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子昂
摘要:臺詞是表演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環(huán)節(jié),而氣息的綜合訓練又在臺詞中起到非常基礎又非常重要的作用。伴隨著練習的推進,我們往往容易忽略自己氣息的問題。作為演員,只有認真夯實氣息訓練的基礎,才能更好地呈現(xiàn)舞臺表演。
關鍵詞:表演? 臺詞? 氣息? 綜合訓練
中圖分類號:J60-0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3359(2020)23-0123-04
語言是人與人之間最重要的交流方式,人們彼此的交往離不開語言。在話劇舞臺上,語言往往會成為交代情節(jié)、揭示思想、展現(xiàn)沖突、刻畫人物、感染觀眾的重要手段,因而各院校在表演教學中都會開設臺詞課程,訓練演員的語言技巧。呼吸的問題是舞臺表演中的首要問題,尤其是學習的早期階段。低估呼吸訓練在演員未來表演中的作用,意味著他們將面對聲音的自由度、流暢度、活力、節(jié)奏、發(fā)音等諸多方面的困難。因而在臺詞教學中,氣息的訓練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內(nèi)容。
一、表演教學中臺詞氣息訓練的現(xiàn)狀
舞臺表演中的呼吸建立在人們生活中的自然狀態(tài)上,但氣息保持和呼出的強度要比生活中高出許多,所以演員要針對舞臺上的藝術語言進行專門的呼吸訓練。
談到氣息,首先就應當明確正確的呼吸方法。在雙肩放松的條件下,吸氣時兩肋擴張,感受到橫膈膜的運動,胸腔微微擴張,腹部微收。不追求把氣吸滿,而要夠深。發(fā)聲的時候兩肋不能松懈,腰腹根據(jù)所需力量縮緊,從而帶動氣通過腔體。這時喉頭不應是緊張的,否則會導致聲音“卡在嗓子里”。嘴里打開槽牙,上顎向上抬起,下頜自然放松。整個過程應當是流暢而協(xié)調(diào)的。訓練中要著重注意節(jié)約氣息,應當根據(jù)需要聲音的長短強弱用相應的氣息帶動聲音,否則很容易導致聲音孱弱或是沙啞。換氣時用鼻子自然放松的吸氣,當氣氛節(jié)奏緊張的時候,口部輔助吸氣。但任何時候都應盡量保持無聲吸氣,并且在吸氣前保證肌肉放松,否則很容易導致吸氣不深而出現(xiàn)長段語言表達中的斷氣。
一般來說,作為基本訓練方法,氣息訓練在基礎訓練階段進行,往往結合字音訓練和繞口令訓練,著重控制延長呼氣??刂坪魵獾年P鍵是肌肉力量的控制訓練,其中最重要的腰腹呼吸肌肉訓練和胸部呼吸肌肉訓練。腰腹呼吸肌肉訓練,平躺時,身體保持正直,雙臂放松置于身體兩側(cè),背部盡量放松貼合地面,靜心閉眼、調(diào)整呼吸,感受吸氣時腰部和地面壓緊的關系,而呼氣時則愈發(fā)松弛。正坐時,胯部以上保持正直,手臂自然放松置于腿上,靜心閉眼、調(diào)整呼吸,吸氣時感受腹部變化給臀部帶來的壓力,呼氣時反之變得松弛。正站時,自然站直,全身挺立但不僵硬,腹部、胸部、肩部、頸部、喉部都處在相對放松的狀態(tài)里,靜心閉眼、調(diào)整呼吸,感受氣息通過鼻腔進入氣管,通過肺到達橫膈膜以下,腰部微微擴張,呼氣時反之收縮。胸部呼吸肌肉訓練和腰腹呼吸肌肉訓練一樣,分別以平躺、正坐、正站的方式感受胸部的擴張和收縮。在這兩項訓練中,找到正確的方法后要改變呼吸快慢和深淺,反復練習、反復體會。
之后還需要練習偷氣、急換氣、憋氣、托氣、倒吸氣、提氣、長呼吸,還有不同情緒、不同環(huán)境下的氣息狀態(tài)。這些訓練有助于演員找到自己呼吸的節(jié)奏,訓練相關肌肉群的力量,增強氣息的控制能力。
在目前的臺詞教學中,雖然各個環(huán)節(jié)都會涉及到對呼吸的運用,但一般只會在基礎訓練的階段強調(diào)氣息的重要性。而且在訓練中為了強調(diào)肌肉的力量,經(jīng)常會矯枉過正,比如在平板支撐、俯臥撐或仰臥起坐等肌肉訓練的同時也訓練氣息。這些做法有助于體能的提升以及語言爆發(fā)力的訓練,但另一方面也改變了人的自然狀態(tài),導致演員語言的流暢度和自由度有很大缺失,這勢必會影響到演員的舞臺感染力。要在基礎訓練的階段提升演員語言的綜合能力,就要了解氣息在臺詞中的作用,并且在各項訓練中始終關注氣息的正確運用。
二、氣息在臺詞中的作用
在生活中,正常的呼吸用于維持人們正常的身體機能,一般不易被自己或他人察覺。但在一些特殊情況下,我們可以通過一個人的氣息變化窺得他的情緒或心理狀態(tài),這便是因為人的情緒或心理變化導致呼吸的節(jié)奏和頻率有所改變。反而言之,在演員塑造人物的時候,我們也可以通過對不同氣息的模擬來塑造人物的不同狀態(tài)。比如,氣得發(fā)抖,憋得喘不過氣,緊張得不敢呼吸,上氣不接下氣等等。除此之外,在對手表演時的反應也往往可以通過氣息表現(xiàn)出來。無論是有聲臺詞還是無聲臺詞,氣息無疑對人物塑造有極為重要的作用。氣息的運用在舞臺表演中是廣泛貫穿的,體現(xiàn)在演員舞臺表演創(chuàng)作的全過程中。
同樣是舞臺表現(xiàn),同樣從表演者傳遞給觀眾,在戲劇表演中演員對于氣息的把控很多時候可以參考歌手。無論是要求還是訓練方法,很大程度上存在借鑒的必要。一位好的歌手一定是善于控制氣息的,在歌唱中,良好的氣息控制能夠保證聲音的方向準確,保證音高和音準的精確,有助于保持身體的放松,發(fā)聲的連貫,還能夠使聲音保持在合適的位置和良好的狀態(tài)。氣息在歌唱中如同“發(fā)動機”,氣息與聲帶摩擦發(fā)出的聲響,在氣息的支撐下,音色圓潤飽滿,具有彈性,這樣的音色能夠使作品具有渲染力與氛圍感。正確的呼吸是達到氣息與聲帶結合的關鍵,在換氣口處常常出現(xiàn)呼吸不當?shù)那闆r,這樣產(chǎn)生的氣息不均勻,不通暢,句與句之間的音色不協(xié)調(diào),喉嚨出現(xiàn)擠壓、撕裂感。不同作品對氣息要求也有所區(qū)別。當作品風格輕快、俏皮,音高旋律具有跳躍感時,氣息的使用往往要結合作品要求在句尾處減少用量;當作品風格抒情、悠揚,音高旋律平緩時,氣息相對應需要增加。氣息的強、弱、長、短決定了歌曲情感的走向和演唱者的表現(xiàn)力。
對于演員來說,氣息最直接的幫助就是推動語言。在演員的表演中精準的塑造人物、表達情感時往往需要通過語言,如同歌手歌唱需要良好的氣息控制一樣,演員說話是否動聽、流暢、具有感染力,除了自身的聲音特質(zhì)外,也都需要良好的氣息控制能力。聲音再出色,興奮的時候氣息不激動,緊張的時候氣息不凝固,那觀眾依然會覺得這樣的表演乏善可陳。
其次,氣息有助于演員塑造人物。氣息可以表現(xiàn)人物的內(nèi)心活動,抓住人物狀態(tài)的核心,捕捉人物狀態(tài)的基調(diào)。甚至在塑造人物的時候,有時可以不用苛求所謂的正確,通過非正常的氣息狀態(tài)抓住人物的特點。有一次,俄羅斯國立舞臺藝術學院的教授費里舍金斯基在帶領學生排練《萬尼亞舅舅》時指導出演長工的學生。這個角色只有兩句臺詞,告訴阿斯特洛夫馬準備好了。他似乎對于學生的表現(xiàn)很不滿意:“你進門來找阿斯特洛夫之前都干了什么”?學生啞口無言,“我覺得你什么也沒有做”。他說。學生點了點頭,他接著問:“那么你應當做什么呢”?他看學生沒有回答,“你是一個長工,進這個房間是為了告訴阿斯特洛夫馬已經(jīng)準備好了,那么你剛才應該在準備馬匹吧。我卻什么也沒有看出來,覺得你是不是剛才睡了一覺”。于是,當再一次演到這一部分前,這個學生在走廊里來回走動,時而蹲下時而站起,在腦海里想象自己如何準備馬匹。當再一次推開門的時候,還沒等教授說話,所有觀眾都感受到了區(qū)別。這位學生的動作幅度比上一次大了很多,呼吸變的更沉了,甚至額頭上微微有了一些汗。這正是通過氣息改變了人物的狀態(tài),從而塑造起一個哪怕很小的人物。
同時,氣息還可以改變節(jié)奏,傳達感情。比如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人物獨白中的停連,懸念揭開前人物的屏氣凝神,矛盾糾葛到高潮激動的顫抖,表達愛意時的緊張等等,都是氣息傳達感情的方法。在亞歷山大劇院演出的弗金導演的《哈姆雷特》中,李森科夫的表演非常好的詮釋了氣息的情感傳達。那場經(jīng)典的“戲中戲”里,哈姆雷特站在池座的中央,舞臺上是一群人在看哈姆雷特安排的表演。突然,燈光變成了血紅色,哈姆雷特睜大了眼睛,顯然舞臺上正在上演國王那不堪的勾當,兩分鐘左右的時間里,他沒有眨一下眼睛。呼吸沉重但是不拖沓,這使得他的臺詞鏗鏘有力,每一句臺詞、每一次呼吸像一座大山一樣壓在觀眾的胸口,讓人透不過氣,感到緊張和壓抑。我們能感覺到他的緊張和憤怒,同時也能感覺到他期待看到國王的反應,而這正是此時劇情所需要的。
總之,無論是人物的獨白還是和對手的交流,無論是有聲臺詞還是無聲的交流反應,都需要氣息作為表演的重要支撐。
三、氣息綜合訓練方法分析
氣息的訓練不應當是獨立的。我們跑步、騎車或做瑜伽訓練時都會用到呼吸的方法,在調(diào)整呼吸時我們知道不能和這些項目的身體律動割裂開來。一旦割裂開來,當我們身體運動強度大的時候,會發(fā)現(xiàn)自己之前練得非常熟練呼吸很難和身體協(xié)調(diào)起來。在表演中也是這樣的道理,演員需要的訓練是綜合的,任何呼吸訓練都不應該丟掉身體的運動。肢體運動起來了,聲音也會跟著運動起來。
(一)調(diào)整準備階段的練習
用經(jīng)典的鍛煉方法訓練橫膈膜和腰腹及胸部肌肉,通過傳統(tǒng)的發(fā)聲和語言訓練提高演員的身體機能,同時還應當訓練氣息的指向性。這一階段是氣息訓練的第一步,要反復的有意識的對特定的肌肉群進行訓練,要保持對某些肌肉和關節(jié)運動的敏銳關注。反復的練習,反復的感受,讓相關肌肉形成記憶,在需要的時候能夠通過氣息的運用迅速調(diào)動起相關肌肉群。除了傳統(tǒng)的胸部和腰腹的肌肉練習以外,還應當注意強調(diào)在身體機能調(diào)動起來的時候關注自己的吸氣,用嘴部的吸氣輔助鼻子,不是一味的鼻吸口呼。在呼吸的過程里還要時刻自檢是否是運動上頜保持下頜不動,注意體會特殊的吐氣中嘴唇對于氣息控制的幫助。
為了訓練聲音的指向性,可以做一些特定的綜合練習,想象聲音伴隨絲帶拉出的訓練。在丹田處有一根氣息做成的絲帶,我們用手指牽住一端,伴隨手的動作通過呼氣把絲帶牽引出來,起先絲帶很短,一只手就可以牽出,而后絲帶慢慢變長,需要手臂延長或者兩只手臂,甚至兩只手臂交替牽出,在這個過程里始終保持絲帶是順滑的一根整體。想象聲音伴隨花朵從花苞盛放的訓練。把一只手放在嘴邊作花苞狀,想象自己的氣息有一種神奇的能力能讓花朵開放,這朵花可能開得很慢也可能開得很快,開放的過程里始終要保持氣息,一旦氣息斷了花朵就不再綻放,這朵花如果變得更大,就需要兩只手一起輔助,直到開放到自己身體所能包含的整個范圍。聲音跟隨身體的任意部位發(fā)出的訓練。如同想象氣息跟隨手臂從指尖送出一樣,去想象氣息跟隨手臂、肩膀、胸部、腹部、臀部、大腿、小腿、腳踝等身體的任意部位發(fā)出,在這項訓練中有了之前的基礎,更應該把注意力放在氣息的傳遞上,因為演員對于氣息的訓練最終是要反映在如何把自己的“戲”傳遞給臺下的觀眾。
(二)律動中的呼吸練習
在這一階段里由于身體活動的增強而消耗增加,會導致一些過度呼吸從而頭暈。這一階段所需要的就是在運動的強度下保持穩(wěn)定良好的呼吸狀態(tài),這時候所要關注的不是吸氣體積的增加,而是呼吸的深度——想象空氣通過肺部穿過橫膈膜到達丹田。這時候的訓練要注意無聲呼吸,幫助我們把空氣導入丹田的不僅僅是我們的肺部,還應當有肌肉群甚至骨骼。反復循環(huán)的肢體運動在這一階段是非常重要的,這樣可以幫助我們讓呼吸正常化,從中找尋到節(jié)奏和規(guī)律。當身體的律動和呼吸的節(jié)奏保持一致,自然就會感受到體內(nèi)力量的流動,從而讓語言更富有張力。
用氣息讓一片羽毛留在空中。想象空中有一片羽毛,我們不可以用身體觸碰,但必須要用氣息托住它,羽毛是不受控的,可能飛得很高也可能很低,我們的身體必須隨之運動起來,并且氣息要盡可能保持穩(wěn)定不能過急,否則會傷害羽毛。想象讓氣息跟隨風車流轉(zhuǎn)。身體就像被風吹動的風車,風車本身是有重量的,不會隨意被吹動,隨著風力的增強身體的風車也被越吹越快,但風不一定會持續(xù)很久,風車也會慢下來,一定要注意肢體旋轉(zhuǎn)的律動與呼氣強度的協(xié)調(diào)統(tǒng)一。彈射飛鏢的練習。在空腔內(nèi)部成阻形成有力量的氣息,想象成一支飛鏢,跟隨身體和手臂的指向從指尖發(fā)射出去,起先是單手的短射程,熟練之后可以雙手輪轉(zhuǎn)遠近交替,甚至可以多人一同參與,互相“投射飛鏢”。
需要格外注意的是,所需要的練習中身體都應當是舒展而自由的,不能是拘謹?shù)?、僵硬的,這樣才能通過練習切實地幫助到演員的表演。
綜上所述,氣息綜合訓練是演員表演的重要基礎,是人物語言的地基,只有地基打得好、打得穩(wěn)才能在這個基礎上建造起高樓大廈。演員要在舞臺上自由并且自控的表演,首先就需要在氣息綜合訓練中看準問題,找對方法,尋找方向。當然,在表演教學中還有很多其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其他的訓練中,甚至在任何表演元素訓練乃至片段的排演中,演員都應當注意自己氣息的運用,在每一次訓練中自檢。這樣氣息綜合訓練才能真正對演員完整的舞臺表演起到輔助性作用。
參考文獻:
[1]隋蘭,徐箭.建立自信 掌握技巧——表演實踐教學中的臺詞語言教學初探[J].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12(03):4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