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惠祥(惠州學院 廣東 惠州 516007)
2002 年8 月國家教育部頒布了《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中指出,體育教育是實施素質(zhì)教育和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人才的重要途徑,要以人為本,遵循大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興趣愛好,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應面向全體學生,開設多種類型的體育課程,以滿足不同層次、不同水平、不同興趣學生的需要。游泳是一種基本的生存技能,是保證生命安全的一種手段。因此作為當代的大學生應當掌握游泳這項基本的生存技能,來防范溺水,在災難來臨時候才有可能鎮(zhèn)定自救或互救,并且能夠提高自身的身體素質(zhì)。本研究以廣東高校大學生為研究對象進行調(diào)研, 針對廣東高校大學生掌握游泳技術的現(xiàn)狀進行調(diào)查并對影響大學生學習和掌握游泳技能的一些因素進行分析, 提出改善廣東高校大學生學習和掌握游泳技能對策和建議, 為今后推動游泳運動在廣東高校更廣泛開展和普及提供一些有益的參考。
在中國知網(wǎng)上查閱有關國內(nèi)游泳項目普及現(xiàn)狀、 學生游泳學習現(xiàn)狀、 游泳教學及普及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及前人的研究成果等等,全面了解本研究領域的研究現(xiàn)狀和前沿動態(tài)。
制定和發(fā)放本研究問卷共500 份,分別對五所高校(東莞理工學院、惠州學院、廣州醫(yī)科大學、韶關學院、五邑大學)的學生各發(fā)一百份,共回收了495 份,回收率99%,有效回收490,有效回收率98%。
走訪廣東部分高校, 就大學生學習和掌握游泳技能相關問題對游泳任課教師及教練員、 學習游泳的學生和部分其他學生對其游泳技能的掌握情況、游泳活動的開展情況進行考察和訪談。
運用歸納、綜合、分析的方法對收集的資料和調(diào)查的結(jié)果進行整理分析, 理清影響廣東高校大學生學習和掌握游泳技能的影響因素。
(1)大學生學習游泳技能的目的。
42.3 %的學生表明喜歡游泳運動, 對游泳課有濃厚的興趣,興趣成為了學生參與游泳的動力。分別有65.2%和49.3%學生參與游泳選修課增強體質(zhì)、娛樂身心,選擇了游泳運動作為一項健身的運動。63.2%的學生想通過游泳選修課的學習獲得一項救生的技能。分別還有33.3%和42.3%認為參加游泳課程是為終身體育鍛煉打基礎和實現(xiàn)自我的需要;這部分的學生具有良好的體育意識。顯然他們意識到鍛煉身體的重要性, 對自我的身心鍛煉更有了超越性的認識。這一部分的學生將會是大眾體育發(fā)展的主力軍。
(2)大學生學習游泳技能的途經(jīng)。
被調(diào)查人員當中有91.8%的學生表明獲得游泳技能的主要來源是參加游泳選修課,學生通過教師的教學而獲得的游泳技能,所以要求教師在備課的時候不能單純的準備教學內(nèi)容、教學方法,多備一些游泳相關的資料是非常有必要的。
(3)大學生對游泳運動的興趣情況。
有42.5%的學生表示對游泳非常感興趣,48%的學生表示一般感興趣,不感興趣的學生為9.5%。說明游泳運動在高校中還是比較受大眾喜歡的項目, 對運動項目的興趣愛好可直接影響著學生參與的熱情。學生們表現(xiàn)出對游泳運動的熱情,特別是部分未能掌握游泳的學生更想通過學校學習游泳技術。濃厚的興趣是掌握技能的前提條件, 同時共同的興趣愛好讓活動在不同范圍的人群聚集在一起,更有利于交流。有效地利用學生對游泳的興趣,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是幫助其掌握游泳技能和開展群眾化路線的關鍵所在。
(1)教學因素。
調(diào)查了解,高校中對游泳運動感興趣的學生很多,學生們很推崇游泳這項運動,參與人數(shù)比例大,與此同時折射出高校的一種教學矛盾:日益增長的學習需求與教育資源的矛盾。調(diào)查顯示,課時少、組織教法不當、上課人數(shù)多、師資水平等,是直接影響廣東高校大學生掌握游泳技能的主要因素。大多數(shù)游泳體育教師多是非專業(yè)游泳教師,甚至出現(xiàn)有些教師不會游泳的現(xiàn)象,使部分學生對游泳停留在理論的層面上。
(2)設施資源與學生需求。
掌握游泳技術除了學習理論基礎之外,還需要親自體會,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不少學生覺得游泳是一項很好的運動,但是每一次運動都需要投入費用,因此對游泳項目的追求還是有選擇性的,他們更多的參與到球類、田徑等運動中去,在課外活動時游泳場館的客觀因素限制了學生的需求。如果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個較為合理的環(huán)境,滿足學生學習欲望,可大大提高學生的主動性,激發(fā)其參與運動的興趣。場地資源直接影響了學生的參與人數(shù)和技能掌握。
(3)課外參加游泳練習。
通過對大學生課外參加游泳練習的調(diào)查結(jié)果可知: 經(jīng)常性的參與游泳運動的學生僅有11.5%,興趣性參與的學生較多。這也就是調(diào)查中大部分學生不會游泳或者游泳技術較差的原因。少了課外練習的體育技能的學習是很難得到發(fā)展的, 這也是學生基本功差,已經(jīng)掌握一種游泳技術的學生掌握多種技能困難的一大因素,增強學生體育鍛煉意識迫在眉睫。
圖1 學生課外參加游泳練習狀況
(1)加強高校對游泳運動的宣傳力度。
為了進一步推廣和普及高校游泳運動,提高游泳運動水平,應該借助2010 年廣州亞運會運動熱潮的東風,加大宣傳力度普及和推廣游泳運動。各高校領導應重視游泳運動的開展,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技術;加大經(jīng)費投入,增加社會體育指導員的投入與使用,讓在校的學生學習、掌握游泳技術并影響周圍的學生,讓走出社會的學生去影響社會,將游泳運動帶入生活中去,普及到各行業(yè)中,以點帶面,把廣東省的游泳運動推向新的高峰,讓更多的人群參與到體育鍛煉中來,進而實現(xiàn)終身體育的目標。
(2)壯大專業(yè)師資隊伍、合理組織教學、 增加游泳課程開設。
加強游泳教師的愛崗敬業(yè)教育,對師資的基本技能、基本理論知識以及教學管理等方面加強培訓, 及時給游泳教師提供繼續(xù)教育的機會,提高教師的專業(yè)素質(zhì)和教學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對于游泳教學的研究較多,但大多數(shù)研究的新意和缺乏深度,特別是娛樂化教學的思想和理念的研究較少, 應加強教學研究隊伍的建設, 借鑒國內(nèi)外先進的游泳教學理念運用與實際的課堂教學經(jīng)驗。同時高校游泳課程較少,在特定的時間很難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人數(shù)多的課堂教學在教學和學習上容易造成不便,并存在安全隱患。針對現(xiàn)轉(zhuǎn)引起學校領導重視,充分的利用游泳池的使用率,增加游泳課程,培養(yǎng)學生的安全意識,只有學會游泳才是預防溺水的最好手段。
(3)加強游泳骨干培養(yǎng)。
教學中,教師與學生的交流雖然可以將知識授予學生,但由于教師的水平和認知的層次已經(jīng)超越學生, 往往無法體驗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部分心理變化。培養(yǎng)學生體育骨干,讓學生骨干幫助學生學習,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白寣W生教學生”可以減少部分學生面對教師時的緊張感,提升交流,找出學習中遺漏問題的所在,進而教師可以根據(jù)種種情況對學生個體進行教學。體育骨干具有相對的號召力,在班級的管理中有著活躍學習氣氛,傳播相關信息的作用。在參與游泳課程中因人數(shù)多, 教師一時間無法全部顧及時,體育骨干可杜絕安全隱患的發(fā)生。培養(yǎng)體育骨干有利于提升個別學生的技術水平,增強學生的關注力。
(4)定期開展游泳競賽活動。
高校內(nèi)部定期開展游泳競技比賽或?qū)⒂斡具\動加入校運會項目,增加學生鍛煉的樂趣與“為班級爭光”的集體責任感。堅持每年都舉行高校的游泳比賽 并做到全校上下齊動員, 師生員工同參加。在形式上,分成師生兩個大組,教工設立相應的年齡組,并實行團體和個人計分辦法。內(nèi)容上,既有竟技項目,又安排一些娛樂趣味項目,力爭做到參賽者和觀賞者都能積極參與進來。通過比賽可以直接的將游泳運動展現(xiàn)在眾人面前,吸引更多的人參與,誘發(fā)觀眾們參與游泳的興趣,同時讓學生積極主動的自我鍛煉,有利于增強游泳技術。同時,增加高校間的游泳比賽,拓寬學生交流的平臺,通過友誼賽或者邀請賽等游泳競技活動有效地促進大學生游泳鍛煉,同時促進大學生游泳運動能力的提高。
(5)激發(fā)學生的游泳興趣。
寓教于樂,寓教于趣,以趣促思,以思促想,以想促練,逐漸深化。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是促使學生進行思維的前提,對掌握技術動作有積極的促進作用。特別是在游泳教學中,教師應充分運用運動心理學來提高學習的興趣。有計劃、有目的的課后練習可以更好的提升游泳水平。對于個人,可以通過簡單的技術動作到整體動作的練習,增加成功體驗。對于群體的活動,如俱樂部活動,可以通過多種娛樂性活動進行練習,防止練習過程中的枯燥。
(1)廣東高校大學生對游泳運動的興趣非常濃厚,學生學習目的明確、態(tài)度認真,但是游泳運動的參與度卻不高,而且表現(xiàn)出的游泳知識單一;
(2)制約廣東高校大學生游泳技能掌握的重要因素是課時少、組織教法不當、上課人數(shù)多、師資水平、游泳場館不足等。雖然高校很重視游泳課的教學,但因為這些因素的影響,使學生所學的游泳技能鞏固性較差;
(3)只有通過增加游泳課程,合理組織教學,提高教師的專業(yè)素質(zhì)和教學能力,激發(fā)學生對游泳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游泳的主動性,才能更好地促進廣東高校大學生對游泳技能的掌握。
(1) 充分調(diào)動學生游泳參與的積極性, 多渠道的傳播游泳知識。通過開展游泳課程、定期舉行游泳競賽、游泳協(xié)會活動,提供大學生學習和展現(xiàn)游泳技術平臺,營造良好的游泳學習氛圍;
(2)高校針對學生需求,更合理的開設游泳課程;充分挖掘高校游泳教師的潛力,加強教師的業(yè)務水平,提高教師綜合素質(zhì),多開展教師交流會,提供游泳教師深造機會,是保證廣東高校大學生掌握游泳技術的堅實基礎;
(3)加強高校游泳場館的建設與管理,錯開教學與經(jīng)營時間,爭取教學、營業(yè)兩不誤。對應辦理一些學生優(yōu)惠卡或年卡,這樣便于學生的游泳參與,提升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