上交流,我們建立了微信群、QQ群,學生加入群后可以促進線上的即時互動,我們強烈建議學生在學習的時候進入討論區(qū)互動,這樣的好處是可以將教學過程沉淀下來變?yōu)檎n程的資源。學生的有效互動可以促進課程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改革,也是教學相長的過程。
在線課程的建設并非簡單的資源堆砌,而是一門完整的課程,有完善的教學活動,在建設在線課程的時候,課程團隊注重了教學過程的設計。我們從課程目標開始設計課程內容、教學日歷、教學活動和課程考核。構建的資源庫包括以下幾類。
按照課程講授的內容進行碎片化課程知識點的錄制,一般視頻的長度為5~15分鐘,這與人的學習曲線、學習科學、注意力時間等緊密相關。視頻的內容包括:認識微生物、原核微生物、真核微生物、非細胞生物、微生物的營養(yǎng)及生長測定技術、微生物的分布與控制技術、免疫學技術等相關內容。
在提供視頻資源同時,我們提供了相關的課件、參考教材、項目任務書、授課計劃、學習目標、知識鏈接、視野拓展、案例分析等非視頻材料。課程負責人萬洪善制作的課件,2013年榮獲江蘇省高等學校優(yōu)秀多媒體二類教學課件,主編的教材榮獲“十三五”江蘇省重點教材(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18年8月第二版),項目任務書是課程團隊成員結合多年的教學、生產經驗編寫而成,具有理實一體化、工學結合、校企合作,同時兼顧了學生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特點。學生通過查看授課計劃、學習目標、知識鏈接等非視頻材料,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學習。
在構建在線課程的時候,我們除了給出完整的教學內容(視頻和非視頻資源)之外,還提供了完善課程的題庫及討論主題,這些內容都是為在線課程運行而準備的。比如講解“認識微生物”知識內容時,設置討論題:我們時刻與微生物“共舞”,為什么說微生物是一把 “雙刃劍”?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中的實例用所學知識進行解答。本課程每個教學模塊都配備相應的目標檢測、課后作業(yè)。適當的測試反饋可以幫助學生找到學習中的差距,既鞏固了學生所學知識,又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除了線上的教學內容之外,課程團隊還按照在線課程的運行規(guī)律規(guī)劃課程的線上教學活動。
3.4.1 課程通告
課程通告是與學生溝通的第一通道,通過課程通告跟學生建立線上學習關系。慕課學習從親切的第一聲“同學您好!微生物應用技術課程開課了,歡迎大家和……!”開始。除此之外,每周的內容更新,作業(yè)提交,線上討論及相關通知等我們都以通告的形式呈現。
3.4.2 課程討論
討論社區(qū)是我們在網上構建的異步教室,在這里老師可以看到學生的熱點討論,也可以看到學生之間的“沖突”,還可以看到學生對課程的質疑,給老師的建議與點贊。
社群的學習構建了當今學習模式,也是老師和助教團隊需要經常關注的內容。
課程在設計之初就已經確定了課程的考核要求,這就是課程目標,我們將課程考核分為過程性考核和總結性考核。過程性考核指的就是每周、每月舉行的線上測試,針對之前的學習內容進行階段性測試,過程性考核可以讓學生在學習中對自己的學習反饋更清晰,這也是老師和學生之間的溝通工具。我們主要通過線上作業(yè)和線上考試來完成。
通過線上作業(yè)和測試可以幫助學生完成教學評價,評估學習目標是否達成。
線上考試可以讓課程更完整,這也是評定學生通過線上學習是否達到課程目標的有效途徑。有了課程考核和教學反饋,線上課程才更完整。老師在組織線上教學的時候可以根據每次運行的情況調整考試內容和形式,適當增加課程考試的難度,也為更深入的學習做鋪墊。
“微生物應用技術”在線課程的建設,讓更多的學生突破教育背景和時空的約束參與到課程學習中,極大地提高了教學規(guī)模,實現了教學資源的共享,加強了師生間的交流互動,提高了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增強了自我學習和自我管理的能力,有助于教學改革的深化和教學質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