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威 合肥市第五十五中學東校
手機的到來,尤其是智能手機時代的到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享受手機帶來的便利。于教育而言,手機問題早已不再是什么新鮮事。這些年,因為手機問題造成的家庭矛盾、悲劇層出不窮。雖然這些年各種“若想毀掉一個孩子,就給他一部手機”等話題軟文層出不窮,砸手機、摔手機的案例也比比皆是。但是,與之背道而馳的是學生對于智能手機的使用率卻越來越高。手機和教育的結(jié)合越來越緊密已經(jīng)成為不爭的事實。“防溺水知識”需要孩子在手機上完成,“防震減災知識”需要孩子在手機完成,“防止毒品侵害知識”需要孩子在手機完成??梢?,于教育而言,手機是一把雙刃劍。一味地堵砸根本不現(xiàn)實。與其讓手機鬧得家里滿城風雨,倒不如合理地制定好使用手機的規(guī)矩。
如何引導學生高效地完成作業(yè)、完成既定的計劃?早已不是一顆糖、一句話就能解決的事了。其實,這是兩種不同心理的交鋒。家長的心理是:終于到周末了,孩子終于有機會可以查漏補缺、完成拔高了。而學生的心理是:終于到周末了,我終于可以好好地放松一下、玩玩手機了。在這樣的矛盾心理碰撞下,學生往往出現(xiàn)兩種情況的表現(xiàn):反抗進而導致家庭矛盾,或者是妥協(xié)但是消極怠工。其實,這不難理解。舉個例子,有2 個工人同時完成老板布置的200 個機器配件的任務。第一個工人的安排是:當他準時或者提前完成200 個配件任務的時候,他可以享受到獎金或提前下班的激勵。第二個工人的安排是:當他完成200 個配件任務的時候,還有2000 個配件在等著他完成??上攵瑯拥呐浼蝿障?,第一位工人積極性更高。同樣的道理,當孩子完成了今天的學習計劃和學習目標后,他們渴望家長認同他們的勞動成果,渴望被激勵。但那絕不是口頭的一句表揚就算了事了。既然學生那么喜歡手機,我們不妨將手機納入到學生的周末學習激勵機制中。一方面,手機對學生有著巨大的吸引力;另一方面,適當?shù)膭谝萁Y(jié)合并沒有什么不妥。那如何訂立計劃和目標呢?每個家庭有每個家庭教育情況的特殊性,很難一概而論。但是,有兩點值得注意:一是學生因為獎勵機制而完成的計劃目標一定是和家長共同商榷的結(jié)果;二是一般情況下,沒有完成目標和計劃絕不能啟動前期答應的獎勵機制。
事實上,隨著時代的進步,網(wǎng)絡監(jiān)管正朝著越來越嚴格的方向發(fā)展。相應的網(wǎng)絡環(huán)境也變得越來越好。事實上,當我們在擔心手機猛于虎的時候,一些優(yōu)秀的文化類節(jié)目、益智類節(jié)目正走入我們大眾的視野,比如說:百家講壇、中國詩詞大會、成語英雄、職來職往、最強大腦、超級演說家等。把手機用來觀看這些節(jié)目,不僅可以讓學生學習到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知識,領略到新時代、新社會、新青年的風采,更能開拓他們的眼界。且曾聞“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的說法。但是,殘忍的現(xiàn)實是,我們的學生并沒有很強的節(jié)目篩選能力,他們更多地沉陷于廣告的引導、明星的光怪陸離、新鮮新奇、搞怪的事情。因此,在這個階段他們離不開學校和家長的引導。引導有沒有效呢?非常有效。前段時間,中國詩詞大會火爆全中國,但是,我們班級的孩子看這檔節(jié)目的基本為零。據(jù)統(tǒng)計,大部分孩子喜歡聽播放器推薦的熱歌、看熱劇、看明星八卦、看漫畫。利用班會的時間,我專門播放了20 分鐘飛花令視頻,并引起了“誰能奪冠”的討論。平常聊天,也常常有意無意地討論這檔節(jié)目。與此同時,在家長會上,我還專門談到這個節(jié)目中的人和事,并號召家長給孩子看看。果不其然,等我下次統(tǒng)計的時候,全班同學竟然都在看。正如小周同學在周記里寫道:“不看中國詩詞大會,都不知道他們在聊什么。哎。我最討厭詩詞,可是看了之后,發(fā)現(xiàn)詩詞這么厲害。”可見,積極向善的引導不僅能促進孩子們對節(jié)目的有效挑選,更能讓他們在優(yōu)秀節(jié)目中實現(xiàn)潛移默化的學習。
對于學生而言,自律是永恒的話題。給他一部手機,在不陪伴的情況下,指望他朝著我們預想的方向發(fā)展幾乎是不可能的。大部分學生缺乏自控力,而且很嚴重。因此,在這個時候,孩子特別需要家長的陪伴。在孩子使用手機的時候,家長陪伴在旁,一方面,可以起到監(jiān)管督促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能拉近與孩子的距離,增加與孩子之間的話題度和親密感,可謂一舉多得。那陪伴應當注意哪些小細節(jié)呢?其一是爭得孩子的同意。一般情況下,孩子渴望絕對獨立的私人空間,并且不愿意向家長敞開心扉。因此,孩子不答應是常態(tài)??墒侨绻覀儚娦屑尤牒⒆拥氖澜?,又會引起他們的反感,起到適得其反的效果。其實,面對這個困境,我們完全可以通過班主任和科任老師的力量完成。學會借力應當成為家庭教育的常態(tài);其二是適當?shù)慕涣?,在學生使用手機的時候,家長與孩子之間的交流是絕對有必要的。平時,孩子的沉默常常來源于家長與孩子之間位置的不平衡。家長的角色、孩子的角色清晰而且嚴明,幾乎不容混亂。而在觀看電視劇或者籃球賽的時候,孩子和家長的角色是一樣的,都是觀眾。因此孩子愿意談、愿意說。就像朋友一樣。抓住這樣的機會,家長與孩子的關系一定能更進一步。
手機是把雙刃劍,適度是每一個專家學者都喜歡提及的詞語。于家長而言,守住底線,勿入雷池格外重要。那哪幾條底線需要我們守住呢?第一條:絕不專配手機。常常有家長告訴我:老師,我家的孩子想要買手機,可不可以給他買?;蛘撸械募议L早已經(jīng)為孩子專配了手機,理由是考試考的好……其實,一個中學生需要專有的手機嗎?根本不需要。給他專門的手機不僅留下了黑色的、巨大的監(jiān)管漏洞,更給他多了一個正當?shù)挠譄o法反駁的借口——我的手機我做主;第二條:堅守約定。每個家庭情況不同,家長和孩子達成的約定不一樣,但是,遵守約定是一種契約精神。絕不能觸犯約定的內(nèi)容是孩子和家長之間的準則;第三條:互相的尊重。孩子需要隱私,需要空間,更需要朋友,家長絕不能借用手機之便,私自查看孩子的聊天記錄,翻閱他的專屬信息。盡管很多家長都有窺探孩子隱私的壞習慣,甚至很多家長打著“為你好”的旗幟。但是,在青少年生長發(fā)育的這個階段,如果父母的這種行為被他們知道,那這種傷害性絕對是驚人的。孩子的過激行為超出我們的想象,發(fā)生過的悲劇事件實在不勝枚舉。
哲學中有個觀點“存在即合理”。我們享受了手機時代帶來的便利,就決定了我們無法忽略它在教育中的存在。摔砸手機的“堵水行為”注定不會長遠?;蛟S,“疏導之道”才是治理“手機問題”的不二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