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洪濤,劉保衛(wèi) (北京國道通公路設計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100053)
北京作為中國的首都和政治、文化中心以及建設世界城市的目標,交通安全問題始終都是人民群眾重點關注的問題,也是實現(xiàn)“宜居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提高北京山區(qū)公路使用安全性,已成為當前山區(qū)公路建設的一項主要任務。
道路交通標志是以顏色、形狀、字符、圖形等向道路使用者傳遞信息,用于管理交通的設施。交通標志應結合道路及交通情況設置。通過交通標志提供準確及時的信息和引導,使道路使用者順利快捷抵達目的地,促進交通暢通和行車安全。
將部分警告標志與指路信息結合起來使用,既能起到警告駕駛者前方需要謹慎駕駛,又能提供駕駛者必要的道路信息,而且二者結合起來能節(jié)省標志材料,事半功倍。
1.1.1 村莊標志
此標志(圖1)為2009年懷柔區(qū)臺關路綜合治理時設置的。北宅為當?shù)氐拿袼状?,?jié)假日時城區(qū)自駕車來游玩的人員比較多,因此對“北宅”這個道路信息的需求也相對比較大,通過這兩種標志的組合設置,使準備前往該村的駕駛者未到該村,就能夠知曉即將到達目的地,從駕駛者心理上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盲目加速帶來的安全隱患。后來通過走訪部分村民,覺得這個結合起來效果很好,既提高了本村的知名度,給村民帶來直接的經(jīng)濟效益,又間接提高了道路的服務水平。
1.1.2 彎道交叉路口標志(圖2)[1]
用以警告車輛駕駛人謹慎慢行,注意橫向來車。在彎道處、通視情況差的平面交叉路口駛入路段的適當位置設置。
山區(qū)路彎道如果有山體或者樹木遮擋,交叉口就很難被發(fā)現(xiàn)?!皬澋澜徊婵跇酥尽笔墙梃b美國交通標志的形式而來的,該標志既能體現(xiàn)出彎道的大致形狀,又能體現(xiàn)出交叉口的位置,在G11一期和范崎路綜合治理工程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圖1
圖2
1.1.3 注意行人、注意兒童標志(圖3)
公路設計中應秉承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確保道路使用者生命安全是我們交通安全設施設計者首要考慮的問題。因此,對于“注意行人”、“注意兒童標志”這兩種警告標志來說,標志版面反光膜應采用熒光黃綠色。與同級別其它反光膜相比,熒光黃綠色反光膜材料不但保持了該級別反光材料應有的反光性能,而且其可見性更高,特別是在黃昏,黎明和惡劣天氣。夜晚,因為它的高反射性,熒光黃反光膜被感知的距離比普通標志遠50%左右。
圖3
1.1.4 警告標志的設置數(shù)量
警告標志的設置數(shù)量應盡量減少,因為設置不必要的警告標志會降低駕駛人對所有標志的遵從程度,從而使所有標志的有效性大為降低。
筆者2009年曾經(jīng)做過一項簡單的調(diào)查,調(diào)查線路為延慶縣西官路一段,線路長度5.3公路,警告標志單方向共計18處,32面,平均294m/1處,我們以問卷的形式對30名駕駛者進行調(diào)查,數(shù)據(jù)如下:
圖4
如圖4所示,西官路警告標志的使用率只有17%,83%的駕駛者未注意警告標志的內(nèi)容,根據(jù)未看警告標志的原因,有40%的駕駛者認為警告標志太多、太密集,警告標志過多成為了未看警告標志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相對于警告標志來說,告示標志圖文并茂,并可以通過文字明確告知駕駛人前方的行車條件或指導其應采取的必要措施。視線誘導標志可通過連續(xù)設置來提醒駕駛人前方的公路線形。因此,在交通安全設施設計時,可根據(jù)需要設置有關告示標志或線形誘導標,以減少警告標志的數(shù)量。
1.2.1 分車道限速標志
山區(qū)公路危險路段設置限制速度標志相對比較常見,且限制速度標志大多是獨立設置,而對于山區(qū)高速公路主路而言限制速度標志往往是和最低限速標志同時設置的。再根據(jù)高速公路不同車道的布置以及交管部門的要求,北京地區(qū)高速公路通常采用“分車道限速標志”(圖5)。
圖5
一條道路的指路標志的完整程度,不僅影響到道路行車安全而且直接關系到該路的服務水平。交通安全設計人員應本著以人為本,服務道路使用者的設計理念來完善道路的指路標志。
1.3.1 廁所標志、廁所預告標志
廁所標志是用于指示公共廁所的位置,設在公路沿線公共廁所處適當位置(圖6);廁所預告標志是用于指示前方公共廁所的位置,設在公路沿線公共廁所前 500m(1km、2km)處(圖 7)。
山區(qū)道路不像城市道路一樣,沿途廁所較少,通過合理設置廁所標志,將有效的服務設施得到充分的利用,能大大的解決駕駛者特別是以旅游為目的駕駛者的如廁問題,有助于提高北京地區(qū)的文明程度和山區(qū)道路的整體服務水平。
圖6
圖7
1.3.2 旅游區(qū)標志
道路的行政等級與旅游信息的評定等級應相互匹配,如下表。不同行政等級道路上的交通組成是不同的,例如國道上很大一部分交通參與者為過境交通,這部分駕駛者為外地人的可能性比較大,因此這部分駕駛者對本地區(qū)旅游評定等級較低的旅游目的地并不熟知,稍高等級的旅游區(qū)為其旅游目的地的概率更大,因此在國道上出現(xiàn)的旅游信息的評定等級要求不低于AAAA,其他等級道路上也是如此。
道路行政等級與旅游信息評定等級匹配表
以綠色公路、科技公路為主導思想,合理的選用標線形式,恰當?shù)倪x擇標線的設置位置,充分發(fā)揮標線對駕駛者的主動引導功能,是交通安全設施設計者追求的目標。通過筆者的工程實踐,認為實現(xiàn)這一目標除充分理解國家及行業(yè)標準以外還應該做好以下幾方面的靈活運用。
①山區(qū)公路上,若機動車道和非機動車道之間無隔離設施,機動車道和非機動車道之間的車行道邊緣線應設置為振動標線。
規(guī)范上雖然沒有明確說,公路上存在非機動車道,而是硬路肩,但是實際工程中公路硬路肩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非機動車道的作用。非機動車和行人相對于機動車來講為弱勢群體,本著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確保每一個道路使用者的安全是設計目標。
將機動車和非機動車道之間的標線設置為振動標線,當車輛的輪胎行駛在上面時產(chǎn)生振動,并發(fā)出一種“轟隆”聲,傳遞給司機,示意其減速慢行,提醒司機車輪已經(jīng)壓線,要注意安全,一方面可防止行車中司機假睡和越線行駛,對司機具有強烈的警示和提醒作用,另一方面也一定程度上保護了行車道外側非機動車和行人的安全;再者振動標線具有良好的雨夜可視性,間接降低了夜間駕駛者沖出道路的概率。
②高速公路可在車行道邊緣線外側設置隆聲帶。
高速公路車行道邊緣線外側設置的隆聲帶,其工作原理與振動標線類似,只不過是隆聲帶產(chǎn)生的“轟隆”聲更大,振動更為明顯,且設置在高速公路上消除了隆聲帶對非機動車產(chǎn)生的負面影響。
美國許多州的交通協(xié)會和道路收費當局都使用和評估了路肩隆聲帶對沖出道路事故的作用,特別是鄉(xiāng)村洲際高速公路和收費設施。評估結果明顯的表示其大大的減少了單一車輛沖出道路的事故[2]。
道路不具備施劃車行道邊緣線條件時,應施劃路面邊緣線,路面邊緣線采用白色實線,線寬0.15m,圖8。路面邊緣線夜間具有較好的反光效果,能清晰的反映出道路輪廓;而山區(qū)公路一般缺乏照明,路面邊緣線對夜間駕駛者能起到能較好的視線誘導作用。
根據(jù)西南交通大學交通安全技術與工程實驗室研究表明,車輛在有邊緣線的道路上行駛,比在僅有中心線或無標線上的道路上行駛時更居中。邊緣線能促進駕駛員準確、穩(wěn)定駕駛,提高交通安全度。對駕駛員心率變異系數(shù)和操作穩(wěn)定性測試表明,在有邊緣線的道路上行駛不容易疲勞[3]。
圖8
山區(qū)公路的安全性很難通過單一的安全設施來保證,特別是一些潛在危險點較多的路段。對于這些重點路段,交通安全設施的設計者應綜合運用多種安全設施,通過標志、標線的主動引導以及路側護欄的被動保護,最大限度的保障道路使用者的生命財產(chǎn)安全。
連續(xù)下坡路段存在的主要安全隱患,一般是車速過快或連續(xù)剎車導致車輛制動失效,易造成追尾或對撞事故,或者由于車速過快原因導致的側翻、沖出路外等一系列問題。設計時可采用或部分采用以下措施:
①可在連續(xù)下坡路段前(路段內(nèi))適當位置,設置連續(xù)下坡告示標志,圖9,形象的告知前方路段的道路基本情況,以引起駕駛者的注意;
圖9
圖10
②可在連續(xù)下坡路段內(nèi)適當位置,設置“嚴禁空擋滑行”告示標志,圖10;
③根據(jù)需要設置限速標志,在合適的路段內(nèi)設置速度提醒反饋標志,圖11,并施劃禁止超車標線;
圖12
圖11
④設置減速標線,或其他強制減速設施;
⑤根據(jù)路側的危險程度,設置不同等級的護欄,發(fā)揮安全設施的被動保護作用。
急彎陡坡存在的主要安全隱患一般是視距不良或車速過快,易造成兩車相撞、單車碰撞山體、車輛側翻、對撞或沖出路外事故。設計時可采用或部分采用以下措施:
①設置急彎下坡減速慢行告示標志,圖12;
②路側設置線性誘導標、輪廓標;
③急彎路段內(nèi)道路中央設置禁止超車線或物理分隔設施(彈性分道體等),減少因視距不良車輛越過中心線發(fā)生的對撞事故;
④根據(jù)路側危險程度,設置不同等級的護欄。
在山區(qū)公路交通安全設施工程設計過程中,應在國家及行業(yè)標準的基礎上,從道路使用者的角度出發(fā),將人、車、路作為一個系統(tǒng)整體考慮為指導思想,靈活運用標準規(guī)范,選取適合北京山區(qū)公路的交通安全設施。合理完善的公路交通安全設施應在提高安全性的前提下,兼顧經(jīng)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發(fā)揮好北京作為首善之區(qū)的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