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中國古代御賜書專藏研究:賜書樓考*

        2020-01-09 02:12:47張全海
        圖書館論壇 2020年5期
        關鍵詞:書樓

        張全海

        中國古代藏書室名類繁多,源流演變曲折復雜,既分布于中央宮廷及地方官署,亦遍及學校書院、寺觀祠宇、私人宅第等場所。而御賜專藏書室因其保存對象、名稱別號、功能的特殊而區(qū)別于一般藏書室,所藏以珍精稱著。書籍自皇帝所恩賜,因此室所多以各類御用敬辭尊名。御賜專藏書室的名稱不一,而多以“賜書”“頒書”命名。御賜專藏書室一般具有以下特點:一是擁有較具紀念性的室名。大都直接以賞贈這一行為進行命名,表明收藏的來源與贈書的主體,這是其他藏書室所不具備的?!邦C”“賜”二字皆系賞贈之敬辭,且皆謂上贈下之物,即所藏來源于皇帝的恩賞行為,而非他人的贈送或個人的搜集。二是民間私修較興盛。由于民間對“頒書”“賜書”都高度重視,故除地方官府修建之外,民間更樂于其事,且具有很強的傳播力及影響力。三是具備收集、???、勘讎之功能。賜書室除具備專奉御書的一般性保存功能外,部分賜書室同時兼具征書集遺、??苯?jīng)籍、辨明典章等學術研究功能,且此種現(xiàn)象并非偶發(fā)個案,而是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目前,學界對此之專題性研究成果甚少,多散見于地方藏書史、地方藏書名家志、工具書等文獻中,且僅以蘇州蔣杲賜書樓、福州陳寶琛賜書樓、鄒城孟府賜書樓等具體個案為主,而疏于對此類書室歷史發(fā)展進行總結與探究。例如,仇家京并述了蔣杲藏書樓從“賜書樓”與“貯書樓”的名稱演變及疑義[1];孟憲鋒論述陳氏賜書樓的歷史源流、所藏書目及數(shù)量[2];劉旭光討論了孟府賜書樓的建筑結構和保管對象[3];范鳳書概述了司馬光的賜書閣[4];《歷代名人室名別號辭典》[5]《中國室名大辭典》[6]列舉了歷代名人賜書之室。本文采用“E考據(jù)”[7]的方法,通過在愛如生、書同文、瀚堂典藏、鼎秀、中華經(jīng)典古籍庫、讀秀等數(shù)據(jù)庫的檢索與挖掘,在搜剔爬梳相關古文獻及現(xiàn)代書刊的基礎上,對“賜書”名室者的歷史淵源、地點位置、形制結構、藏貯書類、功能流變等進行考證、梳理,就正于方家。因賜書之室具體名稱繁多,并無現(xiàn)成的名詞術語統(tǒng)稱之,而其中以“賜書樓”之名較為常見,故本文標題取其代表性意義,正文中亦多以此為例展開論述。

        1 歷史淵源

        以“賜書”專稱之室者,最早出現(xiàn)于北宋?!稇姓孀印肪砦逵休d:“溫公私第,在縣宇之西北數(shù)十里……后有賜書閣,貯三朝所賜之書籍?!盵8]即言溫國公司馬光宅邸建有賜書樓云云。北宋宰相劉摯出知鄆州時,乞御書賜州學,并建閣以奉,有《鄆州賜書閣》自記:“元佑七年正月乙未,臣某言:‘臣所治鄆州有學,學有師生廩食,而經(jīng)籍弗具,非所以訓道徳、厲人材,愿下有司頒焉?!t可?!思磳W之中,構為層樓?!盵9]又嘉慶《大清一統(tǒng)志》卷三一二載:“賜書閣,在浮梁縣。宋元豐七年,神童朱天申,年十二,背誦十經(jīng),神宗召見,賜五經(jīng)出身,仍賜錢五萬貫買書,因建閣于家,藏書其上。從弟天錫,年十歲,亦能誦七經(jīng),并蒙恩賜。”[10]至明清時,隨著賜書行為的頻繁發(fā)生,以“賜書”專稱之室者也愈加普遍。

        賜書樓,乃因蒙賜御書而以御用敬辭專稱之藏書室。上贈下物謂之“賜”。賜書,是指皇帝御賜的經(jīng)書典籍或手書墨跡,亦稱御書。受賜者既有臣屬百官及名人雅士等個人,亦有學校書院及寺觀祠宇等機構場所。雖賜書之舉自漢有之,但以“賜書”名專藏處所,則始于宋代,至明清兩代方興,尤“清人以‘賜書’名室者甚夥”[6]990,多曰賜書閣、賜書樓、賜書堂、賜書室等。賜書樓的興建源于皇帝恩賜,而賜書行為多源于皇帝主動發(fā)起,亦有部分是因室主奏疏乞書。而室主蒙賜后,多特新建藏室而以賜書尊名,亦有部分以賜書更易舊室名。歷代相關名人不勝枚舉,宋人司馬光,清人蔣杲、蔣曾榮、吳榮光、王思訓、瞿鴻禨、陳寶琛、沈三曾、李象元、吳景果、周長發(fā)、翁照、曹秀先、陸箕永、陳昌齊、鮑廷博、劉世珩、李文田、吳國對、胡亦常等均有賜書之室。所謂賜書之“書”并非專指書籍,亦包含手詔、御札、書法等宸翰。而以“賜書”名室者,其主要珍藏御賜書籍,兼藏皇帝的手跡,以及室主個人藏書等。當然,也存在一些藏書樓雖然貯存有御賜書籍但并不以“賜書”尊名的情況,比如寧波天一閣在清乾隆年間就曾受賜一部《古今圖書集成》,然天一閣并未因此改名。

        2 地點位置及形制結構

        據(jù)史料載,賜書對象大致可分為三種類型:臣屬百官及名人雅士個人;府州縣學、書院等教育機構;寺觀祠宇等宗教、祭祀場所。這種頒賜類型亦決定了賜書樓建筑有其特定的地點位置。

        (1)置于里第園林中。除上述古籍所揭宋司馬光、朱琇①均建閣于私第中之外,明武英殿大學士方獻夫曾參修《明倫大典》,嘉靖帝賜之,其府有賜書樓藏焉。據(jù)清同治《南??h志》卷十一載:“獻夫府在西城,有賜書樓,藏《明倫大典》處也。”清左副都御史勞之辨被奪官,回家后建賜書樓。清光緒《石門縣志》卷一載:“賜書樓,勞都憲之辨罷官后,于宅旁建樓,顏曰賜書?!鼻迦伺搜芡秲烧爿捾庝浹a遺》卷六載:“《汪氏世譜》:錕所居有賜書樓,為先世藏書之藪?!盵11]清人馬榮祖《力本文集》卷六《賜書堂記》載:“海陵慎齋田君,以康熙乙酉獻詩行在,蒙賜御書《孝經(jīng)》。辛卯,舉順天鄉(xiāng)試。壬辰,賜同進士出身。任惠安令,來而顏其所居之堂曰賜書?!盵12]也有其他同證史料,如清康熙《貴池縣志》卷四載:“賜書閣,在丁耀宅中?!鼻迦隋X泳《履園叢話》卷二十記載:張侯府園“大廳東偏有賜書樓一座”[13]352;蕪湖長春園中有“賜書樓”[12]365。清光緒《寧??h志》卷二十二載:夢園“繞桂樹而南,則所入之賜書樓矣”。

        (2)置于府州縣學、書院等教育機構中。除上所述的鄆州學賜書閣外,南安府上猶縣學亦有賜書樓,清同治《南安府志》卷四云:“上猶縣儒學,有賜書樓。”而位于府州縣等官學內的賜書之室,一般擁有固定的地點位置,即常置于明倫堂之后。南昌府學賜書樓,據(jù)清康熙《南昌郡乘》卷六記載:“景泰四年,巡撫都御史韓雍辟明倫堂后址建樓,以貯頒布書籍,額曰賜書樓。”關于南安府學賜書樓,明嘉靖《南安府志》卷十六有記:南安府儒學,“今制在縣治西,中為明倫堂,堂東序為敬業(yè)齋,西序為存誠齋堂,后為賜書樓”。關于嚴州府學賜書樓,據(jù)明萬歷《續(xù)修嚴州府志》卷三載:“國朝洪武三年,設學……宣德六年,知府徐孔奇建貯賜書樓?!钡珦?jù)清光緒《嚴州府志》記載,嚴州府學賜書樓后易名為“尊經(jīng)閣”,康熙年時又更名為“聚奎樓”。據(jù)該志卷六載:“尊經(jīng)閣,即賜書樓,在明倫堂后。康熙三十七年,教授王者香重修,易名聚奎樓?!背胤焦賹W外,一些私人書院或官私合署的教育機構亦有賜書樓的蹤影。比如,孟府書院中的賜書樓是“孟氏后裔專門存放皇帝欽賜墨寶、圣旨、誥封、古籍文獻和孟氏家族檔案的場所,是孟府的圖書檔案室?!盵3]

        “頒書閣”亦是一種貯存賜書之室,主要見于明代,由地方學官修建,一般設于學校內,在明倫堂后,用以保存、講授、學習皇帝頒賜的經(jīng)書典籍。其中有代表性的是明宣德年間時任霍州學正的著名理學家曹端于霍州學校內興建的頒書閣。民國二十二年景鈔明成化十一年刻本《山西通志》卷四載:“頒書閣,在霍州學明倫堂后,宣德間學正曹端建,自作記。”清道光《直隸霍州志》卷二十五《頒書閣記》:“欽惟我太祖高皇行帝王之道,紹帝王之統(tǒng),滌三代以下之陋習,還三代以上之淳風,所謂辟乾坤于再造,揭日月于重明,其作《大誥》三篇,真足以邁五超三,為臣民福壽之至寶也。太宗文皇承大統(tǒng),宣重光,萬幾之暇,乃與儒臣講明帝學,切劘治道,精究千圣傳心之法,而為《五經(jīng)四書性理大全》,與夫《為善陰騭》《孝順事實》諸書,悉頒賜天下學校,以為明道、作人之具,猗歟休哉。端先正霍州學,乃與諸生即講堂后龜頭②作重屋貯之?!?/p>

        (3)置于寺觀祠宇等宗教、祭祀場所中。如據(jù)清同治《贛州府志》卷十六記載:“玉跡寺在玉石巖,宋太宗賜書百二十卷,建閣藏之?!?/p>

        此外,部分賜書樓置身于公宇之中?!遁浀丶o勝》卷一百五十七記載:資陽郡“賜書樓,在郡治”[14]。清道光《通江縣志》卷二記載:“賜書樓,在衙墻后,太常寺少卿李鐘峩修,今廢?!?/p>

        關于賜書樓的具體建筑結構,古籍所述不詳,大體只知其樓閣高聳,可眺觀遠景。比如,明嘉靖《江西通志》卷四載:南昌府儒學賜書樓“高三丈許”。清人顧汧《鳳池園集》文集卷五《鳳池園記》載:“則杰然而高矗者,曰賜書樓,奎章絢日,榮光燭天?!盵15]前揭《履園叢話》卷二十記載,張侯府園中的賜書樓“可以望遠,萬家煙火,俱在目前,亦勝地也”[13]352-353。一般來說,賜書堂和賜書室通常為單層內屋,而賜書樓與賜書閣則多為復宇重屋,一棟兩層,藏賜書于其上,即第二層。

        雖古文獻語焉不詳,但幸有一些賜書樓遺存仍在,故現(xiàn)代文獻中不乏有對其形制的詳述,如福建福州螺洲陳氏賜書樓“樓為木結構,雙層,面闊八間,進深一間,單桅歇山頂。樓內豪華、典雅,窗外竹影婆娑。”[16]山東鄒城孟府賜書樓“是一棟二層樓房,每層三間,前后出廈是一處硬山式明代典型建筑。上層前后對開三對較小窗戶,木制樓梯設于西山墻處,扶手欄桿古樸典雅。出于防火的需要,木制樓梯上又加鋪一層方磚。上層正中曾懸掛清代吳企寬所書篆體橫匾一方,上書‘賜書樓’。”[3]

        3 藏貯書類

        雖現(xiàn)有部分工具書如《中國古代典章制度大辭典》[17]《古漢語常用詞詞典》[18]《古代漢語大詞典》[19]均將“賜書”解釋為專指“帝王賜予的書籍”。但據(jù)史料顯示,以“賜書”專稱室者的保存對象是以御賜書籍為主,兼藏宸翰奎畫、御賜珍寶及室主個人書籍等。

        (1)御賜書籍。御賜書籍為官修典籍圖冊,一般可細分為二類:一曰御制書,既有皇帝親撰之著作,亦指據(jù)皇帝旨令纂輯之書;二曰欽定書,即皇帝親自裁定之著述。如前揭宋神宗賜神童朱天申《五經(jīng)》。據(jù)清光緒《荊州府志》卷七載:“王 賜書樓,舊志在南門外。明嘉靖九年,上賜王 《無逸殿文》及《大明會典》,因建此樓?!泵駠堕L壽縣志》卷十四之韓鼎普《賜書樓紀念碑》云:“嘉慶九年二月三日,仁忠?;实叟R幸翰林院賜晏賡吟,臣時官翰林,蒙恩分賜御制《味余詩集》《杜詩集注》,并絹綺茶硯諸珍,洵藝林曠典,敬建斯樓,尊藏御書,永昭圣澤,臣曷勝沾仰之至?!鼻逋巍赌虾?h志》卷十一載:“案,獻夫府在西城,有賜書樓,藏《明倫大典》處也,樓毀?!泵駠独m(xù)修建水縣志稿》卷十載:“蕙光草堂、簣山亭、賜書室,均在東林寺街,進士薛天培讀書處。賜書室,則因通籍后,于密云縣任內奉文領御制《康熙字典》一部、御制《周易折中》一部,開州任內奉文領欽定《書經(jīng)傳說匯纂》一部、欽定《詩經(jīng)傳說匯纂》一部、欽定《春秋傳說匯纂》一部、《圣諭萬言廣訓》一部、御制《朱子全書》一部……而名也?!鼻宓拦狻吨匦蕹谓尽肪硎遢d:“康熙五十三年……恩賜《高松賦》一本、《耕織圖》一部……今藏賜書樓?!鼻骞饩w《石門縣志》卷一載:“賜書樓,勞都憲之辨罷官后,于宅旁建樓,顏曰賜書,其下為寶硯齋,奉藏御制詩集、御書單條,暨《古文淵鑒》《孝經(jīng)》(墨刻,翻清內府書)、松花寶硯諸物?!鼻骞饩w《重修安徽通志》卷二百載:“吳雩遠,字惠疇,全椒人,以知州補臺州府判告歸。浙民攀轅寫圖,歌詩載道。世宗憲皇帝賜以《悅心集》《感應篇》,歸筑賜書樓以志感?!蔽虖V平《聽鶯居文鈔》卷八《賜書堂記》記載了藏書家鮑廷博獻書四庫全書館,因得乾隆御賜書而建賜書堂的情形:“高宗純皇帝賞其博雅,親制歌詩,題叢書之首,復詔賜《古今圖書集成》于四家。先生既拜受是書,乃辟堂三楹,分貯四大廚,顏其堂之額曰賜書。”[20]

        (2)手詔、御札、書法等宸翰墨寶。清道光《重修澄江府志》卷十五記載:“康熙年,御書百歲字賜吏部左侍郎趙士麟繼母萬氏建坊??滴跛氖荒晡逶?,奉旨賜巡視中城福建道監(jiān)察御史臣李發(fā)甲,御筆唐詩一首……康熙五十三年,圣駕南巡,左通政使除管天津河道臣段如蕙迎駕蒙恩賜《高松賦》一本、《耕織圖》一部、御書唐詩李嶠《詠鳳》字一幅……御書扇一柄、內律詩一首……今藏賜書樓?!泵駠独m(xù)修建水縣志稿》卷十記載了薛天培之賜書室所藏即為墨寶:“預行保舉,圓明園引見,調繁遵化,奉旨于勤政殿請訓,恩賜御筆諭直省督撫等官墨刻一章、御筆朋黨論墨刻一章、御筆喜雨詩墨刻一章?!?/p>

        (3)私人藏品。受賜者本人往往也是收藏愛好者,在受賜御書后,會將其個人收集保存的珍本妙品并藏于賜書之室中。例如,明解縉《文毅集》卷十六《跋歐陽率更化度寺碑》中載河南范諤隆興初跋云:慶歷初,其高祖王父范雍于南山佛寺偶見歐陽詢《化度寺碑》,“乃以數(shù)十縑易之以歸,置里第賜書閣下”[21]。據(jù)清同治《蘇州府志》卷八十九載,清藏書名家蔣重光“藏書甚富。乾隆三十八年,詔開四庫館,征四方書,時重光已歿,子曾罃,檢其所審定秘書百種進御,天子嘉之,敕賜《佩文韻府》一部,親制七言詩,書于所進《職官分紀》之首,美其好古,復惜其不遇”,傳其后藏書樓名為“賜書樓”(一說“貯書樓”)。據(jù)民國《廣東通志未成稿》載,清藏書名家李文田性好書:“收羅書籍,宋元明刻為多,尤以子集二部為富。凡難得之本,倩鈔備覽,四庫所未收而有關考據(jù)者莫不藏焉。碑板則以秦之泰山石刻、漢之華岳碑斷本為世所罕有,故其樓初名泰華樓。光緒中,因御頒世祖御制《勸善要言》一部,乃改名其樓曰賜書樓?!眳菢s光在《石云山人文集》卷二《南海吳氏賜書樓藏書記》中亦記載:“因以建立家廟余工,于宅后購西鄰區(qū)氏屋地作樓,樓中敬貯先帝所賜上方善本,余則仿方漸增壁為閣故事,將二萬卷盡列兩旁,閣上卻霉蟫登爽塏,統(tǒng)名曰賜書樓,紀恩及也?!盵22]

        賜書樓并不盡然專藏上述書籍、宸翰等御賜文獻,亦兼藏其他御賜寶物。前揭韓鼎普《賜書樓紀念碑》記:“蒙恩分賜……絹綺茶硯諸珍……”清光緒《石門縣志》卷一載:“賜書樓……奉藏御制詩集、御書單條,暨《古文淵鑒》《孝經(jīng)》(墨刻,翻清內府書)、松花寶硯諸物。”

        4 功能流變

        賜書之舉,多含褒獎、勉勵之意,即通過賞賜御書的方式褒獎、鼓勵臣民。這既能籠絡人心、彰顯皇帝的恩德,也能借典籍圖冊這類“致治之具”文而化之,從而強化正統(tǒng)思想,鞏固統(tǒng)治。尤其是明清之際,御書遍賜州縣儒學、書院等各類教育機構。

        室名是建筑物文化屬性和物理屬性的結合,通常由“命意詞語”加“房屋名詞”組合而成。后者是各種宅所的代名詞,反映其具體的形制,如“閣”“樓”“堂”“室”等,分別代表著不同的建筑結構和規(guī)格。而前者則表明室主的立意,即其宅所興建的背景與依據(jù)。以賜書命室,一為因物示敬。以“賜”御用敬辭命之,寓意尊君承德。例如,明嘉靖《江西通志》卷四《南昌府儒學》載:“朝廷頒書顧庋置無所,大非尊閤之意?!币浴百n書”二字命名,寓尊奉之意焉,即表明對皇帝賞賜的感恩。二為炫耀美名。受賜御書乃希世之榮、祖宗之光,于是建樓閣、辟堂屋以貯之,即“悉寓自炫蒙受恩榮之意”[6]990。三為訓導子孫。受到皇帝賜書,是個人及家族的榮譽,值得建樓紀念,從而激勵后人,且一些賜書樓本身也是著名的藏書樓,庋藏豐富,是承擔家族文化教育的重要場所。正如清同治《南海縣志》卷十三記載,吳榮光“晚年家居,惟立宗祠置祭產以惠宗族,筑賜書樓儲古籍以訓子孫?!?/p>

        賜書樓肇興之時,通常只是紀念個人或家族榮耀的一個標志,雖屬藏書樓,但其功能具有專指性,多數(shù)所藏品類和數(shù)量都極其有限,即特奉藏皇帝御賜之書。但隨著賜書行為的頻繁發(fā)生,尤其至清代時,大量藏書家成為蒙受頒賜的對象,如蔣杲、鮑廷博、吳榮光、李文田、劉世珩等藏書名家。其中,不乏兼具詩人、畫家、目錄學家、刻書家、文學家等多重身份的藏書家,故而賜書之室的功能也逐漸從以紀念為主、收藏為輔,演化為紀念和收藏并重、甚而延伸出學術研究的功能。這些賜書室收藏豐富,清張百齡《守意龕詩集》有詩《題阮方圃秋林讀書圖》云:“賜書樓上五千卷。”[23]即可見一斑。且其不僅是寶藏御書或教化子孫的場所,同時也是其個人收集、整理、研究古籍和著書立說的場所,承擔著征書集遺、校勘經(jīng)籍、辨明典章等工作,對古代的學術事業(yè)產生了不容忽視的推動作用。清藏書名家葉德輝在其所撰的《書林清話》(卷十)曾這樣評價:“明以來鈔本書最為藏書家所秘寶者”之一便是“先十八世族祖昆山文莊公賜書樓鈔本也”[24]。清道光《直隸霍州志》卷二十五《曹月川先生傳》云:“建頒書閣,以貯上所頒書籍,即令學者講習其中,秦蜀齊魯燕趙之士,從至數(shù)百人,以文行科名顯者甚多?!?/p>

        筆者在中國高等教育文獻保障系統(tǒng)(CALIS)“學苑汲古”中,以“賜書”作為關鍵詞,以出版者作為條件進行檢索,共得到結果131條(檢索時間:2019 年12 月26 日),如“襄城李氏賜書堂”“休寧程氏賜書堂”“田氏賜書樓”“葉氏賜書樓”,可見僅“高校古文獻資源庫”中就有較多的記錄。

        賜書之室功能定位的轉變,亦使得室名的內涵發(fā)生了變化,“賜書樓”“賜書閣”“賜書堂”等原本標志具體房屋的符號演化為代表室主身份的別號,即室名兼別號?!吨袊颐筠o典》有曰:“既為別號,即與字號具有同等的標志意義,可代姓名直接用于署名?!盵6]前言這種以室名代署名的現(xiàn)象主要有:一是室主以室名命作文集詩草。此類著述不一而足,如翁照《賜書堂詩文集》、陳昌齊《賜書堂全集》、聶鎬敏《賜書堂四種》、胡亦常《賜書樓詩鈔》、蔣曾榮《賜書樓文集》、吳國對《賜書樓集》、田從典《賜書樓峣山集》。二是室主以室名刻印鈐蓋于所藏。翁方綱有《自題三萬卷齋》詩句云:“賜書樓印敢輕鈐。”[25]即可見古人有以賜書樓為內容刻印的習慣,其稱著者有螺洲“陳氏賜書樓珍藏印”、蘇州“賜書樓蔣氏”、昆山“葉氏賜書樓”等。

        5 結語

        作為一種集保存、收藏、整理和研究等多種功能于一身的御賜藏書室,源于皇帝頒賜御書的褒賞行為,繼而由蒙賜者興建和推動,廣泛分布于地方學校、官署、寺廟祠宇、里第宅所中。但除了分布于地方官學的室所之外,其余均屬受賜者的私人行為。從前文的分析來看,其大致有4 個特點:第一,分布于中央宮廷之外;第二,主要是一種文化現(xiàn)象,尚未形成制度性安排;第三,主要是一種民間性藏書場所,而不像檔案的架閣庫,是全國性的地方政府內部組織機構;第四,是一種特殊的學術研究場所,對民間教育及學術事業(yè)有積極意義。

        鑒于賜書樓的特殊性,本文將其作為一種藏書室類型進行考察,旨在彌補我國古代私家藏書史研究的空白。由于文獻來源主要是基于古籍數(shù)據(jù)庫的挖掘梳理,輔以現(xiàn)代書刊數(shù)據(jù)庫,對于那些尚未數(shù)字化的文獻及現(xiàn)存賜書樓的考察仍有所欠缺,故本研究肯定存在不足之處,希望在今后的持續(xù)研究中會有進一步的補充、發(fā)現(xiàn)。

        注釋

        ①清道光《浮梁縣志》卷十九:“賜書閣,宋朱天申父朱琇建?!?/p>

        ②“龜頭”即“報廈”,霍州學內的頒書閣是在原講堂后接建出的一間閣。

        猜你喜歡
        書樓
        閱讀的力量
        出版人(2024年7期)2024-09-23 00:00:00
        臺北素書樓
        孔繁都
        宋善嶺:立秋
        詠菊
        粵北書樓丘礦床脈石礦物地球化學特征及其意義
        鈾礦地質(2022年6期)2022-11-21 13:15:26
        Isolated colonic neurofibroma,a rare tumor: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literature
        村(外三首)
        中國詩歌(2015年2期)2015-11-14 23:26:16
        書樓尋蹤二集(上)
        天一閣文叢(2014年1期)2014-10-13 07:59:32
        意象融合 數(shù)象達意——天一閣書樓營造模式及其營造文化再探
        天一閣文叢(2013年1期)2013-11-06 10:01:13
        一区在线播放| 男人j进女人p免费视频| 少妇做爰免费视频了| 日本国产精品高清在线| 精品国产福利片在线观看| а√资源新版在线天堂| 人妻中文字幕日韩av| 国产精品麻豆A在线播放| 免费人成再在线观看网站| 精品精品国产自在97香蕉| 久久麻传媒亚洲av国产| 国产内射视频在线播放| 熟妇与小伙子matur老熟妇e| 天堂中文最新版在线中文| 日本免费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青青草手机成人自拍视频| av无码天一区二区一三区| 中文字幕久无码免费久久| 国色天香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男女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av综合日韩精品久久久| 国产亚洲一本大道中文在线| 亚洲午夜精品a片久久www慈禧| 少妇被黑人整得嗷嗷叫视频|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激情| 精品日韩欧美| 国产毛片视频网站| 中文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把女人弄爽特黄a大片| 手机久草视频福利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在线 | 韩国无码av片在线观看网站| 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 少妇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久久精品亚洲成在人线av| 99在线无码精品秘 人口| 欧美成人a在线网站|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电影网| 国产综合无码一区二区辣椒| 优优人体大尺大尺无毒不卡| 国产av一卡二卡日韩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