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日,我們分別望向夜空
目光在某顆星星處相遇
今晚,我又在尋找你
所有的月光
都是我目光的反射
我們隔著光的距離
隔著一面圓滿的鏡子
我們既不分開也未合體
就像青草與樹枝、鳥與飛云
孤獨并不可怕
當我把它寫進詩里
今晚,我要窮盡所有
讓我們在一個句子里重逢
薦詩丨 陳墾
在差不多四年的時間里,詩人沈顥幾乎每天都為妻子寫首短詩。
我看到了手稿,其實是一大堆各種各樣的小塊紙頭,超過900首。我表達不好當時的心情,凡視為寄托的東西,都是恒持的建造,那具體的模型與情感,只有建造者自己知道。因為這些執(zhí)著的意念,他已經(jīng)告別了過去四年,作為一個詩人回歸。
早在20年前,還在外企的我,會剪下《南方周末》文化副刊上沈顥的詩。那些剪報居然有一些還散落在我的藏書書頁里。那時很多人和我一樣,被“陽光打在你的臉上,溫暖留在我們心頭”那篇新年獻詞所感動,帶著希望與信念迎來了千禧年。
時間流逝,是為人間。
我們從這900多首里選出了301首,集結(jié)成了《人間情書》。
流馬希望我選出來一首做推薦。
為了這一首,我?guī)缀跤职言娂匦路喠艘槐?。而他本人,此時正在長江源頭的高原野生動物監(jiān)測站做義工,無法聯(lián)系到。我只好自己來做決定了。
就在上周,我突然接到了沈顥的電話,他說在野外考察,爬到了一座山上,發(fā)現(xiàn)手機居然有信號,就打來了。聲音里有聽得出的開心。我們聊了些有的沒的,并不提詩歌詩集。之前很多次見面聊天也是這樣,好像詩歌是很私人化的東西,并不存在于日常具體的生活范疇里。比如像他這樣,只是默默為妻子寫著,用來標記著日子。
這些詩只和愛情有關,很多非常熾熱,作為讀者的我已經(jīng)很久沒遇見。很久以來,多多少少,我們已不太習慣這么直白的訴說與告白。
如果你感到了一點尷尬,請別介意。有些愛可以深藏,而有一些愛卻必須訴說。讓我們來包容更大的世界。
其中的一天,沈顥寫下了《這把光已經(jīng)足夠》:
我回到屋子里
握著偷來的一把光
這把光已經(jīng)足夠
足夠我創(chuàng)造你
又一天,他在《白羊座的靈魂雌雄同體》中寫道:“愛并不足夠,燃燒的愛/才會閃耀?!彼媸莻€典型的白羊座,單純、熱烈、重感情。讀他的詩時特別容易感受到這些特質(zhì),我反復在詩行中看到了一個少年。
只要這樣堅持寫了,意義就存在了。愛終歸是高于生活里其他一切的寶貴之物。人往往太過精明,需要在變動來臨時才會醒悟明了這種真實。本質(zhì)上,生活就是空間上的此地與彼地,時間上的過去、當下與未來,而人們忙碌于各種表象的萬物,身份、收入、認同,但拂去這一切,人需謹記的其實就是一人、一地和當下而已。
幸運如沈顥,能夠保有愛,他也記下了回到根本的感悟?!案F盡所有/讓我們在一個句子里重逢”,這句話,就獻給所有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