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崔紅玲
忽然之間,盛夏就來了。
沐浴著黃昏的陽光,我牽著女兒的小手,走在鄉(xiāng)間的石板路上。
女兒問我:“媽媽,什么是夏天?”
我愣住了,因為我從沒想過這個問題,可看著女兒滿臉的期待,我笑了,小孩子似乎總有著數(shù)不清的疑問。我開始試著解釋,天文學(xué)家趙之珩介紹說,我國古代是以“四立”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別作為春、夏、秋、冬四季的開始。立夏到立秋之間的日子,便是夏天。但我國幅員遼闊,各地四季開始的日期及四季的長短差異很大,并且有些地方根本就沒有完整的四季。比如東北北部、新疆北部沒有夏季,冬季長達(dá)8個月;而廣東地區(qū)沒有冬季,夏季長達(dá)8個月。所以趙之珩進(jìn)一步介紹說,科學(xué)的四季劃分方法,以5天的平均氣溫為標(biāo)準(zhǔn),5天平均氣溫在10攝氏度以下,就是冬天;5天平均氣溫在22攝氏度以上,就是夏天。
女兒又問:“那夏天是什么樣子?”
我輕踱幾步,坐到一棵梧桐樹下的石礅上,挪開腳,讓幾只螞蟻輕輕爬過,然后一遍又一遍搜索腦海中關(guān)于夏天的優(yōu)美詞匯,給她描摹著夏的生動與色彩?!跋奶焓遣輩仓芯К摰某柯?,是樹梢的知了聲聲,是農(nóng)民伯伯頭頂?shù)囊豁敳菝?,是田野中香甜的麥粒味兒,是赤著腳下河抓泥鰍的那幾個小男孩……”說到這里,我撓了一下女兒的胳肢窩,壞笑著說:“夏天啊,就這么方便?!?/p>
瞬時,女兒一邊躲,一邊“咯咯咯”地笑了起來,惹得樹上的幾只小麻雀嘰嘰喳喳地相互打了個招呼,結(jié)伴兒飛去。
我抬起頭,一輪彎月已羞羞答答地探出了頭。
有幾個中年婦女背著鋤頭說說笑笑著從身邊走過,鋤把兒挑著的菜籃子里,粉嫩的西紅柿、還帶著花兒的黃瓜、紫色的茄子和淡綠色的西葫蘆擠在一塊兒,像極了一出夏日的盛會。
這時,女兒拉著我的衣襟說:“媽媽,我渴了。”聲音不高,但被夏風(fēng)那么一吹,便傳到了不遠(yuǎn)處。
一個穿著藍(lán)色短袖的中年婦女扭頭走來,將一個西紅柿塞到女兒手中,笑道:“喏,又酸又甜又解渴?!闭f完,她便轉(zhuǎn)身離去。走出十幾步遠(yuǎn)的時候,沖前面的人吆喝一聲:“哎,吃了飯還來我家門口涼快啊……”然后拐進(jìn)了一個胡同,再出來的時候,她的手中已多了把蒲扇。
夏天,就是這樣,在人們不經(jīng)意間悄然而至,像一個不請自來的老熟人,又像一個千里迢迢追愛而來的大男孩,有著家常般的隨意和坦然,還有著赤裸裸的執(zhí)著和熱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