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銀霞, 賀錦堂
(甘肅省華亭市畜牧科技開發(fā)服務中心,甘肅 華亭 744100)
牛的疥癬病是一種常見的多發(fā)性慢性、傳染性皮膚病。這種病又叫做螨病,人們俗稱“癩”病,本病是由于各種螨蟲寄生在牛的皮膚內而引起的。但對牛危害較大的寄生螨蟲主要有疥螨蟲、癢螨蟲2個寄生蟲種。螨蟲的體形非常小,體表覆蓋有較厚的角皮,螨蟲體軀的干部位是不分節(jié)的,螨蟲體一般大都呈現(xiàn)卵圓形或者圓形,其長度是0.2~0.8 mm,前后各有兩對腳。一般情況下,雌性螨蟲要比雄性螨蟲大一點。各種動物均可被螨蟲侵襲、寄生而發(fā)病,螨蟲的傳染途徑大多為直接性接觸傳染,但也有中間媒介物間接性的傳染。螨蟲發(fā)育繁殖最旺盛的時期是秋、冬季節(jié),特別是陰雨連綿天氣情況下,本病最容易被感染、蔓延、傳播。體弱牛和幼牛是最容易被遭侵襲的對象,要多加做好管護工作。因此,在牛疥癬病的防控時要針對重點群體認真設防,才能避免其不被受到侵害。
牛感染發(fā)病后的主要特征就是皮膚出現(xiàn)劇烈的瘙癢,并不停地摩擦患處,瘙癢難忍。而牛體皮膚患病的部位一般多發(fā)生在牛的頭部、頸部、胸部和四肢內側的皮膚等處;如果病情嚴重時,會遍布牛的全身皮膚。同時,可看到在牛體患病部位的皮膚上常常形成好多形狀不規(guī)則的禿斑,而且會出現(xiàn)患病部位的被毛脫落,皮膚表面呈現(xiàn)出銀灰色的鱗屑,皮膚也會變得異常粗糙、古裂。病牛還會表現(xiàn)出食欲減退,精神非常沉郁、消瘦、衰弱,甚至有的牛會臥地不起,最后因沉郁、消瘦、衰弱而造成死亡。必要時,可用小刀在病牛的患病部位和健康的交界處刮去皮屑,直刮到微見血色時為止。
本病的診斷可根據(jù)其基本癥狀進行診斷,看牛是否具有劇烈的皮膚瘙癢;體表皮膚是否已經(jīng)形成了不規(guī)則的禿斑;皮膚表面是否呈現(xiàn)出了銀灰色的鱗屑,以及皮膚表面是否已經(jīng)變得粗糙、古裂等癥狀來加以判斷;同時,也可以取上一些發(fā)病部位的皮屑組織放在載玻片上,并加少量甘油后進行顯微鏡檢查,如果看到有蟲體存在,便可確診該?;加薪臧_病。
首先要加強對所養(yǎng)牛只特別是體弱年幼牛的精心飼養(yǎng)和管理,精心管護好每頭牛;要經(jīng)常對牛體進行適當刷拭,以清潔牛體皮膚表面的寄生蟲和微生物,保持牛體干凈、清潔和衛(wèi)生,以提高牛體的屏障作用,防止螨蟲的侵蝕感染;同時,還要加強對患病牛隔離飼養(yǎng),必須杜絕將健康牛與患病牛同群進行喂養(yǎng),并采取積極有效的防治措施,進行科學治療;其次,要高度重視環(huán)境的衛(wèi)生、清潔及消毒工作,特別是要搞好圈舍及其圍欄等被污染設施的衛(wèi)生消毒工作,要經(jīng)常保持圈舍的衛(wèi)生、清潔、干燥和通風。被病牛污染過的圈舍、場地和用具等可用20%石灰乳進行徹底消毒處理,以切斷任何有可能發(fā)生感染的其他途徑。
牛的疥癬病治療可選擇外部用藥物和口服用藥物相結合的方式施治。選用1%的敵百蟲溶液洗擦病變部位,在洗擦病變部位時要先用小刀或者小竹片刮去皮膚上的痂皮,洗擦方法是先從患病部位的外圍向里涂擦,每天洗擦1次;同時,可用伊維菌素針劑按體重0.2 mg/kg的量皮下注射,7 d為1個療程,連續(xù)用2個療程,一般均可痊愈。另外,用5%的敵百蟲,2%的來蘇兒加水10 kg,對圈舍、圍欄等進行噴灑消毒。也可用中藥涂擦治療,處方:狼毒500 g,硫磺100 g(煅),白胡椒50 g(炒);將以上3味中藥放到一起碾成細末,取細末30 g加入到燒開的700 g植物油中攪拌均勻成糊狀,每天用調好的藥劑涂擦牛體的患病部位1次,直到痊愈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