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華
(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調度所,上海 200441)
接觸網是沿鐵路上方架設的一條特殊形式的輸電線路,其作用是將從牽引變電所獲得的電能輸送給電力機車或者動車組,是鐵路電力系統(tǒng)中最關鍵的設備之一。同時,接觸網又是獨一無二的供電線路,無備用線路,接觸網能否正常供電,對鐵路的安全運輸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接觸網一旦發(fā)生跳閘斷電,將直接中斷鐵路線路旅客列車正常運行,對企業(yè)的運輸安全和效益將造成影響。
2019 年8 月9 日、8 月18 日,×× 牽 引 所215DL、216DL(××高鐵5103、5104 單元)發(fā)生多次F-R、T-F 類型故障跳閘,5103 單元均重合失敗,5104 單元重合成功,現(xiàn)場雷雨大風天氣。故障發(fā)生后,電調根據《高速鐵路接觸網F 線故障應急處置流程圖》,迅速斷開××牽引所5103單元上網點F 線單極開關,切除5103 供電單元,并退出××分區(qū)所AT 變,進行強送電,強送電成功,線路恢復正常運行。強送電成功后,因跳閘故障報文顯示牽引所總吸上電流為零,故障測數據不可靠,當班電調并未采用故障報文中的故障測距數據,而是根據故障報文中的F 線電抗數值以及故障報文中電流數據,利用兩種不同的方法計算出理論公里標,指導現(xiàn)場查找故障點,于天窗點內發(fā)現(xiàn)故障點。
供電設備管理單位線下巡視未發(fā)現(xiàn)故障點,天窗點內上道巡視發(fā)現(xiàn)××場-××線路所下行L3-64#支柱(K4+849)AF 線引線與PW 線間有放電痕跡?,F(xiàn)場設備損壞情況如圖1。
圖1 現(xiàn)場設備損壞情況
供電設備管理單位檢修人員截短AF 線引線,恢復正常供電,后續(xù)時間內再無此類跳閘故障發(fā)生。
通過查詢供電示意圖圖2,可以得知,××分區(qū)所下行上網點公里標為K4+847,上行上網點公里標為K4+950,故障報文公里標為K4+850。
圖2 供電示意圖
圖3 錯誤的電流路徑圖
圖4 正確的電流路徑圖
該模型以鐵軌代表PW 線、架空地線、大地等回流系統(tǒng);按相別將上下行T 線放一側,上下行F 線放一側;在子所1和子所2,上下行T 線、上下行F 線分別先并聯(lián)再通過自耦變電氣相連。該模型突出了全并聯(lián)AT 的特點,簡化了不必要的部分,特別方便對負荷和短路電流進行分析。
當動車沿下行供電臂從牽引所向子所1 運行,牽引所下行T 線電流最大,然后逐漸減??;上行T 線通過AT 所的并聯(lián)DL 迂回供電且電流逐漸增大;上下行F 線電流基本相等且逐漸增大,在子所1 先并聯(lián)再經自耦變轉換后迂回供電。子所1 的4 條饋線電流均逐步增大,下行T 線電流最大且等于其他三線之和,上下行F 線電流基本相等。
根據故障報文中的變電所測距數據,繪制出了圖3所示的電流路徑走向,結合基爾霍夫電流定律,可以很明顯地判斷出電流數據不準或者錯誤。因牽引所饋線電流一般由流互采集后傳送至保護測控裝置,數據比較可靠,則可利用。根據牽引所上下行電流及分區(qū)所相關可靠數據,故牽引所總饋出電流I 總=牽引所IT 上+IT 下+IF 上+IF 下=949+902+1668+1231=4750A, 短 路 電 流 ID=1048+3699=4747A,可以推出圖4 正確的電流配置路徑圖,該圖同時也符合基爾霍夫電流定律,屬于正確的電流分布。
5103 單元供電臂總長度L=450.5+4918+471+1516+12966=20321 米,又上行饋出電流I 上=1231+949=2180A,下行饋出電流I 下=902+1668=2570A,則利用上下行電流比測距原理可得故障點距離:[2180÷(2180+2570)]×L×2=18652米,根據計算出的距離減掉牽引所供電線長度,再利用上網點公里標為參考點,可以計算出故障點公里標為:17815-(18652-450-4918)=4531, 即故障點公里標為K4+531, 而5103、5101 單元分相中心里程為K4+560,則實際故障點的位置存在兩種可能:一是故障點越過分相定位到了5101 單元,二是故障點位于分區(qū)所上網點以下供電線269 米處,很顯然第一種可能不存在。
根據××高鐵接觸網設計說明書,可以查出5103 供電單元F 線單位電抗為0.425Ω,電纜供電線單位電抗為0.2Ω,架空供電線單位電抗為0.361Ω。根據分相技術資料,可以查詢到××牽引所5103 單元電纜長度為450.5 米,架空線長度為4918 米;××分區(qū)所電纜長度為471 米、架空線長度為1516.35 米。通過接觸網供電示意圖,可以得知××牽引所5103 單元上網點公里標為k17+815,××分區(qū)所F 線3731F 單級隔開上網點支柱L3-66#支柱公里標為K4+849。
根據上述數據計算:牽引所供電線電抗為:0.425× 0.2+0.361×4.918=1.865498Ω。根據故障報文中F-R 一次電抗值7.69Ω
可得出線路距離為:(7.69-1.865498)/0.425=13.7047,故障公里標為:17.815-13.7047=4.1103,與故障報文的位置誤差為700 米左右,誤差稍微有點大,但也能接受。
將阻抗法計算出的故標值與上下行電流比計算出的故標值對比,可以算出兩者之間差值為450 米。兩種原理方法雖然不同,但計算出的故障點直指上網點或分區(qū)所的供電線。
根據《牽引供電系統(tǒng)繼電保護配置及整定計算導則》4.1.11 條,當饋線保護裝置具備電抗法測距功能時,測距分段點數不應小于8,分段電抗值應為保護安裝處到各分段點的電抗一次值,分段距離應為保護安裝處到各分段點的公里數,故障測距報告中的故障距離應為保護安裝處到故障點的公里數(含供電線),故障點在供電線上時故障公里標應為上網點公里標,故障點在線路上時故障公里標應為故障點的公里標。故根據計算出的故障距離,可以推測出故障點位于分區(qū)所上網點附近,或者位于分區(qū)所供電線范圍內,后續(xù)故障查找也驗證了計算的準確性。
通過上述兩種原理方法計算,與故障測距裝置利用的吸上電流比法計算出的故標值對比,三者的數據差值不大,故障點直指分區(qū)所上網點或者供電線,與現(xiàn)場實際故障點的誤差在允許范圍內,也驗證了計算的準確性。
(1)當接觸網發(fā)生故障時,作為指揮人員,首先要查看清楚故障報文,在沒有其他可靠信息的前提下,要相信故障測距裝置給出的故標位置,以此指導現(xiàn)場設備管理單位查找故障點,并第一時間恢復供電恢復列車正常運行。
(2)故障報文數據不可靠或者故障報文數據有問題的情況下,可以利用其中比較可靠的數據,通過上下行電流比或者阻抗法迅速計算出故障點位置,以此指導設備管理單位查找故障點。
(3)通過分析故障報文數據,根據KCL 定律判斷出數據不可靠,則應該從流互的一次設備、二次設備,保護測控裝置等方面入手查找問題,查找出故障的根源,防止今后的故障測距不準或者其他故障。
(4)故障處置也需改進。供電設備管理單位僅僅截短了相關過長的引線,但未對放電損傷點進行補強處理。供電設備管理單位應該根據引線損傷程度進行相應的補強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