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張掖市山丹縣第一中學 趙曉鳳
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是指學生應該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需要的關鍵能力和必備品格。而高中物理學科素養(yǎng)是指高中學生在學習物理的整個過程中,學生通過學習能獲得帶有物理學科特性的品質,包括物理概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能力、科學態(tài)度、解決實際物理問題的能力、社會責任等。這就需要高中物理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意識到要使高中生在掌握物理知識的同時,樹立正確的科學態(tài)度以及責任意識,以促進學生物理核心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
培養(yǎng)學生對物理科學的審美情趣也是提高高中物理核心素養(yǎng)的目標之一。在高中物理教學中,較多的學生認為學習物理是為了高考,總覺得高中物理抽象難懂、枯燥乏味,其主要原因不外乎這些學生對物理學缺乏一定的興趣及學習激情。其實物理學中蘊含著許多美,這種美可以讓學生對物理學習產生興趣,只不過學生往往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因此,物理教師在向學生傳授物理學知識的同時,還應該采取合理的教學手段提高學生發(fā)現(xiàn)物理學中美的“視力”,以達到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學習物理興趣的目的。一是利用風趣幽默、通俗易懂的物理語言給學生帶來聽覺的享受,讓學生在內心深處對物理學產生認同感和興趣。比如:在學習參照物這一節(jié)時,教師可以以毛主席的詩詞“坐地日行八萬里”為例,讓學生找到詩詞中出現(xiàn)的相對運動及參考系。通過這種文理科間的交匯知識,不僅提高了課堂的學習氣氛,而且實現(xiàn)了教學目標。二是教師要善于使用信息技術手段,提高學生在物理學中的審美能力。例如在學習《萬有引力定律》時,教師就可借助多媒體技術播放浩瀚的宇宙中行星繞太陽運動的模擬動畫等,使學生欣賞到宇宙中的運動之美,在這種美的享受中學生就會情不自禁地探索宇宙中天體及衛(wèi)星移動的奧秘。
科學思維是人們對生活中客觀事物的相互關系、內在規(guī)律和本質屬性的一種認識方式。中學生學習物理的目的,簡單的要求是讓他們掌握一定的物理知識,深層次的要求是讓學生對物理知識具備一定的科學思維能力和解決實際物理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思維品質和解決實際物理問題的能力,離不開教師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物理教學情境。一方面,教師可以從教學內容與現(xiàn)實生活的關系入手,設置與實際生活息息相關的物理教學情境,引導和要求學生從實際生活中提煉相關物理概念、物理規(guī)律等,讓他們真正感受到物理知識就是來源于生活中,學好物理需要拉近物理與生活的距離;其次,當學生學習物理時,遇到的物理情景越貼近生活實際,學生主動構建物理知識的興趣就越高,因此教師在課前備課時要努力發(fā)掘與生活很貼近的物理情景或物理教學資源;再次,通過生活化的教學形式學習物理概念或物理規(guī)律,能夠有效幫助學生完成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的內化以及幫助學生建構學以致用的物理知識體系,從而達到了提高學生解決實際物理問題的能力的目的。
目前來看在高中物理課程中,必修一、必修二、選修3-1、選修3-2、選修3-5是高考的必考內容,也是教師授課的重點。而選修3-3和選修3-4名義上是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進行選擇,實際上也是學校教師選擇好之后要求學生進行學習的,這就導致絕大多數(shù)高中學生只是掌握了與高考有關的知識點,對物理前沿知識的了解較少,學習效果較差。為此,物理教師可根據實際情況開辦物理講座,開闊他們的物理視野,讓他們意識到不光要學習應付考試的物理知識,還要學習和掌握與物理前沿相關的知識和具有國際視野,從而真正提升高中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例如學生在學習了人教版高中物理選修3-4中機械波的傳播、干涉、衍射、偏振等現(xiàn)象之后,對于光的本質是什么,這時教師可以抽出一定的時間講座有關波粒二象性的相關知識,讓學生認識到波粒二象性不光是微觀離子的基本屬性之一,也是光的本性。并且在該物理講座中,教師應設計有關波粒二象性的發(fā)展里程碑、早期研究、實驗驗證和定律定義等知識,使高中生意識到波粒二象性在發(fā)展的過程中,是經歷過無數(shù)次的實驗和多次的修正和更改實驗結論之后才得出的結論,通過這樣的講座能夠為學生將來學習物理打下堅實的基礎。總之,通過開辦物理講座,學生會被物理學的精彩和宇宙的神奇所吸引,這能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在傳統(tǒng)的高中物理教學中,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很少會組織學生進行實驗探究,一般是由教師演示實驗或者直接把實驗結果告訴學生,學生主動參與實驗的機會比較少,這在很大程度上打擊了他們學習物理的積極性,同時也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因此,隨著新課改的不斷實施,教師應摒棄這種舊觀念,在平時的物理教學中應尤其注重探究性實驗的設計。因為高中物理中的許多探究性實驗充滿了物理智慧的同時還具有無盡的興趣,學生在做探究性實驗的過程中會充分體驗到學習物理的樂趣,使他們真正愛上物理學科的學習,以逐步培養(yǎng)和深化實驗能力和物理思維。比如,教師在對人教版高中物理《靜電場》這部分內容進行教學時,教師可先根據學生平時的能力水平和學習狀態(tài)的表現(xiàn)差異對學生進行分組,然后給學生簡單地講解靜電除塵器裝置的制作流程,最后要求學生親自動手制作靜電除塵器。學生在親自動手操作的基礎上理解靜電現(xiàn)象及靜電除塵的原理,其教學效果是“口頭實驗”無法比擬的;另外通過這種小組合作可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意識和提高學生主動參與實驗的積極性。
綜上所述,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在關注學生的物理成績的同時,還應該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如創(chuàng)設科學合理的生活化問題情境、開辦物理講座、設計探究性的實驗、運用現(xiàn)代化的教育技術手段等,促使高中生從“被動接受知識”轉變?yōu)椤爸鲃訕嫿ㄖR”,促使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提高他們的責任感、創(chuàng)新精神、科學探究能力等核心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