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文芳高三學子面臨升學和擇業(yè)的挑戰(zhàn),容易存在學習壓力過大的問題。如果學習壓力過大,會直接影響一個人的情緒和狀態(tài),嚴重時會讓人對自我能"/>
>>>孫文芳
高三學子面臨升學和擇業(yè)的挑戰(zhàn),容易存在學習壓力過大的問題。如果學習壓力過大,會直接影響一個人的情緒和狀態(tài),嚴重時會讓人對自我能力產生懷疑,進而爆發(fā)焦慮、躁動等負面情緒。這樣的情緒如果找不到出口,學生可能會自暴自棄,或者會用逃避的方式減輕壓力。更有甚者,會影響其身體健康,引發(fā)內分泌失調、失眠等問題。
那么,如何緩解學習壓力,從而以積極的心態(tài)備戰(zhàn)高考呢?
情緒ABC理論的創(chuàng)始者埃利斯認為,刺激事件只是引發(fā)個體情緒和行為后果的間接原因,直接原因是個體對刺激事件的認知和評價所產生的信念。也就是說,同一個事件,如果我們有不同的理解和評價,就會產生不同的結果。正是因為理念不同,我們才會產生情緒方面的困擾。
根據這個理論,我們在感到壓力過大時,要及時反思自己是不是存在一些不合理的信念,如果沒辦法改變現實,可以通過調整認知來緩解壓力。比如對考試成績的看法,高三一年會經歷大大小小很多次考試,成績出現起伏很正常。有的同學因為一次成績不理想就感覺自己很糟糕,甚至從此一蹶不振,認為自己再也考不好了,全盤否定自己。有的同學經常用“必須”“應該”等詞語來要求自己,“我每次考試必須有進步、我應該一直心無旁騖、百分之百投入到學習中……”其實這是走入了一個誤區(qū),如果大家在學習中達不到這些絕對化的要求,總是想:我為什么丟分?為什么不能專心致志?由此會引發(fā)負面情緒,從而產生極大的學習壓力。所以,我們要改變那些不合理的認知模式,積極樂觀地面對高三學習中的每一次挑戰(zhàn)。
要緩解學習壓力,需要詳細了解其產生的原因并進行克服。據統(tǒng)計,一部分學習壓力來源于學習動機。學習動機是指我們將學習愿望轉化為學習行為的心理動因,是激發(fā)和維持學習行為的內部力量。學習愿望雖然經常產生,卻不會立刻轉化為學習動機,但學習動機產生后,卻能激發(fā)積極的學習行為。心理學上大量實驗證明,學習效率和動機強度之間的關系可以描繪成一個倒“U”型曲線:學習效率隨著動機強度的不斷增強而提高,當達到一定程度之后,隨著學習動機繼續(xù)增強,學習效率反而下降了。這告訴我們,保持中等強度的學習動機,最有利于學習的進行。
由此可知,過強的學習動機不能讓我們實現最佳的學習效果。適度調整學習動機,設置合理的期望值。不要制訂過高的目標,可以分階段設置小目標,在實現一個個小目標的學習過程中,不斷取得成功,樹立自信心,堅定學習信念。
高三學習任務緊張又繁重,很多學生都是爭分奪秒,只爭朝夕。如果學習壓力過大,沒有效率,不妨停下來,試試以下做法。
1.適量運動。每天做適量運動,不但能強身健體,還能幫助減壓。操場慢跑、簡單的拉伸運動等能夠減輕肌肉疲勞,緩解精神緊張。
2.溝通傾訴。當感到自己壓力過大情緒低落時,可以和家人、朋友傾訴,為不良情緒找到安全出口。
3.學會放松。在學習緊張的時候,要提醒自己適度放松,開展一些娛樂休閑活動,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調試心情。但切忌頻頻使用,更不能成為懶惰逃避的借口。
選擇大海,就要乘風破浪;選擇天空,就要振翅飛翔;選擇學習,就要拼搏進取。相信你一定能正確面對來自學習的壓力,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積極備戰(zhàn)高考,在奮斗中實現青春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