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耀東
(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qū)公園路中學,甘肅 定西 743000)
《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要“指導學生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yǎng)語感,發(fā)展思維,讓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墒怯泻枚鄬W生覺得寫作文難,好多老師覺得教作文難,那么,如何破解這一難題,讓學生寫作文容易,老師教作文容易,便是我們今天要研究的內(nèi)容,下面,我將從四個方面對“如何讓作文變得簡單”進行分析。
著名的語文教育專家呂叔湘先生曾指出:“要寫出內(nèi)容豐富的文章,就必須要有豐富的閱讀,因為閱讀是寫作準備過程的一個重要階段?!惫P者覺得這句話是非常正確的,如何進行閱讀積累,具體來說,我覺得應該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
首先,可教會初中的學生做剪報。大家知道,經(jīng)過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的報紙,一般會刊出最新的材料,向讀者及時準確地傳播側重點不同的各種信息,因而養(yǎng)成平時閱讀報紙的習慣,不但能提升閱讀者的寫作能力,同時也能獲得非常多的寫作素材。對于剪哪些報,一般不要限制,最好在一些經(jīng)典的、經(jīng)過長時間實踐考驗的報紙上剪,對于剪哪些內(nèi)容,只要是能增長孩子的知識、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就可以剪貼,例如散文等,剪報是非常傳統(tǒng)的做法,流傳歷史悠久,這一做法的實用性也非常強。
其次,要求學生平時寫日記,寫周記,寫讀書隨筆。語文老師或者班主任要求學生寫日記,寫周記,或者寫讀書隨筆,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為當學生在學習一篇經(jīng)典文章時,會自然而然地在閱讀中感受每一段話的優(yōu)美,每一個字詞的巧妙,有時,學生還會背上一段話、一個句子,然后在寫日記、周記、讀書隨筆時再加以應用,這無疑是最好的作文教學了。
再次,教給學生從現(xiàn)行的語文教材中挖掘寫作素材。目前,盡管全國所用的初中語文教材隨著地域的不同而不同,但是每一套教材,全是經(jīng)過專家精心編撰的,所以是經(jīng)典內(nèi)容,其中有大量的有價值的素材值得挖掘。同時在學習語文教材的過程中,通過歸類積累,從不同側面、不同角度挖掘素材,對寫作和學習語文是互相促進的,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最后,開展一些活動來加強積累,提高語文核心素養(yǎng)。每一個語文教師,在課余時間,或者語文自習時間,甚至是班會期間,可以搞一些諸如詞語競賽、成語接龍、當堂作文競賽、讀書知識競賽等活動。在活動中提高自己的能力,是新的教學理念,也是經(jīng)歷過實踐檢驗的,通過開展活動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是一種值得提倡的作文教學方式。
大家知道,學生的寫作是離不開想象的。原因是一個人的寫作活動,是通過加工具體的感性材料,來表達孩子思想感情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就需要想象,有了想象力,學生寫起作文來就會思路活躍、眼界開闊,這樣寫出來的人和物是有聲有色、有血有肉的。反過來,如果學生缺乏想象力,就會詞語貧乏,寫人寫事如記流水賬,平平淡淡,更不會出現(xiàn)動人的句子。結合目前初中學生的思維發(fā)展特點,每一位語文老師非常有必要在課堂教學中充分調(diào)動他們的想象力,為寫好作文打下基礎。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一個人的想象力,是這個人創(chuàng)造力的源泉。特別是初中的學生,精力充沛,想象力豐富,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好這一資源,做好孩子想象力的開啟者和引導者。同時,語文教師還應該重視在作文訓練時,給學生充足的想象空間和創(chuàng)造余地,像催化劑一樣激活學生腦海中的語言積累,以點燃學生的想象,達到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能力的目的。
著名的語文教育專家呂叔湘先生說過,對于學生書寫的作文,可以先要求其有實實在在的具體內(nèi)容,不照搬所謂的“公式、少說廢話”。只有這樣,學生寫出來的作文才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真實感情,這也是衡量這篇作文創(chuàng)作水平的一個重要尺度,作文的創(chuàng)作,特別是初中學生的作文創(chuàng)作,應該釋放孩子的天性,表現(xiàn)自己的個性,客觀真實地抒寫自己內(nèi)心真實的想法。本來,真誠就是一切文學之根,因而初學的初中學生,更應該遵循這一規(guī)律。
在初中課堂作文教學過程中,要克服作文假、大、空的問題,應該引導學生多積累,這樣寫出的作文,說出的話,表達的才是自己真實的感情。例如在課余時間,筆者曾有目的地組織學生玩跳繩,包括單繩和大繩,他們玩得十分高興。之后我布置了一篇以“快樂和幸?!睘橹黝}的作文,結果大家很有話說,把跳繩比賽過程描繪得具體詳細,也巧妙地描繪出了同伴的動作、神態(tài)、語言和心理活動等,這樣的作文呈現(xiàn)在老師面前時,是那么逼真。
作文的互評是對學生作文的評價和鑒定,同時也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重要途徑。如果作文互評組織得好、開展得好,就可以充分調(diào)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增強學生寫作的自信心。通過學生的互評,能揚長避短,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了解,并能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關于學生之間的作文互評,我提出了以下幾點方式,供同人交流。
由于在孩子心中,作業(yè)往往是老師批閱的,因而,在剛開始訓練學生作文互評時,建議采用“簡評”。具體的做法是:老師挑選一些帶簡評的習作,讓學生研讀,然后在此基礎上,結合自己的體會和感受,對簡評再次進行擴展、補充。經(jīng)過了這樣一個訓練,學生就會對作文互評產(chǎn)生興趣,并具備了一定的講評能力。
經(jīng)過一個階段的“簡評”訓練后,學生就會覺得作文講評其實并不神秘,感覺自己也可以做“小老師”。這時,教師就應做好講評的示范,讓學生去模仿,怎樣去分析習作的立意、構思和選材,怎樣去分析習作在寫作上的優(yōu)點與不足,怎樣去分析文段的過渡與銜接,怎樣去分析習作在遣詞造句上的精妙和疏漏等等。也可讓學生模仿別人評語的寫法來講評。長此以往,學生就會在模仿中提高評閱作文的能力。
作文講評的方式有很多種,只要教師“以學生為本”,把孩子當成學習的主人,讓他們感受到學習的主體地位,循序漸進,有目的有規(guī)律地培養(yǎng)學生的作文講評能力,那么,作文講評課不僅會受到學生的喜歡,更會充滿生氣和活力。
總之,語文是人生的守望,是對幸福的追求、對自然的感悟、對生活的解讀。學習語文更是“三分課內(nèi),七分課外”,課內(nèi)向課外輻射,課外向課內(nèi)集中,互相作用,相得益彰。要引導師生之間、同學之間“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在作文課堂教學的路上,應努力營造一種寬松和諧的氛圍,在作文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上,找到切入點,找準入口點,讓知識在課堂上招手,讓知識長上翅膀在課堂上飛舞,那么所有的學生也就不會害怕寫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