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芳
(甘谷縣水務局,甘肅 天水 741200)
(1)2011年以來,甘谷縣累計投資1279.8萬元,分年度實施山洪預警“戶戶知”工程,山區(qū)農村山洪災害防御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基本形成了全縣山洪災害防治體系,包括:①山洪災害監(jiān)測系統:共建設完成自動雨量站37個、自動水位站1個,圖像監(jiān)測站4個,視頻監(jiān)測站1個。其中,自動雨量、水位站點建設密度約為每個站控制面積30km2,符合國家要求30km2/站的建設標準要求。②山洪災害預警系統:簡易雨量站258個,簡易水位監(jiān)測站31個,無線預警廣播183個,手搖警報器344個,銅鑼、號和口哨等簡易報警設備414套。③群防群測體系建設:共完成各級山洪災害防御預案150個,其中縣、鄉(xiāng)鎮(zhèn)、村預案分別為1個、15個和134個;制作警示牌290塊,宣傳欄194塊,發(fā)放明白卡14.7564萬張,宣傳手冊15.245萬張,光盤1255張,組織培訓3982人次,演練54場次。
(2)基本完成了全縣山洪災害調查評價任務:初步查清山洪災害防治區(qū)范圍、小流域基本特征和暴雨特性;基本完成了甘谷縣的水文基本資料收集處理、涉水工程補充調查、歷史山洪災害調查以及423個自然村的社會經濟調查,并對423個自然村的山洪災害威脅區(qū)域進行了詳查。掌握了人員分布、社會經濟和歷史山洪災害等情況。評價防治區(qū)178個重點沿河村落的防洪現狀,劃定了山洪災害危險區(qū)、明確了轉移路線和臨時避險點,確定了山洪災害預警指標。
為保證山洪預警“戶戶知”工程正常運行,近年來,市、縣兩級政府在工程運行管理經費方面給予了大力支持,2013年以來,市級財政下撥運行管理維護經費累計達110萬元,縣財政投入運行管理維護經費累計達230萬元。
甘谷縣著眼于山洪災害預警系統的規(guī)范運行,制定了防汛值班工作制度、災情請示匯報制度、災情信息預警報告制度、抗旱防汛會商制度、預警信息臺帳管理制度、計算機網絡系統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規(guī)章制度。2017年,成立了甘谷縣山洪災害監(jiān)測預警管理站,確定了4名專職運行管理人員24小時輪流值班,密切監(jiān)視監(jiān)測站點和預警系統,及時傳遞數據信息等。
甘谷縣把山洪預警“戶戶知”工程作為山洪災害防御工作的重點來抓,與“一線救災”機制深度融合。在縣抗旱防汛指揮系統的原有基礎上,建立了縣、鄉(xiāng)(鎮(zhèn))、村三級山洪災害防御體系,確保責任、任務、要求“三落實”。
甘谷縣始終堅持山洪災害“預防在先、群測群防”的原則,完成了受山洪災害威脅的178個沿河村落和423個自然村山洪災害調查工作,編制了山洪災害應急預案150個。設立警示牌266個、宣傳欄184個,發(fā)放宣傳手冊14.92萬冊、明白卡14.28萬張、光碟1105套,組織培訓2880人次,開展山洪災害防御演練47場次。
甘谷縣采取政府購買服務的“PPP”模式,與中國鐵塔股份有限公司天水市分公司簽訂了“戶戶知”工程維護協議。該公司為甘谷縣山洪預警“戶戶知”工程提供核心機房維護、設備巡檢、故障檢修等綜合一體化解決方案,通過雙方深度合作,實現系統維護標準化,不斷提升系統維護質量,確保系統穩(wěn)定可靠安全運行,為全縣山洪災害防御工作提供強有力的保障。日常工作由水務局內部抽調人員負責,群測群防工作由水務局指導各鄉(xiāng)鎮(zhèn)完成。
按照“及時預警山洪、迅速傳遞汛情、有效組織避險”的原則,創(chuàng)新管護機制,不斷加大資金投入,組織實施山洪預警“戶戶知”工程,進一步暢通了信息傳遞渠道,切實提升了山洪預警能力和水平。自工程運行以來,累計發(fā)布預警信息7萬余條,轉移群眾1865人,無人員傷亡。2018年甘谷縣先后三次遭受暴雨災害,其中6月24日、25日降雨量為90.2mm,7月1日至3日降雨量為71.6mm,7月10日降水量為61.2mm,這次降水過程是甘谷縣自1956年以來降水量最大、間隔時間最短、降水時間最集中的一次,加之上游下泄洪水劇增,強降雨致使全縣15個鄉(xiāng)鎮(zhèn)、370個村、17818戶81873人受災。山洪預警“戶戶知”工程發(fā)布預警信息87次1.25萬條。嚴格落實縣、鄉(xiāng)、村、組、戶“五級”群測群防責任,422名鄉(xiāng)村信息員接到災害預警后,第一時間傳遞預警信息,積極組織開展防范應對工作,但無一例人員傷亡事件。
截至目前,2012年建設的29個自動雨量站已改造5個;90個無線預警廣播中,已完成升級改造主機25個,還有65個主機待升級改造,未能全部實現實時監(jiān)測預警設備在線狀態(tài)。
甘谷縣會商室會議視頻音頻設備使用年限較久,大屏顯示系統出現不穩(wěn)定現象,音視頻信號切換通道不暢,影響視頻會商工作順利開展。
雖然市、縣兩級政府在工程運行維護經費方面給予了大力支持,但2011年已建部分監(jiān)測預警設備供電保障系統已經運行8年,設備及配件臨近使用壽命期,設備老化、損毀問題嚴重,運行維護經費不能完全滿足設備維護需要。
甘谷縣雖然依托天水鐵塔的資源優(yōu)勢和專業(yè)化維護隊伍進行維護,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系統平臺軟硬件及設備廠家不一,無法第一時間處理故障,導致站點上線率不能長期保持100%,依然存在一定問題。爭取能將該工程后期續(xù)建、升級改造和運行維護,SIM卡的辦理和費用繳納等事宜全部由運行維護機構來承擔。
通過近8年的山洪災害防治項目建設,比較系統地建設了適合本縣的山洪災害防治體系,填補了本縣多年以來山洪災害監(jiān)測預警系統空白,探索了不同區(qū)域山洪災害群測群防體系特點,發(fā)揮了顯著的防災減災效益。該體系可用、管用、持久性有待加強、還需要提升和補充完善等。山洪預警“戶戶知”工程建成后,通過組建機構、確定人員、完善制度,初步建立了合理的運行管理模式,逐步提高了山洪預警“戶戶知”工程運行管理水平。通過該工程的建設及輻射帶動作用,最大限度保護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