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正山
【摘要】在初中名著閱讀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問題鏈”教學法是一種非常高效的教學模式。它能更好地凸顯名著教學中的主要教學內容,也能夠讓名著教學中的問題提出和探討更加結構化、體系化,更適合學生去循序漸進地進行思考,讓名著教學的課堂更加高效。
【關鍵字】問題鏈;教學法;初中名著;教學應用
“問題鏈教學法”,是指將教學中的內容和知識轉化為一系列的問題,通過逐漸加深難度與層次,來形成具有結構性、系統(tǒng)性的問題體系,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教學內容。在初中名著教學中,學生往往只讀到內容,還不能很好地把握主題內涵?!皢栴}鏈教學法”能夠很好地幫助學生進行深層次的思考與探究,讓學生成為初中名著學習中的主體。本文主要從兩個方面來闡述如何將“問題鏈”引入初中名著教學。
一、有效形成“主問題”
“主問題”是指在名著教學中最核心、最能夠切合中心思想的問題。這一類問題一般是教師在進行名著教學時的重難點,也是學生最需要理解的東西。教師要根據這個“主問題”來形成整個“問題鏈”,從而更好地提高名著教學的效率。教師可以先從名著的題目談起,以題目為出發(fā)點,利用題目的高度概括性、綜合性,來大致抓住文章的主要內容。題目往往也是最能夠體現文章的中心思想的。其次,教師可以在教學前讓學生先自學,在自學中去發(fā)現自己疑惑的地方,從而促使他們去主動地發(fā)現和歸納“主問題”,這樣,教師在課堂上就能夠抓住學生在課前所產生的質疑,去進行教學“主問題”的解釋,這樣形成的“主問題”,建立在學生有效自主學習的前提下,更好地確保了學生的學習主體性。最后,在對“問題鏈”中的主問題進行設計和切入時,教師也要有效利用名著中的沖突點,將名著內容與現實中可能會有沖突的地方拎出來,形成“主問題”,從而促使學生更加積極地去探討和理解為什么會有這樣的不一致性。這樣就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去對名著的內容有一個整體的把握,以及讓學生在比較學習中對名著有更深層次的思考。
二、使問題有效“結構化”
“問題鏈”的目的是將一系列具有獨立性但擁有思維跨度的問題,通過內在邏輯關系形成一個有所關聯(lián)的統(tǒng)一性的問題體系。這就是問題的“結構化”。首先,問題的結構是需要向心聚合的,即所有的問題都應該指向一個核心內容,即名著學習中的主要任務——中心內涵,這樣所有的問題都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名著教學的中心內涵,幫助學生更好地突破名著學習的重難點。其次,問題結構應當具備充分的條理性,即教師應當有規(guī)律地進行問題的推進。因此,教師可以選取一條線索,來將所有的問題都貫穿到一條線索上,比如時間線索、人物線索等等。這樣可以更好地突出整個名著教學課堂的重難點,也使得整個課堂的進度推進更具整體性而不會雜亂。最后,對于名著的解讀和品析,不能只是簡單地利用解讀去一帶而過,而是要從多個維度去進行品讀,這樣學生才能夠更好地從不同方面來對同一個要素有不同的理解。這就是往復對照式的問題結構,即讓相同的要素在不同的教學內容中反復地出現,但由于教學內容的不同,看待這一要素的角度也會隨之改變,那么學生能夠從思考中得到的內涵知識就會更加豐富。
結語
“問題鏈教學法”作為一種能夠將初中名著教學以系統(tǒng)化、結構化的問題形式表現出來的教學方法,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去與學生通過互動來理解和挖掘文章的內容和中心思想。這對于學生來說,也是一個非常好的主動學習的機會。如何更好地利用“問題鏈”來幫助學生高效學習名著,是中學語文教師應該關注的話題。
參考文獻:
[1]李會芹. 閱讀教學中“問題鏈”設計的實踐與反思[J].教學月刊小學版(語文).2014(03).
[2]王俊. 語文問題鏈導學模式應用摭拾[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