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以后,霜,開始現(xiàn)身了。
霜,比雪輕一點,低調(diào)一點,是輕悄悄的小冰晶,只在黎明時分出現(xiàn)。那時刻,周遭肯定是逼人的寒氣,也許還有惺忪的樹木、尖剌剌的晨風(fēng)、隱隱晃動的棘條、蛋殼般薄薄的靜謐……再遠(yuǎn)一些的池水,可能冉冉冒著些白汽。霜花,附著在草木上,像纖細(xì)的蕾絲;落在地面上,像一層潔白的鹽粉。
萬里霜天,這是一個寥廓的大境界。晨光熹微,煙樹素淡,小徑邊的白茅,一窩一窩很濃密,可是也枯萎掉了。白霜覆蓋了它們,茸茸的細(xì)毛毛,有點清麗柔靡的味道,好似古代失意文人的涼涼詩詞??莶萆钐幍穆访?,布滿了鹽白,一踩,似有撲簌簌的微響。其實,哪會發(fā)出響聲呢?那么薄的一層輕霜,那微聲,或許是從你心底發(fā)出來的吧。霜地上,一串腳印子,倒是真實的印記,明明白白記錄下一個早起者的蹤跡。
“霜降”,給人的印象,好似自天而降的斷喝,冷酷而又威嚴(yán)。但,不是的,霜不是從高處降下的,它來自地面,是有根的水,借一縷寒氣凝結(jié)成形。我們喜歡把霜比作刀,說“霜降殺百草”。其實也不對,危害莊稼的是“凍”不是“霜”。霜不但危害不了莊稼,相反,水汽凝華時,還可放出大量熱來。它會使重霜變輕霜、輕霜變露水,免除莊稼花木的凍害。所以,說“霜降殺百草”,其實是“霜凍殺百草”。
霜,是純粹的凜冽之美?!半u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你想看到完美的霜,須起個早。霜,只為黎明而生。如果遲于太陽的腳步,你就會錯過。你到來之前,遍地白霜已然消逝;而消逝的,肯定不只是霜。
目睹一場初日化霜,感受照耀和沐浴、消逝和升華、轉(zhuǎn)瞬與永恒的神奇。那時,朝陽在地平線拱起,光芒從背后推來。地上的白霜,忽然間就一起消失,一顆顆水珠幻化出來,綴在草間,發(fā)著光芒。地面,潤潤的,微濕,證實那些霜真的來過,又剛剛走失。我想掏出手機拍攝,我看到,枯草遠(yuǎn)樹撐起藍天,天空洞開,大地擴展,空氣一縷縷飛散,所有的一切,都沐浴在小溫暖之中。
看霜,其實是一種生活的美學(xué)。
林冬冬//摘自《春城晚報》/