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林業(yè)大學藝術設計學院 210037)
2006年,南京絨花被列入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熱播劇《延禧攻略》中,由絨花制作而成的精美頭飾也再一次刷新人們對傳統(tǒng)非遺文化的認知。但是,由于絨花生產制作的復雜使得絨花在創(chuàng)新性上受到阻礙?,F(xiàn)如今,南京絨花與服飾、其他非遺等相結合,一改傳統(tǒng)樣貌并取得成功,證明了設計要緊跟時代才會保持活力。
絨花是一種用蠶絲作為主要原料制作而制成的手工藝術品。全手工的制作使得絨花不僅制作精美細致,而且手工價值高。但是它耗時費力的弊端也因此產生。
絨花以銅絲為骨架,以蠶的生絲、熟絲為肌肉。生絲堅挺,適宜作鳥獸魚蟲制品;熟絲柔和細膩不倒毛,適合做花卉。利用絨條制作成不同的動物、植物,便可以表達出豐富的寓意。
色彩對空間有影響。暖色使物體視覺上膨脹,而冷色則縮小。在絨花搭配中若想表達較大的空間可以運用暖色絨條大面積填充,而要表達精致物件則運用冷色。
色彩對距離也有影響。在距離相同的情況下,暖色視覺上顯得物體大些,冷色相反。同時,暖色也是前進色,物體顯得離眼睛更近;冷色則是后退色。
人們在觀察事物的時候,總會先被它的色彩吸引。
色彩有知覺性,人們會主觀地將事物與色彩聯(lián)系,在裝飾作品中,色彩的選擇不再拘泥于物體的固有色、光源色等影響,甚至可以創(chuàng)作出和固有思維相反的作品。
色彩也具有情感性,暖色帶給人溫暖、熱烈,而冷色則使人感受到平靜、理智(圖一),這幅絨花的裝飾畫以黑色為背景,大面積使用藍色絨條,給人沉靜素雅的高嶺之花之感。
圖一 南京絨花工作室內絨花裝飾畫示意圖
通過光線,視覺在不同環(huán)境的各種刺激下,會對所見到的各種事物進行選擇和感知。場合是復雜和簡單并存的,視覺會不斷進行選擇。積極的選擇是在不同場合下能夠產生心理波動的條件之一。
公共場合作為復雜體和簡單體的集合,身處其中,人們的心理感知也會更敏感。當處在喧鬧擁擠的場合,這時與絨花搭配的作品往往就要快速給人以興奮明亮的感受。在醫(yī)院、博物館這些較安靜的公共場合,就要給人以治愈、平靜之感。當其與不同的色調、尺寸結合,就會引起在情感上的心理變化。
居住的場合往往趨于平靜簡單,作品要有細膩的主題思想。利用絨條本身的可塑性,絨花作品可有多種形式的展現(xiàn)。例如,綻放的牡丹花、柔軟的荷葉(圖二),與這些絨花結合,可簡亦可復雜。
圖二 柔軟的荷葉
紋理的排布、光澤度等都會影響到人的感知系統(tǒng)。一個精美的花紋則會給人帶來喜悅,而有規(guī)律的紋路給人的感覺是舒服鮮活。作品和絨花結合,紋理愈多,細微的紋理會有奇妙的結合,我們的心理隨之變化。
質感很大程度上是由人的視覺和觸覺共同感受而成。不同的作品都會有不一樣的主題,絨花通過改變絨條的造型、厚度來改變質感,如扁平的葉子等,立體地表現(xiàn)出不同的主題想要的質感,也有了生命和情感。
本課題研究絨花的制作與搭配所產生的心理影響,通過研究人們對于色彩、場合、表現(xiàn)形式所產生的心理影響,充分融合當下流行元素,加深大眾對于絨花的認知。
本課題旨在絨花搭配上獲得創(chuàng)新性進展,提升絨花實用價值,保護和傳承南京絨花。
由于學習絨花技藝冗繁,加之不穩(wěn)定的收入,堅持學習下去的人少之又少。南京絨花要想擺脫傳承困境,必須加以融合現(xiàn)代元素,不斷創(chuàng)新產品設計。而如何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擴大生產規(guī)模,如何實現(xiàn)產業(yè)化營銷則是今后需要探討研究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