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京市棲霞區(qū)實驗初級中學 周 霞
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運算能力的培養(yǎng)起著基礎的教學作用,培養(yǎng)初中生的數學計算能力間接推動著初中學生數學綜合素養(yǎng)的深入發(fā)展。初中數學學困生,通俗來講就是在學習過程中存在困難,導致學習成績落后于班級一般水平的學生,學困生這一群體主要表現為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和學科興趣缺乏,使得他們難以緊緊跟隨教師的教學步伐,不利于提升數學思維和培養(yǎng)能力。為改進學困生的運算能力,教師應該進行深入的教學研究和指導計算,由簡到難地逐步滲透數學運算的基本原理和技巧,幫助初中學困生提升數學學習興趣,從而實現教學質量的提升和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學困生運算能力低下與學習興趣不足密切相關,長久以來,我們對學困生的態(tài)度使得他們難以建立學習自信心,不利于初中學困生的轉化。提升學困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是培養(yǎng)運算能力的前提,學困生缺乏數學興趣需要教師的耐心指導和情感教育,通過學困生感興趣的數學內容和基礎知識進行教學,再逐步深入到復雜和高級的運算技巧教學中,使得學困生在潛移默化和日益深入的教學過程中提升學科興趣。運算能力的培養(yǎng)需要教師關心和尊重學困生,保護學困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構建自信心,引導學困生數學運算能力的綜合提升。
學困生的運算能力不足表現在方方面面,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過程中,要基于基礎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運算興趣,比如教師可以從簡單的乘除法計算以及簡便算法和綜合計算入手,同時對負數、分數和多項式等內容進行訓練,增添運算的趣味性,豐富運算活動,使得學困生的學習興趣被有效調動起來。運算能力是逐步發(fā)展的,需要學困生以興趣作為引導,結合有效的運算方法,反復訓練也是增強學困生運算能力的關鍵過程。
學困生運算能力的培養(yǎng)需要滲透運算技巧,鼓勵學困生進行自我訓練和應用。運算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進行分層教學,把學困生和其他學生劃分層次進行合適的引導教學,充分發(fā)揮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突出學困生個性化培養(yǎng)和運算教學的有效性。作為班級中的組成部分,學困生反映了學習效率較低學生的學習現狀,培養(yǎng)學困生的運算能力需要教師技巧性的教學指導,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手段來調動學困生的運算積極性,改變初中學困生對待運算教學的態(tài)度,提升主動學習意識,培養(yǎng)運算基本技巧和能力。運算能力的培養(yǎng)需要大量的訓練和實踐,依據學困生學習水平和運算程度設計個性化的題目,幫助學困生構建運算自信心。
例如,教師可以通過詳細論述基本的概念來提升學困生的運算準確度,使得學困生的運算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如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a)2和-a2有著本質的區(qū)別,前一個是對負數整體進行平方運算,結果必然是一個正數,而后一個是先平方后再取負數,結果為負,又比如(-3)2a+6a=15a,-32a2+2a2=-7a2。簡單的計算訓練有利于學困生理解和掌握運算過程,從而有利于學困生數學計算技巧和計算精確度的全面培養(yǎng),不斷提升學困生的數學運算能力。
數學運算考查著諸多方面的能力,細心程度、心理素質和基本功底都對學困生運算能力的發(fā)展有影響,教師要綜合各方面內容培養(yǎng)學困生良好的運算功底,提升運算能力。運算過程的前提是審題,面對一個式子,教師應該指導學困生的解題步驟仔細審題,觀察式子的構成,尤其是注意正負數和能否合并化解,運算完成后必須要求學生進行檢驗,核對結果,保證準確度。學困生計算能力的培養(yǎng)需要教師付出比平常更多的心血,不斷探究和鉆研有效的教學方式,引導學困生提升運算興趣,認真完成課后訓練任務,逐步培養(yǎng)學困生數學學習能力和綜合素養(yǎng)。
總而言之,初中學困生數學運算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個持續(xù)性的教學過程,培養(yǎng)運算能力需要進行耐心的指導,使得學困生掌握運算原理,提升運算素養(yǎng),趣味性的運算訓練和綜合性的數學計算測試有利于促進學困生的進步,從而使得初中學困生的運算能力不斷提升和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